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4年第二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三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2017·山东)下列句子,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是( )
    A. 人皆得以隶使之 B.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D. 句读之不知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2 . (2011·山东)对下面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A. 词的上片写诗人登台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B. 作者写景,把春日里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C. 词的下片写作者客居他乡,沉湎诗酒,意志消沉,无暇思念故乡和故人。 D.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情荡漾,曲折有致。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shānɡ) 犀甲(bèi) 错(ɡǔ) B. (cān) 两轮(mái) 蔽日(shēnɡ) C. (fǘ) 余行(liè) 操吴(ɡē) D. (pò) 天时(duì) 四马(zhí)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出不入兮往不反 B. 操吴戈兮被犀甲 C. 霾两轮兮絷四马 D. 子魂魄兮为鬼雄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操吴戈兮犀甲 被:披,穿着 B. 余阵兮躐余行 凌:侵犯 C. 玉枹兮击鸣鼓 援:拿起 D. 首身离兮心不 惩:惩罚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B. 后人将屈原的《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风”“骚”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源头。 C. 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 D. 《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第二部古代诗歌总集,叙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有关《国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8 . 下列对《国殇》一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国殇》中战斗场面的描写很有特色。第一部分仅短短十句,就记叙了楚军与敌军短兵相接、壮烈牺牲的完整过程。 B. 从写法上看,《国殇》一诗把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相结合,把动态描写和静止画面相结合,把暗写楚军英勇和明写敌人凶猛相结合,互相补充,展现了战斗场面的惨烈。 C. 《国殇》一诗采用前叙后赞,叙赞有机结合的写法,完整地表现了诗的中心思想。 D. 诗中还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敌方的人多势盛,渲染战斗气氛,对将士们面对强敌不畏惧的精神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9 . 屈原是__________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__________,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后人将屈原的__________与《诗经》的__________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10 . 国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中档

    11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矢交坠兮士争先。
    (2)霾两轮兮絷四马,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终刚强兮不可凌。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中档

    12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2)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国殇》,完成下列各题。
    (1)《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对主要表现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侧面烘托 B.对比描写
    C.场面描绘 D.象征暗示
    (2)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蔽日兮敌若云
    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B.凌余阵兮余行
    躐:践踏
    C.霾两轮兮四马
    絷:绊住
    D.车错毂兮短
    兵:士兵
    (3)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矢交坠兮士争先”表现了楚军在箭如雨下的激战中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气概。
    B.“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两句歌颂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表达对烈士的钦佩与悼念。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两句突出地赞颂楚国将士虽死犹生,精神不死,浩气长存。
    D.“旌蔽日兮敌若云”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敌军人多势盛,气势汹汹。
    (4)下面对《国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文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首先高度赞颂了将士们英勇的战斗精神,也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B.诗文运用了夸张、比喻、反衬等手法,生动再现出战争的惨烈和楚军将士的大无畏精神。
    C.语言上运用“兮”字构成诗歌的节奏,具有强烈的咏叹抒情色彩。
    D.诗文控诉了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人民死活发动战争的罪恶,体现了作者希望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愿望。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本诗描写的景色是什么格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描述第一、二句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
    (3)前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还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请简要说明一下。
    (4)结合全诗,请谈谈你对三、四句的理解。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