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三册 期中(A) 同步测试卷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
    A. (qìng)    琴(xuán)    晨(xī)    摧山地(chè) B. 如( pì)    咳(chēng)    拾(zhí)    呕心沥(xuè) C. (yáo)    袅(nuó)    然(zhòu)    惟妙惟(xiào) D. 门( kuí)    气(fēn)    妒(jì)    蓊郁郁(wěng)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 蹂躏  鞭策  闲遐  真知卓见   B. 诉讼  谨记  阔绰  相濡以沫 C. 耕耘  冒然  骤然  纷至踏来   D. 造诣  焦燥  迷雾  蔽帚自珍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①这位发言人____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_年轻一代对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 庄重  演练  引导   B. 郑重  演示  引导 C. 庄重  演示  导致   D. 郑重  演练  导致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 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依然 B.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别提多高兴了。 C. 习近平主席命令部队严格训练,打造一支的人民军队。 D.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难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
    A. 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 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 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 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 ④⑥②⑤③①   B. ④⑤③⑥①② C. ⑤①⑥④③②   D. ⑤④③⑥②①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 B.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C. 古时男子18岁行成人礼,称为“冠礼”。 D. “千乘之国”指的是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9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所写,告诉我们,一个人选择职业时不能凭感情冲动,也不能被虚荣心、名利、幻想所左右,还要考虑社会关系、个人体质和个人能力。 B. 《创造宣言》是陶行知所写,他采用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的方式,列举了大量的论据,使文章极富感召力。 C.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讲述了蔺相如向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D. 《功课很重要》中比尔·盖茨呼吁人们辍学去创业,这样可以对把握人生机遇、走向成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是    (      )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A. 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 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 诗的最后两句说,作者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D.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虽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两者兼备。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  法国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诚然,一些西方艺术家和学者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不过,凡是知晓世界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日本艺术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形成的。尽管后印象派的画家是从日本浮世绘中获取了灵感,但是日本浮世绘的画法,则是来自中国唐代绘画及明代画家陈洪绶和萧云从的作品。正如毕加索所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中国。”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技巧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桂小虎《东方的启迪一一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绘画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      )
    A.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对世界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因此,被西方艺术史论家公认为世界艺术的高峰。
    B.早在14世纪,随着中国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在欧洲上层社会的流行,中国传统艺术就影响到欧洲。
    C.发明于19世纪中叶的摄影术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冲击很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
    D.中国传统艺术特色鲜明,技巧高超,体系完整,地位不可替代,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最大。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第一段总述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尤其是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影响,点明其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
    B.第二、三段按照历史时代顺序,具体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巨大影响,紧密照应第一段相关内容。
    C.结尾一段重申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地位及贡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并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D.在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过程中,文章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法国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的作品《发舟西笞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其中的风景以及画法与中国宋代风景画非常相似。
    B.“罗可可”艺术被认为应称作“中国一法国式”,安格尔被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足见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影响之大。
    C.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杰出画家之所以能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艺术杰作,与他们善于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分不开。
