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青岛市2025年职教高考高三年级定位考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是( )
    A. (liáo) 轮(ɡuǒ) 责(chè) 笑大方(yí) B. (juàn) 写(ténɡ) 打(dǔn) 还江月(lèi) C. (yē) 暮 (ǎi) 巾(ɡuān) 风宿露(cān) D. (hái) 山(jǐ) 饿(fǔ) 目惊心(chù)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字形书写没有错误的是( )
    A. 艳羡 佳肴 骁勇 锲而不舍 B. 悚然 踟蹰 授猎 气冲斗牛 C. 粗漏 惆怅 骐冀 敷衍了事 D. 郁焖 硬韧 阡陌 食不果腹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1)星空国其__而深邃,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阴气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
    (2)慎言,__,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
    (3)青年人富有理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也是优点。但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__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___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A. 辽阔 独立 只有 就能 B. 寥廓 独力 只要 就能 C. 辽阔 独力 只要 就能 D. 寥廓 独立 只有 才能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发展迅速。 B. 潘展乐在比赛中很讲究方法,常常取得的效果。 C. 运动会上体育委员,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 D. 我与他只是,没想到危难之际他能舍身相救。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各位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反映的是1975-1985年间中国社
    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生活状况。
    B. 心脏每分钟至少跳动70次左右,每昼夜约跳动10万次。 C. 我们应该努力端正学习态度和方法。 D. 青蛙之所以具有这样一套特殊的本领,主要是因为它有一双机能优异的大眼睛的原因。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我长久地凝视着《清明上河图》,想象着宋朝时开封城“清明上河”的热闹情景。 B. 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 C. 也许是那个快乐的男乘务员发现台儿沟有一群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每逢列车疾驰而过,她们就成帮搭伙地站在村口。 D. 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衔接最恰当的是( )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 ①⑥④②③⑤ B. ④①⑥②⑤③ C. ①⑥②④⑤③ D. ④②①⑥⑤③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难

    8 . 下列作家、作品描述有误的是( )
    A. 《扬州慢》作者姜夔,“扬州慢”这个词牌是姜夔所创,他也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B.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作者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著。这部小说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C. 《雷雨》是中国话剧艺术由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共四幕,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出生于天津。 D. 《最后一片落叶》作者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以其幽默、机智著称。与法国的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借喻 B. 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对偶 C. 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夸张 D.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讳饰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0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红梅
                        (宋)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释]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A. “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甘于寂寞的品性。 B. “自恐冰容不入时”表面写红梅生怕其冰肌玉骨不入时俗,实际上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未肯”二字表示出了红梅的孤傲品格。 D.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第一本书”的绘本,是装满童年的月光宝盒。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消费在家庭开支中的比重逐年增长,从阅读启蒙到知识拓展,从审美养成到身心塑造,绘本的身影无处不在。绘本阅读热潮的兴起,让许多优质的海外绘本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刺激了本土原创的萌发。无论是传统水墨、民间绘画艺术,还是融汇传统与现代的表现手法,中国画风在本土原创绘本中渐成气候,于笔墨间绘就满满童真。
