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三册 单元同步训练2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 (bì)端    (yòu)于    (cáo)运    相得益(zhāng) B. (xiá)    (jiǎo)幸    (zháo)落    得鱼忘(quán) C. (cuì)    资(bǐng)    怯( ruò)    并行不( bèi) D. (gǒu)且    (jùn)永    懒(dài)    假公(jì)私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 讲得明白些,就是中国和美国同意有必要执行并行不背的政策维持世界的均衡。 C. 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 亚锦赛的举办,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      )
    ①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为人往往很________。
    ②专家认为,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地预报海底地震的发生,因此海啸的发生也无法被预测,只是在海底地震发生后进行及时________。
    ③有人口头上________讲得很好,________行动却做得很少。
    A. 浮浅  预警    虽然    但是     B. 肤浅  预警    就算    也 C. 肤浅  预告    虽然    但是     D. 浮浅  预告    就算    也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于是我们开始看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我们的成绩都开始退步。 B. 金穗高粱成熟期,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C. 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了。 D. 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的恶习。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
    A. 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演员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B.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C.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D. 我哪里会想到,出版一本译作需要那么多人的努力才能面世。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 海笑了,海羞了,朝着沙滩探出冰凉而又品润的手。 C.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 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      )
    ①相信这种风俗还会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②在端午这一天,大家要熏艾草、喝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
    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④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
    ⑤这种风俗在中国大地已经持续了几千年。
    A. ②④⑤①③     B. ③②④⑤①     C. ②④③⑤① D. ③④②⑤①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8 . 朱光潜,________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他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9 .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择学择业对于一个人是一个极重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个人的资禀与兴趣。我曾观察过许多人所学的和所做的全与他们性不相近。有些学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看不出丝毫情趣,遇事称斤称两,谈吐干燥无味,他们理应学商业或是法律。有些工程师根本没有科学的头脑,却欢喜做点旧诗,结交大人阔佬,他们理应干政治。如此等类,不胜枚举,性不相近,纵然是努力,也往往劳而无补,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精力的浪费。在美国,“职业测验”已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一个人对于择学择业如有疑难可以找一个专家用测验来解决。这种测验容或很幼稚肤浅,但是它的原则是不错的。我们希望测验的方法日趋精密,将来一个人在学一门学问或是就一种职业之先,都仔细经过一番测验,免得走错门路。
    一个人的性之所近,大半自己明白。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长短而却不根据它来决定志向,这大半误于名利观念。现在学生们都欢喜学工程或经济,以为出路好,容易赚钱。存这种心理的人根本不配谈学问,也根本不能做好一行职业,因为他们的兴趣不在学业或职业自身的成就,而在它对于个人所能产生的实利。得鱼忘筌,钱赚到手了,学业和事业有无成就却不必管。这种人的毛病都在短见。“行行出状元”,世间宁有哪一种学问不能学好,或是哪一种职业不能做好?宁有其正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的人会穷得要饿死?如果以为某一行比较好走时,或比较容易成功,不费多少气力就可以有成就,这也是妄想。世间没有一件有价值的事可以不费力就能学好做好。我们必须谨记着“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一句至理名言。下一分功夫,自然有一分成就。世间纵然也偶有不劳而获的事,那是苟且侥幸,除着寄生虫,都不应存苟且侥幸的心理。
    此外,我们中国人对于职业向来有一个更错误的观念,以为世间职业有些是天生的高贵,有些是天生的下贱。所以大家都希望做官而不希望做农工兵警。其实职业起于社会的分工合作的需要。社会需要一种职业,那一种职业就对于社会有效益。一个人有无荣誉,不能看他任的什么职业,应该看他在他的职位是否尽责。一个误国的总统或部长实在抵不上一个勤恳尽职的清道夫,我们通常对于“不才而在高位”者的阔绰排场备致欣羡,对于老老实实替社会造福的衣人工人反存鄙视。这是一种可耻的价值意识的颠倒。
    (1)下列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是    (      )
    A.学业、职业、事业是有志气的人所关心的人生不同阶段上的三件事情。
    B.择学择业应考虑自己的禀赋和兴趣,不应受名利和传统的世俗观念影响。
    C.学业、职业、事业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D.如何解决学业与职业相矛盾的生活现实。
    (2)对文段中朱光潜先生对学业、职业、事业的感悟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择学择业对于个人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B.择学择业需要考虑资禀与兴趣。
    C.有些人错误择业,作者认为原因之一是名利观念的影响。
    D.有些人错误择业,作者认为是个人的理想不同。
    (3)文段中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正确的是    (      )
    A.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B.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C.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D.类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0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事业篇
    柳斌杰
    自然造物,最美好的莫过于人的生命。然而它来去匆匆,唯其珍贵而短暂,所以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每一代青年,在人生之舟起锚开航之际,总要探索人生永存的秘密。
    把它裹进花前月下的男女柔情之中?把它交给吃喝玩乐的享受?把它关在金钱筑起的象牙塔里?把它置于戒备森严的高楼深院?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少年,在酒色财气的迷惘中浪费了最宝贵的一生。在前人用生命所写的启示录中,有一个个惊叹号在警告后人:要谨防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蟊贼。金钱、财产、享乐.都只能是人们生活中的奴仆,一旦让它们变成人生的主宰,那将是最大的不幸。人们不停地探索,终于找到了人生永存的保险柜,这就是伟大的事业。
    事业是人生的常青之树。它植根于人民幸福的土壤中,汇合千千万万的人生,永远生气勃勃,枝繁叶茂。谁的人生与事业不分离,谁就找到了最好的归宿。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进步的事业是永存的。把人生融进伟大事业的人,它就同事业一样永远年轻,不会消失。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异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
    和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事业相比,共产主义事业是最宏伟的,它将给人类创造彻底的、全面的、永恒的幸福。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人们,英名和业绩将永远留在人民心中,我们为能赶上这样辉煌的时代而自豪。新一代青年,只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主义,那无疑就是在建造人生永存的金字塔。
    时代的发展总是把我们青年置于新的起跑线上,注目那无垠的空间和广袤的大地,也许你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是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伟大的事业需要汇集平凡的劳动。只要胸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脚踏实地为之奋斗,把人生献给你的岗位、你的工作、你的祖国,你的人生就将洋溢着永久的光彩。
    (1)全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支撑文章中心论点的两个分论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的论证方法有哪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中事例的分类及排列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事业,你有自己的看法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