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阅读理解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涵养环保理念 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木辛
            ①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不小,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国家领导人一直挂念在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有关会议上,国家领导人深刻阐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在上海考察时,他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强调“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在北京考察时,他鼓励老街坊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搞好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
           ②随着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福建、河北、山东等 20个省、自治区,上海、广州等173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目前,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焚烧处理能力占比77.6%,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较大提升。
           ③垃圾分类是一个长链条的过程。环环相扣,前后联动。任何一个环节“力有不逮”都会严重影响整体成效。出现在我们普通人视线中的,更多是处于前端的垃圾分类,而在我们的视线范围之外,还有后续多方参与的垃圾回收运输分拣以及垃圾处理环节。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后端产业处理能力的不足正成为推进垃圾分类的瓶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要加强前端的引导和监督,同样需要强化中后端的环节,加快推进相关技术发展、产业成熟及上下游的衔接,形成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正向循环。
            ④垃圾分类不是哪一方面的事,归根到底是每一个你我共同的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清朗整洁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就凝结在你我的点滴努力中。每个个体都要勇于走出过去的“舒适区”,养成新的生活习惯,涵养新的生活方式。基层社会组织等也要擅用技术赋能,让垃级分类多一些新潮味道,让个体在垃圾分类中的努力更加可视化,让他们看到垃圾分类实实在在的好处.
           ⑤在青岛,垃圾收运车和垃圾桶安装上识别装置,让混装混运处于实时监控中;在一些农村地区,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手把手教村民使用厨余垃圾堆肥,并用以养花种菜;在湖州等地,积分兑换制撬动居民垃圾分类主动性和积极性……相信这些充满新意的尝试将进一步激发出人们践行低碳环保理念、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为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
           ⑥一起来吧!为绿色发展,为美好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活方式,更是“新时尚”。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垃圾分类是一个长链条的过程,需要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力有不逮”都会严重影响整体成效。
    B.让垃圾分类多一些新潮味道,让个体看到垃圾分类的好处,需要基层社会组织擅用技术赋能。C.垃圾分类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D.青岛、湖州等地采取的一些促进垃圾分类的举措,很好地激发了人们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既需要每一个个体的主动参与,也需要社会组织的积极作为。
    B.目前,我国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范围正在逐步形成,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C.多方参与的垃圾回收、分拣、运输以及垃圾处理环节,是出现在我们普通人视线中的处于前端的垃圾分类工作。
    D.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后端产业处理能力的不足正成为推进垃圾分类的瓶颈,影响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
    (3)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国家领导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
    B.第②段精准数据的运用,有力地证明了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在持续深入推进。
    C.第④段从个体、社会组织和法规三个层面垃圾分类是你我共同的事。
    D.第⑥段总结全文,倡导全社会一起努力,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