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福田职专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
    A. 拾(zhí) 风动(qiáng) 纷至来(dá) 蓊郁郁(wēng) B. (dǔ) 小三(biē) 强不舍(guō) 旎风光(yǐ) C. 忑(tǎn) 夫子(cēn) 自惭形 (huì) 情不自 (jīn) D. 端详(xiáng) 同们(bāo) 立竿见影(gān) 流水潺潺(chán)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 一种令人怅然以致走入恐惧的想象,像雾蔼一般不可避免地缓缓升起。 B. 它比任何舞蹈都好看,任何舞蹈跟它比起来都显得矫揉造作甚至固弄玄虚。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D. 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①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和《新闻直播间》栏目三度聚焦易勤的故事,神州大地到处       易勤8年助残扶残、坚守良心的感人事迹。 ②民间       着屈大夫投江时,有人在汨罗江看见他峨冠博带,骑着一匹白马飘然而去。 ③      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       基本上都处 在假设和推测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 传颂 流传 尽管 但 B. 传颂 留传 尽管 但 C. 传诵 流传 即使 也 D. 传诵 留传 即使 也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用这笔稿费买了一座庭院,取名为《酬字堂》,表示对胡(浙江巡抚胡宗宪)的谢意。 B. 要了解小说中动作描写的重要性,该读一读老舍的话:“当你写到喜剧性强的地方,最好不要写他的心理活动而要叫他用行动说话,表现他的精神面貌。”(《人物语言及其他》,引自《小说创作论荟萃》,长江文艺出版社。) C. 对于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指责他? D. 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往往过分吸收外来词,这些充满洋气和怪味的名称,只能让人 B. 诸葛亮在某些方面却不能审时度势,用人往往 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 D. 暴雨如注,满路稀泥,汽车无法行走,他们就,跋涉了一个小时赶到。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不是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情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B.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C. 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时候,能不能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明确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D. 山西省煤炭的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  )
    现在我们开设这门“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              ,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
    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
    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
    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
    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
    A. ②④⑤①③ B. ①④②③⑤ C. ①③⑤②④ D. ②①③⑤④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共130篇。 B. 《项链》的作者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他与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 《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题目,它揭示词的内容。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豪放词派代表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9 . 下列关于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便条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部分组成。 B. 写单据时应注意:表示钱物往来的数字要用大写。 C. 感谢信除有感谢的意思外,还有表扬的意思,可以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大众媒介予以宣传,以表谢意。 D. 通知的结构一般由标题、上款、正文、落款等部分组成,其中上款必不可少。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己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理直不必气壮
    ①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充盈,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和情面。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君子风范。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地说话、待人。如此一来,既不伤人心,又不失人情,最终使人心服口服,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你,岂不更好?
    ②东吴丞相顾雍,早年遭奸臣吕壹的陷害。后来吕壹罪行暴露,被捕下狱,恰逢顾雍受命审理他。此时吕壹穿一身囚服,再无昔日风光。照理说,顾雍面对曾经迫害自己的小人,是有充足理由和底气对其嘲弄一番的。然而,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和颜悦色地与之交谈。临走时,顾雍再一次问他:“你的意愿都表达清楚了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吕壹感动得只是叩头谢罪,无话可说。此时,站在一旁的尚书郎怀叙可没有顾雍那般客气,忍不住怒气冲冲地辱骂起吕壹来。顾雍回过头来责备道:“国家有法律惩罚他,何必这样骂人呢。”足见一代名相的气度和境界。
    ③当一个人占理的时候,据理力争,讨回公道,固然无错。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顾及别人尊严,恣意教训、奚落他人的理由。试想,当别人得势时,你敢怒不敢言,唯唯诺诺;别人一旦落魄,你便指东道西,不依不饶,看似理直气壮,实际与小人又有何区别?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
    ④据说,某作家家里以前有个雇工,负责采购之类的杂活儿,有爱贪小便宜的毛病。当时用钱,要把银元换成铜币,时价是一块银元换460铜币。很少理财的该作家一次与同事聊天时偶然谈及此事,坚持认为一块银元能换300多铜币,并说自家雇工一向就这样对他讲的,同事笑他受了骗。后来,他回去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事情果真如此。于是,一天晚饭后,作家把那个雇工唤来,委婉和气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你还是另谋高就吧。”对方做了亏心事,自然心虚,当即苦苦求饶。作家见了,心一软,说:“唉,刚才的话就当没说,不要在意,要是想留下就留下吧,以后改掉便是了。”后来,那个雇工彻底改掉了毛病,与作家一家相处甚洽。
    ⑤得理时,讲话的最终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恶,是要让对方心服口服,进而改正错误,而非以理压人、制人。倘若不依不饶,恶语相待,即使你再占理,也会令理亏之人觉得你是在以理压人。所以,上面提到的作家理直气不壮,和和气气,点到为止,处处为对方着想,并且给了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最终使其改邪归正。胸襟博大,厚德载物,这般君子气度,如何能不令人敬重、信服?
