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未,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乙】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
    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而乐之 顾:只是
    B.浩浩乎如虚御风 冯:通“凭”,乘
    C.是岁十月之 望:农历每月十五
    D.今者暮 薄:迫,逼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 )
    A.①飘飘如遗世独立 ②顾安所得酒
    B.①曾日月几何 ②人非生而知
    C.①徘徊斗牛之间 ②复游赤壁之下
    D.①不知其所止 ②归谋诸妇
    (3)下列句子与“凌万顷之茫然”一句句式相同的是( )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大王来何操 D.泰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下列对以上两段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文段甲描写秋江夜色之美,使人恍然“羽化而登仙”;文段乙中“归而谋诸妇”数语,富有生活气息。
    B.两段文段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文段甲重在情、景、理相结合,文段乙重在叙事中融入写景与抒情。
    C.两段文段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一样,都是在舟中;但文段甲描绘的是初秋景色,文段乙则是初冬景色。
    D.两段文段都描写赤壁月色,各具特色:文段甲营造浩渺澄明的意境,文段乙营造清冷高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