    D.有人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影响。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因为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形成的。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溴甲烷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剂。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督促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与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荆,它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70%。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茵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9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2005年停止生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间平均用量的80%,并且将于2015年最终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1)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2)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
    A.熏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
    B.《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和消耗的溴甲烷总量不能超过1995-1998年四年间用量的80%。
    C.从溴甲烷的特性来看,在实际使用中,除了用作土壤熏蒸剂之外,溴甲烷还可以用于其他物品的熏蒸和消毒。
    D.因为87个发展中国家将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所以目前已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日:“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日:“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日:“请以秦之成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其后秦伐赵,石城    攻下
    B.道里会遇之礼毕      估计
    C.相如召赵御史书日    回头
    D.赵亦盛设以待秦      兵器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会西河外渑池           而君幸赵王
    B.遂秦王会渑池           欲呼张良俱去
    C.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何知之
    D.请以赵十五城秦王寿     若属皆且所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是
    A.复攻赵,杀二万人
    B.于是相如缶,因跪请秦王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
    D.相如张目叱之,皆靡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A.渑池会前,廉颇力劝赵王赴会,又约定应变对策,表现了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
    B.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君臣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表现了他的忠勇和足智多谋。
    C.渑池会上,秦国没有占到上风,可见廉颇的军事威慑力是赵国得胜的根本原因。
    D.选段通过秦赵之间的斗争,显示了廉、蔺两人相互合作、共同对敌的重要作用。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
    (1)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
    (2)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
    (4)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________________,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句式基本相同,内容相关,使用嗅觉、听觉两种感觉。
    初夏的齐鲁大地,一丛丛绚烂的野花开遍原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丝丝清凉的微风抚过心房,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三处用词不得体,请你找出并修改。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垂询,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梅子涵
    现在都喜欢快递。一封不重要的信,一份有点重要的合同,一包盼望读到的书,一盒扬州包子,一袋山西枣子,都会快递而来,弄得门铃不断,喜气洋洋。我不但有快递,而且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多到五六个,喜气洋洋得有点手忙脚乱。
    有一天我在书房看着书睡着了,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送快递打我的手机,当时手机设置为会议状态。不过当电话再次打来时,我醒了。“你在家吗?”声音很恼怒。“我在啊。”“你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很恼火的声音在喊。“你是谁啊?”“快递!”他都是喊的。“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你们上海人都不接电话的!”“上海人都不接电话?刚才是没有听见。”“你不要说了,你现在下来!”他大喊着,声音非常响,已经无礼得“不成体统”,任何一个收快递的人听见都不可能按得住性子了。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我飞快地下楼。我要去问问他想干什么,他这是在送快递还是准备拼命?二楼、一楼,我飞快地走,我极力地压制自己的怒火,不让它蹿成歇斯底里。二楼、一楼,我走得快,结果火竟然也被我压得快,散得快,等我开了大门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火了。从三楼到一楼的过程,我把自己锤炼了一次。我不想吵架,没有意思,歇斯底里会不成体统。但是那个大喊的声音想吵,他站在门口,他的脸上只有火!“你好,”我说,“很对不起,我睡着了,没有听见。如果听见我怎么会不接?”我还说了别的话,表达歉意,也想表达友好。可是他的气不消。最后,当他把一包书递给我,把签收单扔给我,喊叫着对我说“你签名”的时候,我锤炼了的克制又一次被粉碎,火“腾”地重新蹿上来!“我不会签的!”我大叫。“你打电话给你们老板,让他和我说话!”我大叫。我也歇斯底里了,锤炼的成果很容易被扔弃,我歇斯底里的时候哪里像个教授!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
    他说他不要签收单了,跳上助动车开了就走。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我站在门口大口喘气,整个上午乃至整个下午的日子,仿佛都已毁坏。我没有回到房里,而是去追那团烈火了。我像一团烈火似的去追他,我自以为是地要让他向我道歉。我心里的怒火就像是脚底的轮子,可笑极了。我们的小区很大,可是我竟然追到了他。他已经到了另外一家的门口,他的助动车停在樟树下,他正在和这一家的女主人吵架。我幸灾乐祸地说:“你看你,刚才和我吵,跑到这儿又吵,你很喜欢吵架?”他没有理我,有些沮丧地回到助动车前,上了车。他也许也在懊悔:我怎么又吵了。
    这时,我看到他的头上有好多的汗。他被晒得很黑,其实他大概只有二十出头的年龄。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正在一个农场当知青,也被晒得很黑。那时,我不能再读书,他现在也读不了书,干着这样一份按人家门铃,打别人手机,可是别人却可能没有听见的职业。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说:“你热吗?”“怎么会不热?”他没有避开我的手,猛然流泪了,大滴地落下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父亲在抚摸孩子。他的年龄应该比我女儿还小些,女儿正在法国读书,而他呢,骑着助动车,把一包我喜欢的文学书给我送来。我有些难受起来。我摸摸他握着车把的手,说:“我刚才态度不好,谢谢你为我送快递。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上海人都很感激你们的!”这么说着,我也流泪了,觉得温暖。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
    这个上午没有被毁掉,被我们挽救了。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我说:“你骑得慢一点。”我们竟然有些像亲人告别。后来,他又来过一次。他有点害羞地站在门外,我说:“是你啊,你好吗?”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他。
    (1)说说第二段画线句中“腾”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五段中加点词“害羞”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一位妻子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孩子手中。
    一位职员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请以“快乐的钥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