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期末 复习指导 综合测试三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
    A. 灭   奔   告   前后继 B. 颜   免   姓   赫有名 C.    力   拜   怒不可 D. 污   染   连   轻怕重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磊就的金字塔的顶端。 B. 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厉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 C. 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 D. 生活宽裕的她,常利用闲瑕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了搞清事故的原因,公安部决定立案______
    ②上级多次派人来______这家工厂的财务工作,没发现任何漏洞。
    ③煤炭和石油都是现代工业所______的燃料和原料。  (      )
    A. 侦察   检查   必需     B. 侦查   检查   必需 C. 侦查   检察   必须     D. 侦察   检察   必须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B.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至少有两千年了。 C. 看一个城市的好坏,就是看树上的鸟、水中的鱼、野生猫狗,过得怎么样。 D. 商家在门前打着告示牌,全是“大用卖” “放血价”……之类,好像是让顾客占了便宜。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地抖动起来,已多年不能拿笔写字了。 B.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相声、小品,成了广大观众的艺术形式。 C. 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必然 D. 艺术所需要的感情,不是,而是从艺术家心底里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B. 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定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C.  “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D. 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放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潜山玩。______;山顶上,电视塔高高耸立,煞是雄伟。  (      )
    A. 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B. 那儿的风景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C. 这里的风景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D. 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的母亲》作者着力刻画母亲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我”的深刻影响。 B. 《故都的秋》作者对比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给人的不同感受,表达对故都之秋的向往之情。 C.  《我的梦想》全文都在阐述自己的梦想,即拥有刘易斯那样健美的躯体。 D. 《荷塘月色》是作者为排遣心中的郁闷,观赏荷塘后而作的,表明保持正直人格的情怀。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B. 《项链》的作者莫泊桑,《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两人都获得过诺贝尔奖。 C.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豆,“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D. 端午节这一天,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门上挂昌蒲的习俗。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面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
    A. 首句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愧惜之情。 B. “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 C. 词的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又自然妥帖。 D.  “春尚好”“泛轻舟”用词清丽,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全民阅读已经蔚然成风。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离不开品种丰富、质量上乘的各类优秀出版物,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虽然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三四十万种,然而能够指导广大读者如何读书的有用、实用、好用的阅读指导类图书并不多,作为《新华文摘》杂志读书与传媒专栏编辑,我萌生了策划出版一本关于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小书的念头。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集中收录了鲁迅等24位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美文。这些美文,或论述读书的重要性,或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或谈论读书的方法,或分享读书的感受与体会,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
    读书是有方法的。读书的首要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不妨撷取以下诸位名家大师的文字,且看他们怎么说。楼宇烈先生认为,我们现在读书,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来讲,那就是经、史、子、集都要读一点,不能只读这个不读那个。①陈平原先生认为,读书一要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二要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三是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易中天先生认为,读书如择偶,要学会选书,先要多读从书,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②无独有偶,朱光潜先生也曾说过:“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书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由此观之,读书要语尽量广博,要读经典作品,精挑细选,不能太功利。
    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怎样读书的问题。鲁迅先生认为,读书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譬如升学、备课等与饭碗有关的读书;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读书。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可以随着自己的个人兴致来去,但是,职业的读书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把书读活。③关于读书的方法,胡适先生提倡“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冯友兰先生将自己的读书经验与方法总结为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作家刘堂江曾经研究过巴金、夏西尊及秦牧的读书方法,巴金的读书方法是“回忆法”,即静坐在那里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属于读书而无书;夏西尊的读书方法是“蔓延法”,即以精读的文章或者书籍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蔓延,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秦牧的读书方法是“鲸吞牛食法”, “鲸吞”指的是泛读, “牛食”指的是精读,两者互相结合,调配得当。由是观之,读书要讲究方法,做到活学活用。
    读书更是一门艺术。读书产生的美好的遐想、美妙的感觉,可以带给读书人一种优雅和风味。譬如,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④作家毕淑敏认为,读书的感觉有些像吃,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有些像睡,读完名著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盘然;有些像搏斗,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我,进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正如该书封面上那幅版画:一本打开的书与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这是本透着一股书香味,散发着一丝书卷气的装顿雅致的好书。《读书的方法与艺术》对当今的全民阅读,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旨趣塑造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年轻人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才能正确开启阅读之旅,实现自己的出彩人生。尤其是在传统纸质阅读日渐式微的当下,如何让年轻人多一份书卷气,多一点书香味,我想,这也是书香社会构建并永远延续下去的关键之处。
