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选自《柳河东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出其什一佣乎吏 十分之一
B.今我受其直 通“值”,价值,钱
C.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 代理
D.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赏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讼者平 有达于理者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公为我献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D.而青于蓝 不能容于远近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恰当的是
A.来打官司的都心平气和,缴纳赋税的都感觉均衡合理,老的少的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恶的,他的行为的确没有白拿俸禄。
B.打官司的都得到公平处理,缴纳赋税的(负担)都均衡合理,老的少的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恶的,他也从来不取俸禄之外的钱财。
C.打官司的都得到公平处理,缴纳赋税的(负担)都均衡合理,老的少的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恶的,他的行为的确没有白拿俸禄。
D.打官司的都心平气和,缴纳赋税的都感觉均衡合理,老的少的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恶的,他也从来不取俸禄之外的钱财。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官民关系中,官应该是“民之役”,其职责是“司平”于民,而不是去“役民”。
B.官吏危害百姓是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就是“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
C.民不敢“怒而黜罚之”的原因是“势”不同,即老百姓在官民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主人在主佣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D.作者认为薛存义“不虚取直”“知恐而畏”,是一个较为合格的官吏。作者借此号召向薛存义这样的官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