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4年第二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六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 . (2020年春季高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其后秦伐赵,石城 攻下
    B. 廉颇送至境,与王曰 告别
    C. 相如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
    D. 赵亦设兵以待秦 隆重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注音有误的 ( )
    A. (tǎn) 列(ɡuān) 免(shè) 疵(xiá)
    B. (pín) 秦(qū) 宁(wù) 别(jué)
    C. (duó) 褐(yī) 奏(sè) 傲(jù)
    D. (hān) 披(mǐ) 汤(huò) 击(fǒu)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而蔺相如以口舌为劳 徒:只、不过
    B. 吾念之 顾:只是,不过
    C. 相如广成传 舍:舍弃
    D. 至赵矣 间:从小路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
    A.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 请奉盆缶秦王
    C. 召有司案图
    D. 拜送书于庭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是 ( )
    例句:乃使其从者
    A. 大王必欲
    B.
    C. 见相如
    D. 怒发冲冠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 )
    A. 传以示美人及
    B. 于是相如
    C. 请奉秦王,以相娱乐
    D. 复攻赵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是 ( )
    A.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B.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而君幸于赵王
    C. ①设九宾于廷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D. 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中档

    8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体例)通史,记载的是从传说中的_____到_____大约三千年间的历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9 .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 。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10 . ___________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11 . 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2 . 完成下列各题。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秦城恐不可得,见欺 徒:白白地。
    B.计欲亡走燕 窃计:私下打算。窃,敬辞。
    C.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均:权衡、比较。
    D.城不入,臣请璧归赵 完:使……完好无缺。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①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②拜相如上大夫
    B.①求人可使报秦,未得 ②何?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①夫赵强燕弱 ②不如因厚遇之
    D.①秦城求璧而赵不许 ②赵亦盛设兵待秦
    (3)下列各句句式与“求人可使报秦者”句式相同的是( )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B.蚓无爪牙之利
    C.不吾知也
    D.俟我于城隅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当赵国得到和氏璧时,秦昭王遗书欲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给还是不给,这是摆在赵国面前的两难问题。
    B.秦派使者送信,按照外交礼节,赵应派使者回复,但满朝文武,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这是蔺相如出场的背景。
    C.缪贤在赵国确实没有可出使秦国的合适人选时推荐了蔺相如,可见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国力弱小。
    D.蔺相如认为,秦强赵弱,国家实力间的差距决定了和氏璧不得不给。在决定给秦国和氏璧后,又许下诺言:完璧归赵。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3 . 完成下列各题。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今秦王怒,而戮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从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灭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诈赵而其璧 胁:逼迫
    B.大王弗予城,而赵壁 绐:欺哄
    C.而璧与信 责:诘责
    D.若其劲渑池,廉颇 柔:温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夫秦十五城之空名 明大王之失信
    B.璧入城弗予 又设九宾,斋受璧
    C.臣固知大王弗予城也 然往来视,觉无异能者
    D.以一璧故而失信天下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3)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司马迁在文中对蔺相如的观点与王世贞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B.王世贞认为“给秦国和氏璧还是不给”只有两个选择,不存在着蔺相如所想象并且确实又那样做的第三种方法。
    C.蔺相如叫门客带着和氏璧逃回了赵国,却将责任推给秦国。而秦王之所以没有杀他,是因为秦国还想和赵国交好。
    D.王世贞认为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天意,不是人为,所以表现了王世贞消极的人生态度。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②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