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三册 单元同步训练26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
    A. 散文(chāo)    一(yuán)    (sī)叫    (hào)子 B. (zhè)寺    落(ruǐ)    橄(lǎn)    落(mò) C. (tuó)山    房(lǐn)    陪(chèn)    夹(ǎo) D. 廿(niàn)四桥    (zhuó)衣    混(dùn)    (tuǒ)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 饱尝艰辛    恣行无忌    颓废色彩    缓慢悠闲 B. 钟声幽远    花木雕零    恣态万千    淡绿微黄 C. 焦躁不安    息列索落    隐逸恬恬    眷恋之情 D. 落寞寂寥    以情驭景    模棱两可    不能自己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________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②秋蝉的___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③最妤,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________。
    A. 情趣    衰弱    衬托 B. 情致    衰落    衬托 C. 情趣    衰弱    陪衬 D. 情致    衰落    陪衬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 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 B. 这点小毛病,算不上什么,,不要放在心上,以后好好干就是了。 C. 奥运会期间,我了运动员的吃苦耐劳,深受感动。 D. 我在那个路口经常看到一个老人坐在凳子上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B.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C. 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 D. 江南,秋当然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 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D.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我愿所有的过去和未来的泪珠,________!我愿将满腔的忧愤,________!我愿将凄切的悲歌,_________!我愿以绵绵的情丝,________!我愿以热烈的一颗赤心,________!
    ①诉之于春风②都付之流水③浮之于太空④挂之于树梢⑤给予林间鸟鸣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⑤③①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④③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句子中,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B. (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 C.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夸张) D.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式的。(比喻、对比、拟人)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9 .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他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薄奠》等。1921年7月,郁达夫与成仿吾、郭沫若、田汉等人成立了现代文学社团“________”,曾编辑出版《创造季刊》《洪水》等刊物。《故都的秋》说“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欧阳子是___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__,“秋声”指他的作品《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0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1)香山红叶是北京的著名秋景,但是作者在南方回忆起故都的秋,却并未写这一景点,而是选择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秋景,请结合课文,谈一谈你对这一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作者为什么说“我以为”?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请从第一段中找出与“也”相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二段中找出与“清、静、悲凉”相对应的内容。
    ①与“清”相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静”相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悲凉”相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1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动人的北平(节选)
    林语堂
    ①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妤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达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他包容着新旧两派,但他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②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北平却不理这回事。胡须苍白的画家,住在大学生公寓的对面,北平也不理这回事。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北平也不理这回事。
    ③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山——谁来理你?
    ④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他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少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
    ⑤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的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一个儿童戏剧学校的太太;或是一个人力车夫变成满洲国的高贵人;或是一个前朝的县太爷。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
    ⑥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顶,以及宫殿庭园楼榭的珠玉之城。它为珠玉结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带似的“玉泉”,“中央公园”垂老的杉树,以及“天坛”“先农坛”。城内有九个公园,三个御湖,名为中南北“三海”,现在任人游览。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⑦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它有宫殿、御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院、专校、大学、医院、庙塔、艺商,与旧书摊林立的街道。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光头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的铺号都许一个贫老的记账取货,街上贩卖的东西很便宜。你可以流连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广有中国古代的手艺品、书籍、图画、古玩、玉石、珐琅镶嵌、灯笼之类。那是一个到处能买货的地方,商贩也会带着货物走上门来;在清晨,门外路上货贩众多,叫卖声形成极美妙的调门儿。
    (1)文章的第①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反复说北平“不理这回事”,第③段反复说“谁去理那回事?”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赏析文中第④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看似“散”,但“神”不散,作者是怎样将其整合起来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