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三册 综合测试 单元测试卷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 桑(cāng)    祷(qǐ)    包(zhā)  然(zhòu) B. ( shà)    拾(zhé)    异(chà)  萧(sè) C. 漫(mí)    大(ruò)    道(yǒng)  缩(zhòu) D. 郁(fù)    误(dān)    丧(jǔ)  妒( jì)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①的方式,带领我们②于知识的海洋;③时,她时而与我们④,时而对我们语重心长。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⑤,一直⑥在我们的心中。
    A. ①③④ B. ③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②⑤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①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夂为人所________。
    ②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本市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③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爱的嫩芽是细弱的,________长起来的时候,它________强大无比,所以必须精心呵护。
    A. 传颂  应付  只要  就
    C.传颂  应对  只要  就
    C. 传颂  应对  只要  就
    B.传诵  应付  只有  才
    D. 传诵  应对  只有  才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这是最后一片叶子。”琼西说道:“我以为它昨晚一定会落掉的。” B. 我已经爱过,恨过,笑过,哭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 C. 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 D. 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往往过分吸收外来词,这些充满洋气和怪味的名称,只能让人笑大方。 B. 诸葛亮在某些方面却不能审时度势,用人往往 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 D. 暴雨如注,满路稀泥,汽车无法行走,他们就,跋涉了一个小时赶到水库。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今年,冰箱厂产品的质量、数量都有所增加。 B. 秋天的济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 列宁有非常渊博的知识和经验。 D. 许多同学昨天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谈。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①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②题材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
    ③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
    ④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
    ⑤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A. ③①⑤④② B. ③④②①⑤ C. ②①⑤④③ D. ①④⑤③②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曹禺的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 B.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 C.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并且是一部五幕话剧。 D. 曹禺除了《雷雨》和《日出》这两部话剧,还有《原野》《北京人》《王昭君》等剧本。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 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 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 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游终南山
    孟  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注】①景:日光。
    A. 这首诗写游终南山的所见所感,诗人从大处落笔,抓住景物特征写感受,虽有夸张之语却给人真切之感。 B. 三、四两句通过写山中“夜留景”与“昼未明”这样不同寻常的独特景象,极言终南山峰高谷深。 C. 五、六两句由山及人,其中“险”与“平”互为反义,以“路险”作反衬,突出了人的心地平坦。 D. 结尾两句紧承七、八两句而来,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借读书以追名逐利的现实生活的厌恶。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易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绘画之用
    丰子恺
    从前日本有一个名画家,画一幅立轴,定价洋六十元,画中只有疏朗朗三粒豆。有一个商人看见了,惊叹道:“一粒豆值洋二十元!?”