    (1)关于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引出本文评论的对象——《读书的方法与艺术》。    B.提出问题。
    C.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D.引出下文的论述。
    (2)下面一段文字,填在文中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的(    )处最恰当。
    周国平先生将自己读书的特点归纳如下:第一个是“不务正业”;第二个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第三个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      )
    A. ①    B. ②    C.③    D.④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A.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是一本透着书香味的好书,有很强的可读性。
    B.朱光潜先生认为,读书之法,应先博览群书,而后鉴别选择。
    C.读书是一种美好享受,也是一种艺术熏陶,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D.只要年轻人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与艺术,多一份书卷气,就能构建书香社会。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什么是人体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等的变化,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人体内还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它根据大脑的指令,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一般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生物钟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长久以来,生物钟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个谜。科学家们只知道生物钟可以控制人类睡眠和觉醒的周期、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体温等多种生理行为,但对生物钟的组成和其通过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并不清楚。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人体生物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生物钟通过在细胞内部制造蛋白而控制着负责不同功能的基因发挥各自的作用。它的这一系列活动促使着人们感觉饥饿、享受睡眠、改变体温等。这看上去仿佛是人体生物钟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整个    DNA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在白天或黑夜某个必要的时段中按下所需的按键来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运作。
    (1)下列对“生物钟”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一种决定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
    B.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律
    C.感觉饥饿、改变体温的生命节律
    D.生物体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环的生命节律
    (2)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对“生物钟”的形成没有影响的是  (      )
    A.通过视网膜感受光与暗的视交叉上核     B.人体内松果体所分泌的褪黑素
    C.广泛的外界信息的周期性变化    D.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
    (3)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在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方面有所作为。
    B.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体细胞蛋白制造的认识。
    C.生物钟的研究可以自由改变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D.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帮助。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随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
    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随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所以亲戚而事君者   去:投奔    B.恐惧甚   殊:很,极
    C.相如虽   驽:无能    D.吾念之   顾:只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公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石铿然有声者
    B.我赵将   因长句,歌以赠之
    C.相如廷叱之   冰,水为之,寒于水
    D.徒以吾两人在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这样做,是把国家的紧急情况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恨放在后面了。
    B.我这样做,首先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了。
    C.我这样做的原因,首先想的是国家的危急,而后才是个人的恩怨。
    D.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个人私仇为后啊。
    (4)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廉颇性格鲁莽,态度傲慢,斤斤计较于名位高低。
    B.葡相如的门客争强好胜,为人势利。
    C.简相如深明大义,顾全大局,而且见识高人一筹。
    D.文段通过映衬的手法与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补写出下面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3分)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
    (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
    (3)吾尝豉而望矣,______
    (4)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5)______,下笔如有神。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为下面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3分)
    据《羊城晚报》2月10日报道,2月15日,德国将正式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欧洲的大门将向中国敞开;日前,在广州举行的瑞士旅游展示会上,瑞士旅游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欧洲有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向中国公民同时开放。“一下就放开一片”,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向中国公民开放。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根据以下内容,写一份会议通知。(4分)
    2018年4月12日晚7点,潮阳中学教务处要在教学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安排学校春季运动会工作。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桌面
    ①我家书桌的面儿,是一块树的囫囹的横截板,什么也没有染,只刷了一层亮亮的清漆,原木本色的。
    ②在这张书桌上,我伏案了十年,读了好多文章,又写了好多文章。闲着无事了,就端坐看看桌面,心里便也感到沉静。因为桌面上是有了一幅画的。
    ③画儿就是木的年轮。一个椭圆形,中间是黑黑的一点,然后就一圈白,接着从那白圈的边沿,开始了黑线的缠绕。当然很不规则,线的黑一会儿宽了,一会儿窄了;一会儿又直,一会儿却弯起来;几乎常常要断,又常常派生出新线;但缠绕的局面是一直在形成,最后便囊括了整个桌面,像是一泓静静的泉,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④有书这么说:树木,四季之记载也。日月交替一年,树就长出一圈。生命从一点起源,沿一线的路回旋运动,无数个圈完成了生命的结束,留下来的便是有用之才。
    ⑤我很佩服这种解释,于是也就感兴趣于这条运动的线了。我细细看看,用米尺度量着一个圈和一个圈之间的距离。这种工作,所得的结果使我吃惊:这生命的线,当它沿着它的方向行进的时候,它是这么的不可自由!日月的阴睛圆缺,四季的寒暑旱涝,顺利时它行进得是那么豁达中奔放,困难时进取又是如此艰辛,它从地下长出来,第一是挣脱本身壳的桎梏,第二是冲破地层的束缚,再就是在空间努力,空间充满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原来是这么坚实严密,树木的生长,职业心须靠自己向外扩张才能有自己的存在的立体啊!
