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1)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B.每段的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
C.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觉醒。
D.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出自《诗经》,为《国风?魏风》的一首,是魏国的民歌,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
B.全诗有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向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提出了正义的责问,是《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C.本诗全篇充满了劳动者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社会现实不公的斥责,而且这种情感充溢于每章诗的首末,除此之外,诗中再无其他情感。
D.本诗三章复,采用换韵反复咏叹的方式,表达伐木者的反抗情绪,同时第二、三章“伐辐”“伐轮”部分,点明伐檀为造车之用的同时,也暗示他们的劳动是无休止的。
(3)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重复“伐檀”“伐辐”“伐轮”,意在表现 。
②重复“县貆”“县特”“县鹑”,意在表现 。
③重复“不素餐"“不素食”“不素飧”,意在表现 。
(4)每章最后两句的表达比较巧妙,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