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 语文真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2013•山东)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 (bāo)  混(xiáo)    长(dī)     污(diàn) B. (zài)     财(héng)   样(mó)   细(xiān) C. 怨 (mái)   奋(xīng)    折(qū)     笨(zhuó) D. 予 (gěi)  项 (jìng)   使(jí)    席(yán)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2013•山东)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 金庸的武侠小说风糜华语世界,征服了亿万读者。 B. 这首诗歌脍灸人口,被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C. 春天的西湖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踏来。 D. 近来,由于媒体的报道,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2013•山东)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      )
    ①星期天上午,我去找李明打篮球, ___他走亲戚去了。
    ②冬去春来,山上的冰雪___了。汇成一条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
    ③这位音乐家最高兴的___获得了大奖,___在音乐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A. 恰好         溶化       不仅 而且 B. 恰好         融化       不是 而是 C. 恰巧         融化       不是  而是 D. 恰巧        溶化        不仅  而且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2013•山东)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多美呀!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B. “请弹一首欢快的曲子吧,”她说,“帮大家驱走忧伤。” C. 儿童的游戏,究竟是为了学习?为了娱乐?还是为了锻炼? D.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2013•山东)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这对失散多年的姐妹终于了。 B. 虽然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研工作,队员们却 C. 今年的国际风筝节如期开幕,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  D. 当代印刷业发达,出版的书刊,必须披沙拣金,才能觅得好书。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2013•山东)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
    A. 她是我校的一位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B. 由于同学们无私的帮助,使他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C. 谁也不能否认徐志摩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D. 与会代表大都是各个单位的中坚和骨干。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2013•山东)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是 (      )
    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___,___,___,___。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①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    ②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
    ③只偶然透过青蒙蒙的薄雾      ④太阳隐去
    A. ③②④①      B. ④③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2013•山东) 下列句子中,修辞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 我们聆听智者的教诲,犹如花儿沐浴着阳光,小草吮吸着甘露。 B. 蝴蝶如同会飞的花朵,装点着美丽的春天。 C. 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如在黑夜中哽咽。 D.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9 . (2013•山东) 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对下文必须删除的词语,判断正确的是 (      )
    质量监督部门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中,①再次发现假的“沙宣”洗发露③完全仿照中外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⑤生产的真正的“沙宣”深层滋润洗发露,达到了⑦以假乱真的仿真程度,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A. ①③⑥      B. ②④⑧       C. ②⑤⑦     D. ①⑥⑧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2013•山东) 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招领启事应写明拾到物品的具体数量和特征。 B. 事务性通知只把通知事项写清楚即可,不必发表议论。 C. 求职书的附件主要包括个人简历、证书复印件和发表作品复印件等。 D. 目标、步骤、措施是计划的三要素,其中“措施”解决“如何做好”的问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1 . (2013•山东)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习俗,端午节有踏青、禁火的习俗。 B. 欧.亨利和莫泊桑的代表作分别是《老人与海》和《项链》。 C. 鲁侍萍和窦娥同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有着悲惨命运的妇女形象。 D. 乡试的应试者为秀才,功名是举人;殿试的应试者为举人,功名是进士。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2 . (2013•山东) 对下面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
    【双调】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A. “双调”是元曲中的宫调之一,“清江引”是曲牌名。 B. 第一、二句写梅花破蕊早放,向人们透露春的讯息。 C. 第三、四句写梅花迥异群芳、坚贞自守的高洁品格。 D. 此曲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了梅的孤芳自赏。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2013•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倍折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作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知道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以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只剩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之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1)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双语者具有的优势的是 (      )
    A.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   B.让人更聪明
    C.提高语言认知能力     D.防止老年痴呆
    (2)对第四自然段“因祸得福”一词中“祸”“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祸”指双语者即使只使用一种语言,他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
    B.“祸”指双语者的一种语言系统会干扰另一种语言系统。
    C.“福”指干扰会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D.“福”指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执行功能。
    (3)下列不属于文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的是 (      )
    A.分类别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4)根据文段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
    A.会讲两种语言的人比只会讲一种语言的人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出色。
    B.使用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影响,活跃脑细胞,促进人体健康。
    C.使用双语可以扩大交流范围,增强人的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
    D.会讲两种语言的人比只会讲一种语言的人更能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4 . (2013•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喜欢孩子身上有几分书卷气,这样子才不至于势利庸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者熊十力说他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他发现许多丑恶的东西还在自己生命的深层次起作用。王冶秋先生十四遍读《阿Q正传》,他的体会是,"第一次读它,我们会笑得肚子痛,接着鄙弃其人,之后鄙弃化为同情,同情上升为深思,再读,阿Q向自己扑来,到后来,才觉得他是一个镜头,也许是报警器……"而我们读书,常常是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很少深入挖掘,摄取营养。
    关于读书,爱默生如是说:"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需要重读,用大半生的阅历去读,用睿智和从容去读,去读出人生况味,读出真知灼见,这不正是对人生之旅的扩展和丰富吗?