    ⑥所以说,君子理直气不壮,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化解纷争的至高境界。
    (1)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理直气壮,往往失了君子风范。 B.君子应该做到理直气不壮。
    C.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 D.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2)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事例,一个是现代事例,这就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B.文中作家的做法既表现了他的君子风范,又突出了他为人善良的性格特征。
    C.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举例确凿,说理充分,所讲的道理令人信服。
    D.文章②④两段是说理论证,③⑤两段是举例论证。
    (3)对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反问句,朗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B.这个反问句,通过分析某作家的事例,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
    C.这个设问句,突出了某作家的做法,令人敬重和信服。
    D.这个反问句,从反面来说,使文章显得论证全面。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各题。
    (二)生态整体主义
    ①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
    ②生态整体观古已有之,古希腊的“万物是一”“存在的东西整个连续不断”等可谓生态整体主义的最早发端。作为一种系统理论,生态整体主义形成于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利奥波德提出了“和谐、稳定和美丽”三原则,罗尔斯顿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系统论证,并补充了“完整”和“动态平衡”两个原则,深层生态学代表人物奈斯又补充了“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国内外有一些学者把生态整体主义称为“生态中心主义”。这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误解生态整体观。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前提就是非中心化,它的核心特征是对整体及其整体内部联系的强调,绝不把整体内部的某一部分看作整体的中心。中心都没有,又何来中心主义?
    ③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
    ④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整体观的角度来看,人类几千年来所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没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与人类的长久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这个错误导致了无数可怕的、难以挽救的灾难。今后,如果人类还要继续以自己的意愿为唯一判断标准,则必将犯更多、更可怕的错误,直至自己走向灭亡。生态整体主义倡导人类跳出数千年来的旧思路,努力去认识生态系统,进而将认识到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一切观念、行为、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基本标准,为防止人类重蹈覆辙、为人类缓解乃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根源。
    (1)下列对“生态整体主义”这一概念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整体主义是指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和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的生态观。
    B.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其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
    C.生态整体主义把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
    D.生态整体主义不再考虑人类的利益。
    (2)根据原文,生态整体主义区别于其他生态观的最根本特征是(  )
    A.利奥波德提出的“和谐、稳定、美丽”三原则。
    B.“完整”和“动态平衡”两个原则以及“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
    C.完全以生态系统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类为中心。
    D.强调生态整体及其整体内部联系,绝不把整体的某一部分看作中心。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整体主义为人类缓解乃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B.生态整体主义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犯过很多错误,走过许多弯路,其中以自己为中心,导致生态危机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D.如果人类还要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唯一判断事物的标准,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私心有所不尽 遗憾
    B.而文采不于后也 显露
    C.大底圣贤之所为作也 决心努力
    D.思垂空文以自 通“现”,表现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稽其成败兴坏纪 传其人
    B.退论书策 顺风
    C.不得其道 古今之变
