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郏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B.今之众,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一般人
    C.而大遗 学习小的方面
    D.师贤于弟子 不需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 )
    A.其闻道也固先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B.古之学必有师 而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位卑足羞,官盛则近谀 徐而察之,山下皆石穴罅
    D.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
    (3)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是( )
    A.耻学于师 B.其皆出于此乎
    C.不拘于时 D.学于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开篇正面阐述从师的必要性和标准,“传道受业解惑”是立论的出发点与依据。
    B.批评当时士大夫阶层存在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并指出其严重的后果。
    C.最后一段表明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赞扬李蟠虽然年少,但精通六艺,学识渊博。
    D.综合运用对比、举例、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句式多样,感情充沛,笔力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