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超然中学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
    A. / 紫嫣红 帖 / 钟灵实 / B. 学 / 绰有余 积 / 伤痕头 / C. 庇 / 绿树成 道 / 街头尾 五 / 下 D. 候 / 机而动 致 / 味索然 开 /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敷衍 蹩进 黏土 鬼鬼崇崇 B. 谥号 缙绅 笑靥 钿头云篦 C. 驰骋 帐簿 惬意 浅尝辄止 D. 噩梦 璀璨 婆娑 九宵云外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
    ①《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________为目的开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国际油价近日连破新高,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难      
    A. 赢利 祛除 琢磨    B. 营利 祛除 捉摸 C. 赢利 驱除 捉摸    D. 营利 驱除 琢磨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对那些赶时间上班或有急事的违规者来说,罚十元钱对其,而一二十分钟的“文明接力”却会让其得到一个深刻教训。
    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
     本届影展表现出参赛者对民俗摄影的深刻理解,参赛作品的题材从日常生活习俗、人物服饰到节庆活动应有尽有,真是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近几十年中,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红利,快速提高了城镇居民收入,但也面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B. 为了解救楼市,不仅中央政府从财税、信贷、公积金等相关政策出发,鼓励改善性需求入市,而且还通过住房保障货币化安置以加快商品房库存消化。 C. 宋代以后许多擅长治印的画家,往往又是诗人、书法家,他们将画印诗书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为中国画基本特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观众认为电影《狼图腾》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是让狼成为主角,缺乏对图腾的诠释、阐发和张扬,没有强化精神层面的升华所导致的。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部在3月份启动了《青春·使命》学先进促成长活动,组织青年干部深入挖掘、发现、整理、宣传文化战线各时期的先进典型。 B. 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C.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象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D. 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孟浩然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实的写照。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元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分表、书、世家、列传四部分。《鸿门宴》选自《项羽世家》。
    B.《拿来主义》选自鲁迅《且介亭杂文》,指出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关键。
    C.《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是作者在巴黎大学的对话课上,有礼有节、争锋相对地回击了教授的故意刁难,赢得了教授和同学们的尊重。
    D.《故乡的榕树》是作者通过回忆故乡榕树下的童年生活而抒发思乡之情的散文,作者写此文时在异乡,但故乡的事时时在脑海中浮现,离乡愈远愈久,思念愈切愈深。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和学问。 B. 《我的母亲》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都江堰》的作者是当代作家余秋雨。 C.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这三位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 D.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空气质量优劣与人们健康生活息息相关,                               
                                  
    ①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PM2.5等悬浮颗粒及有害气体影响人们的呼吸道健康,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② 并且在城市中污染物不易扩散    
    ③ 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下滑
    ④ 进一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性
    ⑤ 给人们的出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⑥ 雾霾天气大大降低空气能见度,影响交通
    A. ①④⑥②⑤③           B. ①⑥②④③⑤ C. ③⑤②①⑥④           D. ③⑤⑥①②④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面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是(  )
    南园十三首(其六)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注:作者辞官回到福昌昌谷后,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
    A. 首句中的“雕虫”指的是写作文章时的“雕虫小技”,“老”有终老纸笔之意。 B. 第二句的意思是残月低照檐前,映照在张挂帘前的玉弓上。 C. “辽海”指的是当时的东北边境,“哭秋风”不是一般的悲秋,而是感时伤世的文士之悲。 D. 全文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郁之情,反映了愿意弃文就武、为国效力的伟大抱负。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易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话语中国的自我塑造与出场
      建构中国话语,其终极目标在于“话语中国”的出场。 所谓话语中国,指的是由话语塑造的“中国形象”,或者说,隐匿在话语中的“中国图像”。话语中国是相对于地理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而言的, 它所象征的是当代中国的世界意义,是标识中国“身份自我”的文化符号。