    读书大可随缘。我读书并不拘泥于某一类书,往往碰到什么就读什么。友人赠我一套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置诸案头。翻读起来,立即被那种语淡意深的风格所吸引,便一读再读。有一次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芥子园画谱》初集,看得很有兴味,于是多方寻求,得到二集、三集……
    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呵,别积聚使你沦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类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以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
    听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
    注:卢浮宫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最大博物馆。
    (1)下列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恰当的是 (      )
    A.作者喜欢孩子身上有几分书卷气。
    B.作者阐述了读书的作用和方法。
    C.读书大可随缘。
    D.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重要手段。
    (2)结合小说《阿Q正传》,对文段中王治秋先生在读书体会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笑得肚子痛”,是因为阿Q的种种麻木不仁、自轻自贱、自欺欺人的言语举止和心理活动,着实令人发笑。
    B.“鄙弃其人”,是因为阿Q身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地位而不觉醒,却用欺辱弱者的方式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令人鄙弃
    C.“同情上升为深思”,是因为阿Q无辜却遭陷害的悲惨结局令人同情,而造成阿Q不幸命运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令人深思。
    D.阿Q“也许是报警器”。是因为阿Q是个贼,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我们应提高警惕。
    (3)下列对文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巴黎人非常傲慢,他们就连走路都是昂着头的。
    B.巴黎人具有高度的民族自信力,因为他们拥有卢浮宫这样的文化瑰宝。
    C.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其人民的精神财富。
    D.作者以巴黎人为例,意在说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人的精神面貌的影响。
    (4)文段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正确的是 (      )
    A.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B.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C.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D.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类比论证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5 . (2013•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招樊哙出   趁机
    B.遣将守关者      所以
    C.听细说       却 
    D.樊哙覆其盾地   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是 (      )
    A.头发指      人皆得以使之
    B.好发不敢有所      大王必欲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虽大风浪不能
    D.先破秦入咸阳者之   假舟楫者,非能
    (3)下列句子与“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是 (      )
    A.不拘于时        B.而今安在哉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樊哙撞倒守门卫士闯入军帐,怒视项羽,此时紧张气氛达到极点。
    B.樊哙性格粗犷却很机智,是一员有勇有谋的武将。
    C.项羽善于采纳意见,面对樊哙的斥责,非但不怒,反而虚心接受。
    D.本段以精炼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2013•山东)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7 . (2013•山东)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五句)
    (1)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
    (3)举杯属客,______,歌窈窕之章。
    (4)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
    (5)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
    (6)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
