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三册 单元同步训练28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 充沛(fèi)    奢(shē)望    赋(fù)予    拜谒(yè) B. 蹲(cún)点    禁锢(gù)    理赔(péi)    暖壶(hú) C. 庶(shù)民    啼(tí)叫    赝(yàn)品    商贾(gǔ) D. 奔(bēn)跑    把握(wò)    扁(biǎn)舟    差(chā)错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A. 做人  搭讪  鏖战  刊物 B. 酒蛊  笃实  阖家  藤椅 C. 油腻  影碟  调羹  抹杀 D. 爱戴  花雕  翔实  孺子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①鲁迅先生走路很________,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________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②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对我的衣裳加以________。
    ③许先生看着自己手里洗得精精致致的菜盘子,而后脚板________楼梯上了楼。
    A. 轻捷  抓起  鉴赏  触着 B. 轻快  拿起  鉴赏  触着 C. 轻快  拿起  观赏  踩着 D. 轻捷  抓起  观赏  踩着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 我省篮球运动员在十一届全运会赛场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代表团的美谈,大家 B. 周林俊从市领导手上接过奖状,对着台下,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C. 汉奸在洋人面前都是唯命是从,,而在百姓面前则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D. 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代表们广,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 许先生很开心地说着:“好看吧!多漂亮!” B. “是在绍兴……”鲁迅先生说,“三十年前……” C. 希望鲁迅先生多吃一口,多动一动筷,多喝一口鸡汤。 D. 鲁迅先生有点踌躇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今年,冰箱厂产品的质量、数量都有所增加。 B. 秋天的济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 列宁有非常渊博的知识和经验。 D. 许多同学昨天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谈。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味地妄自菲薄,随波逐流,就可能乱了自己的阵脚,迷失了自我。
    ①认同的背后,实际上是弱势对强势的响应和臣服
    ②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樊篱
    ③连强势文化衍生的流行文化也比弱势文化更容易被人认同
    ④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对峙中,强势文化容易同化并影响弱势文化的发展
    ⑤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A. ②④⑤③① B. ②⑤④③①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③②①⑤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作品不全是鲁迅先生的是
    A. 《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B. 《故事新编》野草》《坟》 C. 《门外文谈》《日出》且介亭杂文》 D. 《花边文学》《华盖集》《而已集》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9 . 萧红,原名________,________人,她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0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了。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附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一段,推测一下鲁迅先生那么长时间地陪客人,他陪的客人应该是什么人?他们在一起是闲聊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文中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鲁迅先生的书桌,对突出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词语“整整齐齐”“压”“站”用得贴切。请分析这些词语好在哪里?结尾一段的描写有什么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1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怀鲁迅
    郁达夫
    ①真是,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然听到了鲁迅的死!
    ②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③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1)第①段的“晴天的霹雳”形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③段所写的“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反映了“青年男女”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