      话语中国依赖中国话语塑造自己、成就自己,为自己的合法性提供辩护和论证。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大都不是用双脚丈量出来的,也不是用眼睛观察得来的,而是由西方话语塑造的。最新的调查显示,当代国际受众借助于西方媒体了解中国的信息获取率高达68%,仅有22%的受众从中国媒体了解中国。这表明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主要源于“他塑”而非“自塑”,中国失去了自我显现的能力。西方话语描绘的“中国图像”从材料的选择到叙事的结构,从分析的框架到思维的逻辑,从概念的选取到观点的安排,无不充斥着西方观念、标准和立场。以空间性代替了历史时间上的深度,以平面性代替了立体性,以想象和臆测代替了细致的考察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一个“被拼凑”的虚拟形象。这都已经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巨大障碍,
      话语中国是一个宏大的建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客观地说,作为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无与伦比的大国,离开了“中国话语”的中介,要准确地勾勒出“中国形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西方话语塑造的中国形象,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性”的缺席和“西方性”的附着。
      话语中国的出场,构成当代中国“最硬”的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硬的“软实力”其实更为根本。当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国话语就能够左右主导世界性问题的讨论,能够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给出中国的方案。事实上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发展优势必然会走向话语优势,各国在世界性问题的讨论中将会越来越注意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在解决人类共同性问题的过程中将会越来越关注来自中国的建议,在破解世界性发展难题的困境中将会越来越尊重中国给出的方案。
      话语中国的出场,意味着我们在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独立、自强与自信。一个民族国家对“自我”身份的体认,主要是通过其独特的话语塑造的“民族形象”,这才是象征“我是谁”的身份密码。一个缺乏话语支撑的国家充其量只是一个“失魂落魄”的空心国家。“中国图像”如果不是由中国自身的话语所塑造,那么,这个图像就是模糊的,中国就无法在貌似趋同化的世界大背景下清晰地界定“我是谁”,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就无法坚守“自我”的独特特性。
      因此,话语中国的实质性出场,深层意义在于,它是中华民族保持“精神基因”纯正性的关键一招,是中国确立精神自我、界定身份密码的不二选择,是中国立于世界并在道德制高点上赢得世界尊重的重要法宝。客观地说,中国的现代化貌似“很西方”,实际上却“非常中国”,因为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话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现代性。
      当然,话语中国的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许我们的目标仍然在很远处,但至少我们已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1)下列关于“话语中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话语中国,是隐匿在话语中的“中国图像”,也就是由话语塑造的中国形象,它依赖中国话语塑造自己、成就自己。
    B.话语中国的建构这个目标或许依然遥远,因为在时间上非一朝一日的事情,在内容上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图像上必然是模糊的。
    C.话语中国是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借助中国话语给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全面的中国图像。
    D.话语中国是相比较于地理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而言,是标志中国身份自我的文化符号,它象征着当代中国的世界意义。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全部都是由西方话语塑造的,主要源于“他塑”,“他塑”的“中国形象”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性”的缺席和“西方性”的附着。
    B.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是通过其独特的话语来塑造民族形象,来体现国家民族的精神内核,话语中国的出场,构成当代中国“最硬”的软实力。
    C.话语中国的出场,意味着中国在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独立、自强与自信,其意义之一于中华民族保持“精神基因”的纯正性。
    D.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的大国,如果用西方话语塑造中国形象,就会以空间性代替
    历史时间上的深度,以平面性代替立体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的话语框架,分析范式和思维逻辑,充斥着西方的观念、标准和立场,这种“他塑”式话语模式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巨大障碍。
    B.在当代,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靠西方媒体获得信息,中国性缺席,导致当代大多国际受众眼中的中国成为一个“被拼凑”的虚拟形象。
    C.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基因,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话语,因此我们书写了只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从而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D.中国若有话语优势,中国在有关世界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发出的声音、提议的建议和方案将会得到世界的重视。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武松兄弟为何一高一矮
    ①景阳冈上打老虎的武松,是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汉。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似有千百斤力气,一只斑斓猛虎,竟然被他赤手空拳地打死了。可他的亲哥哥武大郎,却身不满五尺,只有武松的一半多点儿,且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因此人们都称他为“三寸丁谷树皮”。同是一母所生,为什么这两个亲兄弟的身高竟如此悬殊呢?