    神话传说是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自觉,是人类在懵懂时期对宇宙生命、自然万象原始的探索与想象。何种美术风格能与中国神话传说相契合呢?毋庸置疑,作为中国画风的典型代表—水墨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水墨与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传说故事结合,成就了书本中幻化古今的千年吟唱。以熊亮为代表的水墨风格,成为中国绘本屹立于世界的一张名片。水墨随性又自在的视觉张力,加之作者充满章趣的漫画夸张手法,一张一弛,亦古亦今,让传统中国画融入现代审美,用笔墨唤醒子传颂千年的故事。
    走近市井民俗是感受不同地域文化最接地气的一种方式。独一无二的民间文化特色,体现了当地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也造就了传统民间绘画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原创绘本中,不乏此类题材的优秀作品,例如《团圆》《荷花镇的早市》《龙的高跷》等。巧合的是,这三本绘本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质地厚重却不粘腻的水粉颜料来进行创作,人物造型设计考究,画面设色精美,博集民间艺术之彩,将民间绘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三部作品将传统的民间绘画艺术与现代影视分镜构图艺术结合,保留了民间艺术好施重彩的画面风格,对比强烈的颜色交相辉映,乱中有序,却不拖泥带水。每一笔色彩都让原汁原味的中国风跃然纸上,星星点点的斑斓色彩映照出中国人的审美品格。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日常相聚,还是节日习礼,中国人对“吃”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美食绘本,听起来便让人垂涎。在以一粒米的生命旅程为创作主题的绘本《盘中餐》中,作者以清透的水彩,精心雕琢出一方真实的梦想田园。作者用写实的绘画风格,将云南元阳梯田的层次之美呈现于纸上。水彩润染的画面效果与南方湿润的天气交相呼应,配合各个节气,展现出中国人对食物的敬畏之情。区别于《盘中餐》的纪实视角,在传统节日美食绘本套系《饺子和汤圈》《小棕子》以及即将上市的《从前有个月饼村》中,食物不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客观存在。作者以儿童的视角,为每一个节日美食注入生命,用这些可口的美食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故事。
    (摘编自王婧《原创绘本,绘出中国风》)
    (1)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日渐兴起的本土原创绘本中,以传统水墨、民间绘画艺术为代表的中国画风逐渐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B.传统水墨随性又自在的视觉张力,加之作者充满童趣的漫画夸张手法,成就了书本中幻化古今的千年吟唱。
    C.《团圆》等三部中国原创绘本中的优秀作品,将民间绘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用斑斓色彩映照出中国人的审美品格。
    D.在美食绘本中,作者以儿童的纪实视角,为每一个节日美食注入生命,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故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文章用绘本对儿童启蒙的重要作用和现实中人们对绘本的重视,引出本文的主要论点。
    B.文章第三段用例证法,列举本土绘本中的成功案例,论证其体现出浓厚的民间文化特色。 C.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采用并列关系,以中国本土原创绘木的三种不同来源展开论述。
    D.文章第四段将绘本中的纪实和主观视角做了对比,以突出后者在现实中的优势。
    (3)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优质的海外绘本进入大众视野,刺激了本土原创的萌发,促进中国画风在绘本中的运用。 B.作者认为用水墨画的方式来表现中国古代神话,不仅展现了中国风,还能帮助中国绘本走向世界。
    C.在美食绘本中,无论是客观写实还是主观视角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美食独特的美好情怀。
    D.在原创绘本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绘本最大的优势就是传统文化为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哪里更容易碰到新物种?
    不同区域、不同类群能发现新物种的概率存在很大差异。某个学科或类群领域分类学者的多少,也会直接影响新物种的发现数量。
    近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正式发布,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黄岗山区域发现蝶类新物种—黄岗山白灰蝶。
    很多人好奇,哪里更容易找到新物种?事实上,对分类学者来说,与其说是找到新物种,不如说是碰到新物种。新物种的发现往往并非按图索骥,而是意外之喜。在阅读文献、野外调查、查阅图片或者研究标本时,分类学者偶尔会发现某份标本或者个体跟之前的记录不一样,进而通过形态学比较或者分子测序手段确认该物种是否属于新的物种。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少分类学者往往会一次性发表多个新物种。因为只有熟悉“旧物种”,才能发现新物种;全而掌握某些类群“旧物种”的特征后,更容易确认某个潜在新种是否真正属于新物种。为了开展物种分类研究,分类学者会对某一个类群或者某几个相关类群开展系统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学者为了研究某一类群的物种进化、系统发育及亲缘关系,会对该类群物种的样本进行测序,测序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现某些标本跟已知物种完全不同,进而再确认是否属于未发表的新物种。有些物种形态特征几乎一模一样,可分子测序却发现并不属于同一个物种。这一过程中,偶尔能够发现比新种更难被发现的新属甚至新科;不过,也经常出现不同的物种被合并为同一物种的情况,所以,对物种分类的研究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加法,也可能是减法。
