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我们住在新泽西州的贝利维尔,那是一个位于纽瓦克北部边缘的市郊小镇。时值1932年,正是大萧条最甚之际。我父亲两年前去世,遗留给我们的除了几件西尔斯 罗伯克家具外,别无他物。母亲便带着我和多丽丝投奔她的一个弟弟,也就是我的艾伦舅舅。到1932年时,艾伦舅舅在事业上已经有所成就。他在纽瓦克给一个饮料商做推销,每周挣30美金,穿珠灰色鞋罩,戴活动衣领,有三套西装;他婚姻美满,肯收留一文不名的亲戚。
满载杂志的我向贝利维尔街走去。那儿人多,在与联合街交叉的路口有两个加油站、一个小杂货店,还有水果摊、面包房、理发店、苏卡瑞里药房以及一个火车餐车式的小饭馆。好几个小时下来我设法让自己引人注目,不断地更换位置,从一个角落移至另一个角落,从这个橱窗移到那个橱窗,以做到人人都能看清我那帆布包上《星期六晚邮报》这几个既粗又黑的字样。一缕斜阳表明晚饭时刻已到,我便走回家去。
“卖了多少份,老弟?”母亲问道。
“一份都没卖掉。”
“你去了哪儿?”
“贝利维尔街和联合街的十字路口。”
“你都干了些什么?”
“站在拐角处等着人来买《星期六晚邮报>。”
“你就只是站在那儿?”
“一份也没卖掉。”
“天哪,拉索尔!”
艾伦舅舅来干预了。“这事儿我想好久了,”他说,“我正打算定期买《星期六晚邮报》呢。把我算作一个主顾吧。”我递给他一本杂志,他付了我一个子儿。这是我挣的第一个镍币。
然后母亲就向我传授推销员的技巧。我该去按门铃,与大人们说话既要带着几分自信又要让人爱听,若遭拒绝就要用推销员惯用的口吻告诉对方,不管多穷,家中没有《星期六晚邮报》活得准会不开心。
我告诉母亲说,我已改变了靠做刊物生意发财致富的主意。
“如果你以为我会养个光吃饭不千活的家伙的话,”她答道,“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她叫我第二天一放学就背着帆布包上街去挨家挨户按门铃。当我抗议说我觉得自己没有推销员的天赋时,她问我是不是想把我的皮带借给她,用它在我身上抽几下好让我清醒清醒。我屈服于长辈的意志,心情沉重地踏入新闻界。
(1)下列对“我”卖《星期六晚邮报》的环境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
A.一个小杂货店、一个火车餐车式的小饭馆。
B.两个加油站、一个小杂货店。
C.两个加油站、一个小杂货店,还有一个水果摊、面包房、理发店、苏卡瑞里药房以及一个火车餐车式的小饭馆。
D.一个小杂货店、一个火车餐车式的小饭馆、还有水果摊、面包房、理发店、苏卡瑞里药房以及两个加油站。
(2)下列对“光吃饭不干活的家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两个加油站的老板
B.两个加油站的伙汁
C.想靠做刊物生意发财致富的“我”
D.不想卖《星期六晚邮报》的“我”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我”的第一个主顾是“我”的艾伦舅舅。
B.“我”的第一个主顾是“我”的母亲。
C.“我”的第一个主顾是“我”的妹妹多丽丝。
D.“我”的第一个主顾是一个火车餐车式的小饭馆的老板。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刚开始“我”没有卖出去一份报纸。
B.“我”的母亲传授“我”推销的技巧。
C.因为“我”喜欢推销.但是后来“我”却心情沉重地踏人新闻界。
D.“我”告诉母亲说,“我”已改变了靠做刊物生意发财致富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