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潍坊弘景中医药学校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jù) 立(chù) 摧山地(chè) 嘁嘁(chā) B. 着(wǎn) 迁(xí) 抚(xù) 亵(dú) C. (dù) 端(ní) 摇(yè) (nǐ) D. (qiǎn) 盛(fù) 两(yè) 一(piē)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惆怅 茏罩 账簿 惟妙惟肖 B. 船棹 嫉妒 步履维艰 惊惶失措 C. 委曲 温驯 渡步 琳琅满目 D. 逗拢 轶事 提心掉胆 暗然失色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 品位 灌注 揣摩 B. 品位 贯注 揣测 C. 品味 灌注 揣摩 D. 品味 贯注 揣测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B. 它原名叫“双溪河谷”,由于这里盛产黄色的蝴蝶,所以又名“黄蝶幽谷”。 C. 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D.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文段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学习上由于方法不对,他用了很多精力,却,效率很低。 B. ”虽然是勇壮的行为,但我所奉行的,却是“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一句古老话。 C. 勤奋刻苦,勇于思考是提高学习成绩的 D. 王勇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地用在文章中,完成了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
    A. 他们大力发扬了团结协作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世界冠军。 B. 母亲的贫血和吞咽困难均恢复,真要感谢陆医生。 C. 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为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 D. 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                                         ,撒在回旋的水面。
    ①直铺下去②激起一片雪白水珠③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④碰着嶙嶙的乱石。⑤脱线一般
    A. ⑤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⑤ C. ①③④⑤② D. ②④③①⑤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十八岁和其他》是台湾著名作家杨子的一篇书信体散文。 B. 《永远的校园》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肖复兴。 C. 《项链》的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D. 《将进酒》的作者李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9 . 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书信的常用格式一般包括标题、称谓、正文、结尾、署名五个部分。 B. 证明信和贺信的署名在末行右下方写上单位或个人姓名,必须加盖公章。 C. 《山东省人民政府通知》这个标题由发文机关和文种两部分组成。 D. 转发性通知要在题目中标明“批转”或“转发”字样,并要列出原文件制定单位及原文件名称。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A.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B.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C.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 D.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比喻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④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彩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加点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一句中的“好处”指的是(  )
    A.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了静美淡雅的的韵味。
    B.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
    C.因为不能朗照,适合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D.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各题。
    台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岛。纵贯台湾的中央山脉,拦截了东西向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雨带来了繁茂的植被。而海拔高度平均3000米以上的座座山峰,把一个在平原上需南北纵跨数千公里才能看到的各类动植物生态群落,浓缩在高程只有几千米的幅度内,由此可以想见台湾的自然景观密集度是何其之高。台湾还曾经是群鹿奔走、鹿鸣呦呦的“鹿岛”,岛上曾经有50多个以鹿为名的地名。据记载,仅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台湾岛就向日本出口鹿皮15万张,到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还出口鹿皮12万张,疯狂的捕杀导致台湾的野生梅花鹿几近灭绝,现在仅余数只在动物园中。国民党退踞台湾以后,早期曾大肆砍伐树木,出口日本,台湾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毁坏。在无数惨痛的教训面前,台湾人民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今台湾已建起了大型的以保护生态为主要目的的自然公园和为数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台湾的生态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一个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美丽宝岛又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北起俄罗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至我国的台湾岛,再经菲律宾群岛,一直到加里曼升岛,一条庞大的弧形岛紧紧环绕着中国东、南沿海。我国海岸线虽然曲折漫长,但是出入太平洋,必须从这条岛链的空隙间穿过。它仿佛是一道篱笆,对中国出入太平洋起着制约作用。台湾正处在这条紧紧环绕中国的岛弧链上,它是中国面对太平洋的最前沿。198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17个国家共同签暑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城。岛屿可以像陆地一样拥有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这样,大海中每一块露出水面的石头,哪怕只是一个点,就可以为所属国带来具有绝对主权的450平方海里的领海和具有经济开发权的13万平方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因此,涉及海岛的主权归属,世界各国绝不相让。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它的周围又有附属于它的大大小小86个岛屿,因此台湾及其附属岛可为中国带来数万倍的“蓝色国土”。
    (1)对上面两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A.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对中国非同寻常的意义。
    B.岛屿是指四面环水且任何时候都高于水面的陆地区域。
    C.降雨丰富是台湾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密集的主要原因。
    D.在对待自然环境的问题上,台湾没走过弯路。
    (2)对上面两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假如失去台湾,中国就不能自由出入太平洋。
    B.《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岛屿可以像陆地一样拥有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C.日本群岛和台湾岛之间虽然还有很大的空间,但它们都是日本和台湾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D.在日本群岛和台湾岛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即使不拥有台湾岛,中国也可以自由出入太平洋。
    (3)对上面两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台湾是中国面对太平洋的最前沿,是中国自由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门户。
    B.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可为中国带来数万倍的“蓝色国土”。
    C.北起俄罗斯千岛群岛、琉球群岛、日本群岛至我国的台湾岛,再经加里曼丹岛,一直到菲律宾群岛,一条庞大的弧形岛链紧紧环绕着中国东、南沿海。
    D.台湾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密集、生态系统良好,是中国的宝岛。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石钟山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千里(到达) 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B.自以为得其(事情的真相) 而笑李渤之也(浅陋)
    C. 筋骨之(强壮) 木直绳(中间) D.余同(大概) 虽如知而不能(用文字记载)
    (2)下面句子中“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勃之陋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用法相同的是(  )
    A.章甫,愿为小相焉
    B.食埃土,下饮黄泉
    C.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者彰
    (4)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劝学》的第二段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两方面论证“学不可以已”。
    B.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对李勃的看法“余尤疑之”。
    C.《劝学》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对偶,使文章气势充沛,语言流畅。
    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是作者分析石钟山名字不能流传的原因。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3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                     ,千金散尽还复来。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4)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5)树欲静而风不止,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依据画波浪线语句,仿写人生其他三季。(3分)
    其实人生就如四季: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                 
                                         。逝者如斯,青春不再,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下面的这封证明信在内容和格式上存在几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至少找出三处错误。(4分)
    XX公司:
    张凡同学系我校2007级机电专业学生,已于2010年7月学业期满毕业,欲到贵公司应聘岗位,但中专毕业证丢失,经审查,确系我校毕业生。
    特此证明。
    此致
    敬礼
    2015年6月25日
    山东省XX职业中专(盖章)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使的礼物
    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可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名医生为我做接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还远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堆雪人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那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地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1)请结合文章说说“天使的礼物”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文章第八段画线的句子“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味杂陈?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痴痴”一词的意思?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
    (4)找到了吗”“找到了!”文中多次出现这个回答,分别表现了问答双方怎样的心理?
    (5)一个小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能不改其乐”,是颜回的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精神;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是赵一曼的精神;
    “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是叶剑英元帅提倡的精神;
    ......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向往,然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人们往往又会犹豫,甚至畏难不前。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7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