    判断是否为同一个物种并非只有科研价值,还会直接影响物种保护策略,当一个物种被分为多个物种后,有的物种个体数量骤降,这就需要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此外,不同物种意味着不同的基国、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化合物,还会影响未来资源利用。
    其实,不同区域、不同类群能发现新物种的概率存在很大差异。在我国,横断山区由于地形地貌气候差异大,存在大量狭域分布物种,加上此前物种调查不够充分,发现新物种的数量也远高于东部地区。而从类群上看,兰科、苦苣苔科等草本植物类群个体较小、生境特化,发现新物种的概率也就相对高些;高大乔木更加显眼,更容易被分类学者关注,想要再发现新物种就非常难。而在动物界,相对于大型兽类和鸟类,发现新的昆虫物种就要容易得多。值得注意的是,某个学科或类群领域分类学者的多少,也会直接影响新物种的发现数量。
    根据国际物种命名法规,新物种的发现者对物种命名起关键作用,业内主流的做法是根据物种主要形态特征、模式产地的地名来命名,透过物种名称就能区别物种特征或者分布区域,更有利于后来者开展后续研究,便于物种的保护利用。也有部分学者为了纪念、致敬或感谢植物学领域的权威学者而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0月16日,有删改》)
    (1)关于发现新物种的方式的概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的发现往往不是按照某些指示去寻找,而是经常“碰”到新物种。
    B.有时候即使分类学者足不出户,也有可能发现新物种。
    C.确认新物种的手段必须是形态学比较和分子测序手段的二者结合。
    D.分类学者只有熟悉旧物种,才能发现新物种。
    (2)关于分子测序手段确认新物种的讲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物种样本和已知物种测序,来确定是否属于未发表的新物种。
    B.形态特征几乎一模一样的物种,也有可能不属于同一物种。
    C.物种样本和对应的物种分子测序不同时,就说明又出现了新物种。
    D.测序过程中,偶尔能够发现物种的新属甚至新科。
    (3)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学科或者类群领域分类学者多,这一学科或者类群发现的新物种就会多。
    B.区分物种的意义除了科研价值、物种保护策略调整,还有助于对未来资源利用的研究。
    C.个体较小、生境特化的植物类群发现的新物种数量很多。
    D.根据物种的命名可以区别物种的特征或者分布区域,有利于物种保护。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未,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乙】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
    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而乐之 顾:只是
    B.浩浩乎如虚御风 冯:通“凭”,乘
    C.是岁十月之 望:农历每月十五
    D.今者暮 薄:迫,逼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 )
    A.①飘飘如遗世独立 ②顾安所得酒
    B.①曾日月几何 ②人非生而知
    C.①徘徊斗牛之间 ②复游赤壁之下
    D.①不知其所止 ②归谋诸妇
    (3)下列句子与“凌万顷之茫然”一句句式相同的是( )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大王来何操 D.泰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下列对以上两段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文段甲描写秋江夜色之美,使人恍然“羽化而登仙”;文段乙中“归而谋诸妇”数语,富有生活气息。
    B.两段文段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文段甲重在情、景、理相结合,文段乙重在叙事中融入写景与抒情。
    C.两段文段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一样,都是在舟中;但文段甲描绘的是初秋景色,文段乙则是初冬景色。
    D.两段文段都描写赤壁月色,各具特色:文段甲营造浩渺澄明的意境,文段乙营造清冷高远的意境。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3分)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
    (2)                   ,必先利其器。
    (3)故木受绳则直,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15 . 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语句通顺,句式基本相同,内容相关。(3分)
    谅解如一杯清茶,冲淡彼此之间的误会;               ,                 ;                 ,               ;                   ,                   。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中档

    16 . 请指出下面这则通知的格式和内容上的4处错误并改正。(4分)
                                                              通知
           各班体育委员:
           为了迎接秋季运动会,定于10月18日(周五)15:30召开我校秋季运动会筹备会议,请大家准时参加。
           此致
    敬礼