    ⑥我为它们做着记载:哪一年是风调雨顺?哪一年是旱涝交迫?我算出这是一棵三百年的老树。三百年,这老树在风雨的世界里,默默地在走它的生命之路。逢着美好年景,加紧自己的节奏;遇着恶劣的岁月,小心翼翼地,一边走着,一边蓄积着力量。这是多么可怜的生命,又是多么不屈不挠、可亲可敬的生命!
    ⑦我离开了桌面,看见室外的一切。室外是刚刚雨后天睛,天上是一片云彩,地上是一层积水,书风在刮着,奇异的现象就发生了:那云彩竟也是一圈一圈的痕纹,那积水也是一圈圈的涟漪。莫语非这天这地也是一统的整体,它们将两个截面上下显示着,表明自己的历史和内容吗?我真是有些惶恐:万事万物在茫茫宇宙间或许是有着各自的生命线路,这浩瀚宇宙也或许同样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那我呢?
    ⑧重新走近桌面,对着那木的年轮,开始顺着一条边圈往里追溯,这似乎是一种高级数学,常常陷入莫测,犹如一个儿童在做迷宫游戏,整整一个下午,才好容易回到了那桌中的,也是那圈中之圈的那个黑点。啊,那是树的童年。哪是我的童年?树是从那一点出发,走完了三百年的路程,我也是三十年了,三十年来,这路线也是这么一圈圈走过来的吗?我想起了我的每一年。
    ⑨这简直是
    ⑩从那以后,每每当我为胜利得意的时候,一面对着这桌面,我就冷静了;每每当我挫败愁闷的时候,一面对着这桌面,我就激动了。自我感觉,我是一天天豁达、成熟、坚强起来,我热爱起我的生命了,热爱起我的工作了,以全部心血、全部精力而完成着一个我。
    ⑪我在感激着这个桌面,我想我永远不会离开它的。
    (1)第5自然段“它是这么的不可自由!”的原因是什么? “它”指的是什么?(3分)
    (2)细读第6自然段,说说作者对老树有着怎样的感情。(2分)
    (3)作者围绕桌面有很多的思考,并有了惊人的发现。第9自然段中“惊人的发现”指什么?(3分)
    (4)赏析文中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3分)
    像是一泓静静的泉,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5)第①自然段写道:“我在感激着这个桌面,我想我永远不会离开它的。”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感激”的原因。(4分)
  • 题型:作文 难易度:中档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事,当某人接受某项任务时,往往会说:“试试看。”诚然,试试看,并不等于成功在握,但是,不敢试或者不去试却绝对预示着成功无望。因为无论多么可喜的成功,第一步往往踏在“试试看”的跳板上。事实上,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人生体验,譬如,你曾勇敢地跨越一条宽阔的境沟,你曾尝试解开一道复杂的方程,你曾试着完成一项棘手的工作……可以说,我们正是从“试试看”起步,而后一路风尘,跨越人生的山峰沟壑,来到青青的芳草地。请以“试试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