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4年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灭(mǐn) 涟(yǐ) 戎马倥(cōnɡ) B. (sè) 邻(bǐ) 卷浩繁(zhì) C. (yè) 貊(xiàn) 尽职守(kè) D. 求(qí) 颟(hān) 不素兮(sǔn)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的是( )
    A. 不穑 稼,收割。穑,耕种 B. 兮 素餐,白吃,指不劳而食 C. 河水清且猗 涟,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 D. 兮 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同称,常与被统治者的所谓小人或野人对举。这里以敬称作反语,语含讽意。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异义的是( )
    A. B. 胡瞻尔庭有县 C. D. 河水清且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是( )
    A. 寘之河之干兮 B. 胡取禾三百廛兮. C. 河水清且涟猗 D. 胡瞻尔庭有县貊兮?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类活用,的是( )
    A. 不素兮 孔子登东山而 B. 假舟楫者,非能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 C. 吾妻之我者,私我 其身 D. 今我来思,雪霏霏 贤臣,远小人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是( )
    A. 寘之河干兮 之:助词,的 B.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干兮 之:代“檀” C. 苛政猛虎 于;比 D. 送孟浩然广陵 之:到,往,去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7 . 坎坎伐轮兮,            。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8 . 不狩不猎,                        ,不素飧兮!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1)对本诗理解的一项是( )
    A.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B.每段的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
    C.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觉醒。
    D.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的一项是( )
    A.本诗出自《诗经》,为《国风?魏风》的一首,是魏国的民歌,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
    B.全诗有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向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提出了正义的责问,是《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C.本诗全篇充满了劳动者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社会现实不公的斥责,而且这种情感充溢于每章诗的首末,除此之外,诗中再无其他情感。
    D.本诗三章复,采用换韵反复咏叹的方式,表达伐木者的反抗情绪,同时第二、三章“伐辐”“伐轮”部分,点明伐檀为造车之用的同时,也暗示他们的劳动是无休止的。
    (3)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重复“伐檀”“伐辐”“伐轮”,意在表现             
    ②重复“县貆”“县特”“县鹑”,意在表现             
    ③重复“不素餐"“不素食”“不素飧”,意在表现             
    (4)每章最后两句的表达比较巧妙,说说你的理解?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二)君子于役
    佚名〔先秦〕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①至哉?鸡栖于埘②,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③!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④。曷其有佸⑤?鸡栖于桀⑥,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⑦。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①曷(hé):何时。②埘(shí):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③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④不日不月;没法用目月来计算时间。⑤有(yòu)佸(huó):相会,来到。⑥桀:鸡栖木。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⑦括:相会,会集
    (1)下面对文章的赏析,的一项是( )
    A.“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用“赋”的手法表明所要吟咏的事,直抒胸臆。
    B.“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从正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
    C.“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话?”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话”承上章“曷至哉”。
    D.“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传达了妇女的矛盾心理,既无归期,那就希望他在外不饥渴。
    (2)下面对本诗分析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了所咏之事。用“不知"来说明丈夫役期之长。前三句是第一层:妇人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
    B“鸡栖于时……羊牛下来”三句勾画出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并且以此来反衬主人公的不平静心境:家畜出人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两句表现主人公思念丈夫很深,以至不能自已。
    D.“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苛酷的服役制度给千万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