                                                                                                                                 2024年10月11日
                                                                                                                             启明星职业学校团委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你人生最美好的阶段
                                                                                                                     毕飞宇
    ①时常遇上一些年轻的父亲,他们总抱怨,小东西(孩子)烦啊,小东西不好带啊。是苦不堪言的意思。带孩子当然不轻松,可每一次我都要勉励他们几句,不要怕烦,这是你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一定要好好珍惜。
    ②之所以这样倚老卖老,完全是因为我个人的体验。我曾经做过一道功课,问自己“知天命”的人生里最幸福的时光到底在哪里,想过来想过去,我认准了还是从孩子出生到孩子上幼儿园的那段时光。我的《青衣》和《玉米》就是在那个阶段写的,可以说,这个结论是有诗为证的。
    ③我喜爱的时光总和我的膝盖有关。我喜欢把我的孩子放在膝盖上,我估计所有做了父亲的人都喜欢这样。但是,我的喜悦偏于形而下,我喜欢抚摸孩子松软的小肚皮。在沙发上,在汽车上,在火车上,在飞机上,孩子困了,在我的怀里睡着了,我就要把我的手伸到他的小肚子上去,一点一点地搓,一点一点地揉。那种妙不可言的触感给我带来人生的美满与圆融。是大幸福,是大宁静,是大祥和。在那样的时刻如果有什么不测,我想我是可以不要命的。
    ④当然了,我也喜欢把孩子放在膝盖上读书给他听。想起来了,有一本书我没有“读”,
    而是我们父子俩一起“看”的,这本书就是卜劳恩的《父与子》。说起《父与子》,真是惭愧了,作为一个乡下人,我在1987年的冬天才第一次看到这本早就风靡全球的杰作。那一年我刚刚工作。有一天下午,就在一间办公室里,我的好几个同事聚在一起,不时爆发出欢乐的笑声。我挤过去一看,原来不是在看蚂蚁,是在看漫画。
    ⑤我是一个骄傲的人,心里想,真幼稚,就一本漫画,你们至于吗。至于。当天晚上,在一个女教师的“胁迫”之下,我终于把那本破旧的《父与子》借了过来。我只用了十几分钟就把这本天才的画册给翻完了。迫不及待啊,我只能囫囵吞枣。吞完了,我即刻刷牙、洗脸、洗脚、上床,把自己裹暖和了,把阅读的架势端足了,然后,一页一页地“反刍”。我是一头年轻的、懒散的、暖洋洋的公牛,我得含英咀华。
    ⑥是的,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不是父爱,而是父亲的失措与癫狂。在父亲黔驴技穷的时候,他动不动就要把他的孩子拉过来,对着孩子的屁股就是一顿暴揍。然而,我要强调的是,这不是暴力,更不是家暴。骨子里,它恰恰体现的是平等,父与子的平等,人与人的平等。在平等这个大前提下,儿子蛊惑了父亲,父亲又“玩不过”儿子,除了打孩子的屁屁,他又能做什么呢?
    ⑦我至今还记得我们父子共读《父与子》的场景,可以说历历在目。孩子就坐在我的膝盖上,我呢,只能把下巴搁在他的肩头。他的脖子上依稀还有乳臭。只有我知道,这是现场,同时也暗含着历史,它是感人至深的。那时候孩子还不识字,但是,他稚嫩的、弥漫着乳臭的理解力给他带来无边的欢乐。他开心哪。他不允许我翻书,他要亲自翻,一边翻,一边笑,肩膀都耸动起来了,咯咯的。光看书还不过瘾,他命令我把他的小身体翻过来,他要我打他的小屁屁。这一来我们也就是“父与子”了。我打一下,他就笑一次,一直笑到他岔了气。我能体会得到,他品尝到了“做儿子”最纯正、最天然的乐趣。
    ⑧我的孩子现在读大学,比我高,比我壮。我还有机会让他坐在我的膝盖上吗?开什么玩笑呢。他现在的脊背差不多就是一面墙,一屁股能把我坐死。我已经是他嘴里的“老帅哥”了。我再也不能做一个“那样”的父亲了,“老帅哥”我完了。我只能等。等他有了孩子,我再来过这把老瘾。
    ⑨都说爷爷格外疼爱孙辈,所谓的“隔代疼”。是真的吗?未必。哪一个做父亲的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些许歉疚?多少有一些。可是,机会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是生活提升了业已失去机会的父亲,他站得更高,领悟得也更深。他的父爱提纯了,他会爱了。可生活的遗憾就在这里,你会了,不等于你还有机会。你只能把你的父爱一股脑儿的奉献给孙辈。爷爷一定是爱孙辈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本质上,“隔代疼”依然是父爱,是在追逝伴随着一丝遗憾的、被放大的了、代偿的父爱。
    ⑩所以呢,我很想对年轻的父亲说,不要抱怨,你要把握好。带上《父与子》,把你的孩子放到你的膝盖上,把你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你的记忆力聚拢起来,把你的感受调动起来。相信我,这个日常的、普通的画面不可能恒久。它的动人之处在未来。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只是说说的。什么也挡不住孩子的生长。
    (1)作者认为,什么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为什么?(3分)
    (2)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父亲?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分)
    (3)请结合文段说说“隔代疼”的内涵。(3分)
    (4)赏析第⑩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5)请结合生活,谈谈读完本文的感悟。(3分)
  • 题型:作文 难易度:中档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2024年巴黎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中有众多的“00”后:从黄雨婷、盛李豪拿下首金,郑钦文创造历史,到跳水小将全红婵夺冠,“百米飞鱼”潘展乐打破世界纪录……年轻一代运动员向世界展示了更加自信进取的精神风貌,他们拥有轻松自在、乐观向上的心态,更有一股不同寻常的冲劲……少年英雄们用青春的力量在赛场上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作为“00”后的同学们,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