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攘;抢夺,窃取。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无可医 术:方法 B.未尝于声色 征:表现
    C.不骂 卒:士兵 D.其病良 已:停止,指病好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触则痛 ②凌万顷茫然
    B.①邻翁素有雅量 ②不知其所止
    C.①翁骂 ②衡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D.①泛舟游赤壁之下 ②月出东山之上
    (3)下列句子中,与“鸭乃某甲所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客有吹洞箫者 B.徒见欺 C.而又何羡乎 D.月出于东山之上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故事告诫那些做贼的坏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B.这个故事同时也在劝诫那些受害之人,对于坏人坏事一定要检举揭发。
    C.这个故事说明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做坏事之人悔悟过错,改恶从善。
    D.因邻居老人气量大,故偷东西的盗贼没有被骂。等到盗贼自己讲出实情,他身上的鸭毛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