    (7)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8 . (2013•山东) 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参考划线处的两个句子,补写一句话,要符合作品情节或人物的性格特点。
    贝尔门       海伦.凯勒       时传祥       史铁生
    在文学的殿堂里,众多作家和作品中的人物怀揣梦想,谱写出绚丽多彩的人生乐章。司马迁的梦想是青史流芳,用生命书写流传千古的绝唱;拉索尔的梦想是潜心写作,把成长路上的感悟与世人分享;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9 . (2013•山东) 在人才招聘会上,宋飞顺利通过了一家用人单位的初试。为了更好地应对三天后的面试,他想向张老师请教几个问题。请从“请教”的角度为宋飞设计一段与老师交谈的开场白。要求:语言流畅得体,不超过60字。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20 . (2013•山东) 于超向同学孟石借一笔钱急用,以下是他写的借据,请指出其中的至少四处错误。
    借据 今借到孟石同学500元整,一星期后还清。                                                      3月9日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21 . (2013•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回家
    海子少年时在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区上中学,距家20余里,公共汽车车票是八分钱。每个星期六,海子都要风雨不误地乘车赶回家。
    那一天,海子的弟弟妹妹们,会早早地立在门口,等海子回来,好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比平常略微强一点的饭菜。第二天,再跟海子哥到城外的小河套里去玩去疯。 
    有一回,爹对海子说:“海子,你……以后不到过节或放长假,平常就不要回来了……” 
    爹说得挺   ▲  (犹豫  坚决)。海子知道,爹每月工资76元。海子还有两个哥哥,都很有出息,在外地上大学,娘没有工作。海子每个星期的来回路费,一角六分钱,对这个家庭很重要。 
    于是,海子连着两个星期没有回家。 
    又一个星期六,天已很晚,风刮得很大,海子突然回来了。爹和娘有些惊喜,又有些生气。海子就气喘吁吁地说:“爹,娘,你们别不高兴,我没坐车,我是跑着回来的。” 

    过后,娘赶忙给海子做饭,热几个煎饼,再做一锅玉米面糊糊,想想,又狠狠心放了好几滴荤油,很幸福地看海子唏哩呼噜地大口喝,喝得很香。
    就这样,日子滑过很长的一段。 
    又有一回,娘思虑许久,还是对海子说:“海子,这样下去还是不行啊!你看你的鞋,过去半年一双,现在两个月就得一双……” 
    海子不语。
    海子又是好几个星期没有回家。 
    海子再回家时,地冻天寒,娘老远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 
     
    海子看着爹娘,怯怯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 
    娘猛地搂住海子,紧紧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去,外面很冷,爹站在院里一动不动。 
    这些都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海子已近中年,是一名威风凛凛的警官。 
    每到周末,海子的父母家会很红火很热闹。哥哥、弟弟和妹妹都会带着家人来看爹娘,老少三辈十多口人,围在一张丰盛的大餐桌旁……亲情洋溢,其乐融融。 
    可海子却极少回来。倒是海子的媳妇常领着女儿回来,拎一堆花花绿绿的营养品,说是海子让带来的。 
    有时候,娘就会忍不住对爹说:“原先天再冷,光着脚跑再远的路,海子也要回家。可如今生活好了,海子怎么就不回来了呢?” 
    爹就会对娘说:“你又不是不晓得,海子是做警察的,工作忙哩。”爹和娘都知道,海子是个好警察,海子任所长的派出所连续几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基层单位。 
    后来,在处理一起突发案件时,走在最前面的海子受了重伤,当时就有些不行了。送医院急救的路上,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多月没回家了……”说完,就真的不行了。 

    亲戚朋友也都哭,后来,就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海子走的时候是鲜花簇拥,身上盖着国旗的……” 
    爹呜咽:“海子是好样的!可海子再也回不了家了…… ”
    娘却说:“不,海子永远回到了家,再也不走了。”娘捧着海子的遗像,泪珠儿滴滴掉在海子脸上。
    (1)说说本文划线句子中省略号的含义。
    (2)各用一句话概括海子生前两次回家 的经历。
    (3)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加点的三个句子分别表现了爹娘怎样的心理。
    (4)本文在塑造人物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5)概括海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6)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憩息的驿站,家是避风的港湾……结合个人生活体验。简要写一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回家的经历和感受。
  • 题型:作文 难易度:中档

    22 . (2013•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些年,我们哭过,笑过,叛逆过:
    这些年,我们爱过,恨过,感动过:
    这些年,我们憧憬过,追求过,迷惘过:
    ……
    这些年正渐行渐远,
    那些事却永记心间。
    请以“这些年,那些事”为题目,以中学时期亲身经历的事情为素材,用第一人称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