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列各题。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今秦王怒,而戮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从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灭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诈赵而胁其璧 胁:逼迫
B.大王弗予城,而绐赵壁 绐:欺哄
C.而责璧与信 责:诘责
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 柔:温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 以明大王之失信
B.璧入而城弗予 又设九宾,斋而受璧
C.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
(3)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司马迁在文中对蔺相如的观点与王世贞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B.王世贞认为“给秦国和氏璧还是不给”只有两个选择,不存在着蔺相如所想象并且确实又那样做的第三种方法。
C.蔺相如叫门客带着和氏璧逃回了赵国,却将责任推给秦国。而秦王之所以没有杀他,是因为秦国还想和赵国交好。
D.王世贞认为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天意,不是人为,所以表现了王世贞消极的人生态度。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②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