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4年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二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 光(hú) 磨(xiāo) 积(xù) 察(kān) B. (xián) 造(zhù) 授(yǔ) 镶(qiàn) C. 接(hàn) 隙(jiān) 刀(cuò) 请(yīnɡ) D. 热(chì) 压(zhòu) 强(jìn) 浅(fū)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绘制 瓶颈 摩擦力 以身作则 B. 暮霭 纹理 辨证法 披荆斩棘 C. 津帖 装裱 功夫片 始终如一 D. 韧性 幅射 入场券 技术精湛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在建筑工程领域,________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________涉及到对地形地貌的详细分析,________包括对土壤结构、地下水位等关键因素的评估。其精准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此外,该工作还需要投入大量的________,包括专业知识的运用、现场数据的收集以及对复杂情况的分析判断。工作团队必须具备严谨的态度和细致的观察力,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A. 勘查 不仅/还 功夫 B. 勘察 不但/而且 工夫 C. 勘查 不但/而且 工夫 D. 勘察 不仅/还 功夫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 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B. 很怀疑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 C. 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班妈妈”这个外号是班主任自封的。 D. 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老师在课堂上,用流利的英语和同学们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B. 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尽管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最终赢得了冠军。 C. 演讲者的声音并不大,但每句话都,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D. 尽管他在数学竞赛中,但最终还是因为一道题目的失误而与冠军失之交臂。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
    A. 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我们用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推进器,推进构建物种间和谐共生关系。 B. 推动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促进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C. 4月28日,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江苏苏州开幕,不少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展露锋芒。 D. 精准满足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助于更进一步拓展文娱消费,促进文化繁荣与经济向好齐头并进。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赤壁赋》是他贬官黄州时所作。 B. 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是有联系的,有的相同或相近,如白居易字乐天;有的含义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C.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一般说来,律诗的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8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9 . 名句填空
    (1)《离骚》中屈原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3)韩愈在《师说》中用“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意连贯完整,风格统一。作为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①__,__②__。无论是漠北黄沙,__③__,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1 . 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侠者黄大年
    (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位侠者。
    (二)
    一般侠者,顶多“江湖”上流传着他的传说,而“黄大侠”却在太平洋上威名远扬。
    话说2009年,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国,这个舰队自动后退100海里。此事,外媒有报,新华社有转,惊动中外。
    航母舰队何以后退?盖黄大年身怀绝技使然。
    他是国际知名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擅长“给地球做CT”。他回国前研发的高科技整装技术装备,能在快速移动条件下探测地下和水下隐伏目标,广泛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尤其潜艇攻防和穿透侦察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的航空重力梯度仪系统,能精确探测位于国界和交战区地下隧道以及隐藏在民用建筑物地下的军事设施。他曾在某国军队的“潜艇”和“飞机”上做过试验,搞过技术攻关。
    这样的高手,自然让人联想到一个人顶几个师的钱学森。而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那一代“前辈高手”,恰是黄大年自小的偶像。
    (三)
    1982年,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后并入吉林大学)毕业,题赠友人以照片,上书9字:“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感叹号落笔之际,侠气跃然纸上。
    1993年初冬,他奔赴英伦深造,启程前回望同学,大声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2009年,他51岁,正是科学家的黄金年龄,绝学练成,声播宇内,却选择归来,成为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
    一边是洋房名望,一边是祖国召唤。选择面前,黄大年义无反顾。他从最短时间辞职、售卖别墅、办回国手续。
    “他肯定会回来。”熟悉他的亲友,无不如是说。
    “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他说,“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四)
    黄大年是一个“被仰望、被追赶的传奇人物”。
    作为侠者,他志存高远,不愿做花匠。英国的生活很好。但在他看来,“在这里,我就是个花匠,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他回国后,国家“巡天探地潜海”得以填补多项空白。因为他,中国深部探测能力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侠者,他拼命“疯魔”,将生死看淡。他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他身体不好,常年大把吞速效救心丸,却说:“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去年底,他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醒后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作为侠者,他不图名利,却名动朝野。有一项地球勘探项目缺领军人物,但这个上亿元项目却一分钱也分不到他头上,他二话不说,披挂上阵。学校屡次催他抓紧申报院士,他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大年是我见过的最纯粹、最赤胆忠心的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千人计划”联谊会,大家公选黄大年任副会长。
    高风懿行,自成楷式。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小标题在文中有概括提示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任选其中两部分,拟写两个小标题。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四)部分中的划线句子。
    (3)作者称黄大年为“侠者”,文中“侠者”有哪些高贵品质?请简要概括。
    (4)试简要分析文章结尾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5)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黄大年的事迹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