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自由的散文化手法传达情感,是《雨巷》的另一艺术美。B.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正是当时黑暗阴沉,令人窒息,看不到出路的社会现实的写照。C. 《雨巷》是诗人在革命低潮时,对躲进小楼、躲进“雨巷”的一种忧郁和苦痛的复杂思绪的抒写。D. 叶圣陶赞许作者“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个新的纪元”,戴望舒由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A. 戴望舒是一个善于借鉴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最明显的特征是留心古今中外诗坛,深文周纳。B.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C. 学习新诗,就不能不注意到新诗的流派现象,从史料上看,新诗的流派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D. 看过反映徐志摩爱情生活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后,我对才子徐志摩有了提襟见肘的感觉。
A.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后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获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B.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C.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音乐美。D. 《雨巷》这首诗写于大革命失败后,表现了诗人内心迷惘的情感和朦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