    ②人体里有两类腺体,一类是有管道的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这些腺体产生的物质,如汗液、唾液、胃液、肠液等均通过导管排放出来。另一类是无管道腺体,即内分泌腺。影响人的身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关系。
    ③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脑垂体等。它们能分泌激素(即“荷尔蒙”),这些激素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有一丁点儿进入血液,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同的激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人体身高有关的激素主要是由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
    ④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长不大,矮小且不成熟。性腺对男女青春期的影响很大,那时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长。脑垂体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它分泌的多种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与人体身高关系极大。要是它们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这就叫内分泌失调。分泌过多,就会长成巨人;分泌过少,就成为侏儒。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⑤生长激素是怎样促进人体长高的呢?美国的两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研究后认为,生长激素对骨骼并无直接作用,它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并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产生生长因子,再通过生长因子来促进生长。要是儿童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人就长不高。
    ⑥人的身高也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通常比黄种人高。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遗传的因素,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也高。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英国有份调查材料说,45%的身材矮小儿童是由遗传造成的。1995年,有位中国学者调查了50对一起无恙长大的双胞胎的身高,异卵双胎的平均相差4.4厘米,而同卵双胎的平均只差1.7厘米。显然,这是因为同卵双胎遗传基因完全一致的缘故。
    (1)关于人体身高的影响因素,下列哪一项是没有起作用的(  )
    有管道的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
    无管道腺体,即内分泌腺
    肝脏等组织
    父母遗传的因素
    (2)关于武大郎身材矮小的原因,以下表述属于不可能的因素是(  )
    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对青春期的影响很大的性腺分泌较少。
    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父母遗传的因素。
    (3)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长高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生长激素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然后就产生生长因子。
    生长激素分泌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
    生长激素是先通过生长因子,然后再对骨骼起直接作用。
    D.如果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人就长不高。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扶而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既今之僳然在墓者也。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脏而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者,甚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荚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
    (1)下列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敛财以送其行: 同“资”,资财,钱财
    B.扶而之: 使动用法,使......倒下
    C.安能豪杰之流: 委屈,屈身
    D.既而以吴民之请于朝: 发动暴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缇骑按剑前 人非生知之者
    B.佯狂不知所者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 不能容远近 复得见将军
    D.吾社之行士先者 若属皆且所虏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人皆得以隶使之”中的“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邓骘其才 B.匹夫之有于社稷也
    C.常以身蔽沛公 D.沛公欲关中
    (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苏州人民敢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是(  )
    ①众不能堪,扶而仆之②厉声以呵③噪而相逐 ④以吴民之乱请于朝⑤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⑥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3分)
    (1)别有幽愁暗恨生,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3)                  ,大礼不辞小让。
    (4)爱而不见,              
    (5)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有几处错误,请指出4处并改正。(4分)
    征稿启事
    因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语文,本部准备出版《语文学习园地》专刊。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稿件内容按本部要求写。文体不限,每篇最好不超过1000字。希望在本月24日以前投入本校征稿箱。
                 1994年5月2日
              前进中学《语文学习园地》编辑部
    指出并改正: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3分)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美国一名男子因下雨天打伞遭遇的麻烦而突发灵感,发明出一种新型雨伞,可以帮助双手完全“解放”出来,同时防止伞因风大而被吹翻。发明者将它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款不用手撑的雨伞。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种雨伞名为“Nubrella”,发明者艾伦•考夫曼现年45岁,曾经是一名职业网球手。这种雨伞打开成半球形,里面装有背带,使用时将背带套在肩膀上即可固定。只需轻按一个按键,雨伞就会自动打开。这种新型伞用尼龙和铝合金制成,其前端伞面采用热塑性聚氨酯为材料,重约1.2公斤,售价30英镑(约合59美元)。除挡雨外,这种防风的新型雨伞同时具有保暖功能。考夫曼说,虽然戴上这种新型雨伞会让人们的形象看上去“不佳”,但“当你在一个糟糕的天气外出,不会有许多人注意你的形象”。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活着 余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有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是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有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知道他们都在笑我,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1)文章以老人讲述自身经历的方式成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3分)
    (3)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4)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5)“活着”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一直相信我师父李雪健的一句话:演戏就像爬山,不要以为你爬上一座山就到达了终点,只有你爬到下一座山,你才明白以前那座山只是起点而已。  
    ——演员黄海波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