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4年第二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四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举酒属客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凌万顷之茫然 D.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 不知东方之既白 C.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 凌万顷之茫然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吾与子之所共 ②余自齐安舟行临汝 B. ①举酒客,诵明月之诗 ②举匏樽以相 C. ①扣舷而之 ②倚而和之 D. ①浩浩乎如冯御风 ②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4 . 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徘徊于斗牛之间 B. 杯盘狼籍 C. 凌万顷之茫然 D.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与枕藉舟中 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③自其不变者而观
    ④是造物者无尽藏也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而今安在哉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 ①⑥/②⑤/③/④/⑦ B. ①/②③/⑤⑥/④⑦ C. ①⑥/②③/⑤/④⑦ D. ①⑥/②⑤/③④/⑦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7 . 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还有特定的名称,如农历每月第一日为____,十五日为____,十六日为____,最后一日为____.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8 . 成语“沧海一粟”是由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一句演化而来的。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中档

    9 . 情境默写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4)文中描写游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面上随波漂荡的情景的两句是:“                  "。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选自苏轼《赤壁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襟而问客曰 危:端正
    B.山川相,郁乎苍苍 缪:盘绕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之上 渚:江中小洲
    D.知不可乎得 骤:快速,急速
    (2)对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正确的一项是( )
    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
    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3)下列句子中,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托遗响于悲风 B.客有吹洞箫者
    C.而今安在哉 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4)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这是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
    B.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切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使作者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C.主人以“何为其然也”发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和积极的人生观。
    D.第四段用曹操的典故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其用意是苏轼被贬谪居于黄州,心情压抑,但又能豁然释怀。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攘;抢夺,窃取。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无可医 术:方法 B.未尝于声色 征:表现
    C.不骂 卒:士兵 D.其病良 已:停止,指病好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触则痛 ②凌万顷茫然
    B.①邻翁素有雅量 ②不知其所止
    C.①翁骂 ②衡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D.①泛舟游赤壁之下 ②月出东山之上
    (3)下列句子中,与“鸭乃某甲所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客有吹洞箫者 B.徒见欺 C.而又何羡乎 D.月出于东山之上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故事告诫那些做贼的坏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B.这个故事同时也在劝诫那些受害之人,对于坏人坏事一定要检举揭发。
    C.这个故事说明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做坏事之人悔悟过错,改恶从善。
    D.因邻居老人气量大,故偷东西的盗贼没有被骂。等到盗贼自己讲出实情,他身上的鸭毛才退。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