    D.至激于义理者不 使之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而寒于水 B.乃有所不得已也
    C.毋吾以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意在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D.从上述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了解他的为人,理解他并敬佩他。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3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                  ,惟有饮者留其名。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风,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的一个发言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三处并加以修改。(3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下面是一封证明信,其内容和格式存在几处错误,请找出其中四处并改正。(4分)
    ××职业院校领导:
    赵晓宇同学确系我校16级护理专业学生,于20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贵校护理学院。在校期间该生表现优异,担任学生会干部,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到贵校后,欲有更大发展,在校期间不慎将团关系遗失。
    特此证明
    此致
    敬礼
    山东省××职业中专(盖章)
    2019年10月20日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铺 路
    朱祥秋
    ①六月,骄阳似火,商业街人行道上,有一段路被红色路障围了起来,一老一小两个民工正在更换被踩坏的大方砖。
    ②老民工琢磨过老板的心思:自己年轻时就跟着老板干,之前,一直挑大梁,拿的工资挺高。现在自己老了,腰也不做主儿,当不了顶梁柱了。老板怎么能出大钱,养不中用的闲人。本打算回家过完六十大寿,顺着儿女的心,不再出来打工。谁不想老伴孙子热炕头,老哥儿几个天南海北扯大天。可小孙子活蹦乱跳的,不知怎么得了难治的病,需要的医药费自己想都不敢想。他听老伴说儿子到处借钱,就打消了告老还乡的想法,还得卖老命挣钱。
    ③老板给他安排的大多是力气活,小工也不给力。他能咋样,自己要多挣钱,也怨不得别人,只能忍着。想着只要自己多加小心,不让老板挑出刺儿来,老板总不能没来由扒自己的工钱,让手下人看了寒心。
    ④早晨,刚上手的徒弟调去了别的工地,派来一个毛手毛脚的半大小子。老板把他叫到一边,嘱咐说这是亲戚,要他照顾着点。他心想,干力气活,要照顾别人,自己就得多干。他嘴上满口答应,心里却有了气,对这个刚认的徒弟没了好印象。
    ⑤一上午,他让这个新徒弟忙得团团转,到处跑,就是想把他累出溜了。皇亲国戚不好伺候,省得给自己添麻烦。
    ⑥小民工倒没摆老板亲戚的架子,师傅让干啥,就干啥。干得快,出汗多,消耗就大,早饿得前胸贴后背,干不动了,还是咬牙坚持。
    ⑦中午吃饭,小民工把女朋友送的鸡翅,分一半给老民工。老民工见小民工的手磨出了泡,胳膊和腿上有了青紫,不忍心地问小民工:“你是老板的亲戚,为什么来干这力气活?”
    ⑧小民工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没好好读书,别的干不了。”
    ⑨“跟着我干,你要多干好多活。”老民工开始点醒小民工。
    ⑩“听女朋友说,跟您干能学到真本事。”
    ⑪老民工吃了一惊,忙问道:“你女朋友认识我?”
    ⑫“当然认识,她是老板的女儿。”小民工脸上有了得意之色。
    ⑬老民工望着只干了少一半的活,心里起了急,三下两下吃完饭,立马抄起家伙干活。小民工也学着他,跟着干起来。
    ⑭老民工知道了小民工的身份,不敢再呼过来,唤过去,活儿都自己动手干。小民工看出了老民工的顾虑,有了上午半天的学习,凭着自己手脚灵活,总是把体力活抢在老民工前干了。这一老一小配合默契,活干得快多了。
    ⑮毒辣辣的太阳对他们没有了威力,老天接着为难他们。一阵急雨,躲得慢了,他俩刚才还大汗淋漓,瞬间浇了个落汤鸡。站在商家屋角下躲雨,小民工打了一个喷嚏,老民工劝道:“别感冒了,你快回去喝点热姜汤水,驱驱寒。”
    ⑯小民工抹把脸上的雨水,说道:“您要回去,我就回去。”
    ⑰“我得把剩下的活干完。”
    ⑱“这也是我要干的活。”
    ⑲“你跟我不一样。我要是干不完,要扣工钱的。”
    ⑳“我比您还惨。”
    ㉑“你可是老板未来的姑爷。”
    ㉒“其实,他反对我跟他的女儿在一起。”
    ㉓“为什么?”
    ㉔“嫌我没能耐。”
    ㉕“那怎么又接受了你?”
    ㉖“那是后话,如果我跟您学不到东西,就得自动走人。”
    ㉗老民工听到这里,知道了老板的企图,想给他们俩挖个坑,让他们自己跳进去。望着眼前满脸孩子气的徒弟,他一把搂进怀里,小民工也紧紧地搂着他,彼此心生暖意,有了师徒如父子的感觉。
    ㉘老民工摩挲着小民工的后背说:“孩子,好好学,明天我教你绝活。”
    ㉙“师傅,我笨,您别嫌弃我。”
    ㉚小民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急雨过后,天边出现一道难得的彩虹。老民工和小民工无心欣赏,合力抢着活。人行步道上的大方砖铺得平展展的,没有了一点坑洼。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文章以“铺路”为题,有何妙处。(2分)
    (2)文章刻画小民工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3)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3分)
    (4)请分析“人行步道上的大方砖铺得平展展的,没有了一点坑洼”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5)文中的老民工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2分)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你是挫折,为我的世界荡开圈圈涟漪;你是拼搏,为我的世界激起朵朵浪花;你是追梦, 为我的世界犁出段段航程。你是呵护的春风,是关爱的雨露,是友善的阳光;你是思辨的春雨,是求索的夏风,是奉献的秋实,是感恩的冬雪……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让我的世界变得如此亮丽。
    请以“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