    在展览会中,如果有人问我:“绘画到底有什么用?”我准拟答复他说:“绘画是无用的。”“无用的东西!画家何苦画?展览会何苦开?”“纯正的绘画一定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纯正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
    普通所见的画,种类甚多:纪念厅里的总理遗像也是画,教室里的博物挂图也是画,地理教科书中的名胜图也是画,马路周边的墙壁上的广告图也是画。然而这种都不是纯正的绘画。展览会里的才是纯正的美术的绘画。为什么呢?就因为前者是“有用”的,后者是“无用”的。
    纪念厅里有总理遗像,展览会里也有人物画。但前者是保留孙中山先生的遗容,以供后人瞻仰的,后者并无这种目的,且不必标明是何人。博物挂图中有梅花图,吴昌硕的立幅中也有梅花图。然前者是对学生说明梅花有几个瓣,几个雄蕊与雌蕊的,而吴昌硕并不是博物教师。地理教科书中有西湖的风景图,油画中也有西湖的风景图。但前者是表明西湖的实景,使没有到过杭州的人可以窥见西湖风景的一斑,后者并不是冒充西湖的照片。马路周边的墙上的广告画中有香烟罐、啤酒瓶,展览会里的静物画中也有香烟罐、啤酒瓶。但前者的目的是要诱人去买后者并不想为香烟公司及酿造厂推广销路。大厦堂前的立幅,试问有什么实用?诸君手中的扇子上画了花,难道会多一点凉风?展览会里的作品,都是这类无目的的、无用的绘画。—无用的绘画,才是真正的美术的绘画
    因为真正的美术的绘画,其本质是“美”的。美是感情的,不是知识的;是欣赏的,不是实用的。所以画家但求表现其在人生自然中所发现的美,不是教人一种知识;看画的人,也只要用感情去欣赏其美,不可用知识去探究其实用。真的绘画,除了表现与欣赏之外,没有别的实际的目的。前述四种实例:遗像、博物图、名胜图、广告画,都是实用的,或说明的。换言之,都是为了种实际的目的而画的。所以这种都是实用图,都不是美术的绘画。但我的意思,并非说实用图都没有价值,我只是说,实用图与美术的绘画性质完全不同。看惯实用图的人,一旦走进展览会里,慎勿仍用知识探究的态度去看美的绘画。不然,就不免做出“一粒豆值洋二十元”的笑柄来。美术的绘画虽然无用(详言之,非实用,或无直接的用处),但其在人生的效果,比较起有用的(详言之,实用的,或直接有用的)图画来,伟大得多。
    人类倘若没有了感情,世界将变成何等机械、冷酷而荒凉的生存竞争的战场!世界倘没有了美术,人生将何等寂寥而枯燥!美术是感情的产物,是人生的慰安。它能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
    所以说,真的绘画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真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便是绘画的大用。
    (选自《人间情味》
    (1)下列关于“真正的美术的绘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真正的美术的绘画”,是画家力求通过绘画来表现他在人生自然中所发现的美的绘画,其本质是“美”的。
    B.“真正的美术的绘画”,是除了表现与欣赏之外,一般不再有别的实际的目的的绘画,是无用的绘画。
    C.“真正的美术的绘画”,不同于那些为了一种实际的目的而画的绘画,也不同于直接有用的绘画。
    D.“真正的美术的绘画”,在人生的效果方面,比那些有用的绘画伟大得多,它能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
    (2)下列对于“绘画之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用的绘画不是真正的绘画,无用的绘画才是真正的美术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
    B.那种对学生说明梅花有几个瓣,几个雄蕊与雌蕊的绘画,就是“有用”的绘画。
    C.教科书中的西湖的风景图,画有香烟罐、啤酒瓶的静物画,都是“有用”的绘画。
    D.日本画家的立轴、大厦堂前的立幅、画了花的扇子,都是“无用”的绘画。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普通所见的画一共包括四种:纪念厅里的总理遗像,教室里的博物挂图,地理教科书中的名胜图,马路周边的墙壁上的广告图。
    B.吴昌硕虽然不是博物教师,但他所画的立幅中的梅花图,也同样能向学生介绍梅花有几个瓣,几个雄蕊与雌蕊的相关科学知识。
    C.对于画家来说,但求表现其在人生自然中所发现的美,而对于看画的人来说,不仅要用感情去欣赏其美,还要讲求其实用性。
    D.真正的美术的绘画是感情的产物,是人生的慰安,它可以使充满机械、冷酷而荒凉的生存竞争的生活变得不再寂寥和枯燥。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体有一整套强大而完备的免疫系统,产生多种多样的淋巴素、免疫球蛋白,用以消灭侵入机体的病菌、病毒,吞噬癌细胞。只要充分地将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调动出来,病魔就无法逞凶。疫苗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生产的。将致病的生物减毒后,注射入人体,让人体将当作假想敌,调动出人体的各种免疫大军同它作战。一旦真的致病生物侵入人体,经过实践训练的免疫大军就能不费吹灰之力,一举聚歼之。在牛身上减了毒的天花病毒,种到人身上,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学会对付天花病毒,从而制服了天花。我国制成的麻疹减毒疫苗,也是将麻疹病毒减毒后制成的。儿童注射了这种疫苗可获得对麻疹的自动性免疫。
    然而,有些疫苗的制造是很困难的,一些至今仍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等,还没有研究出预防的疫苗来。而且,需要用大量的牛、羊、兔等牲畜来培养。于是,生物工程师们开始进行用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各种疫苗的研制。他们发现,教会机体免疫系统对付病毒等致病生物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包裹在病毒外面的一层蛋白质。只要把与合成这种蛋白质对应的基因搞清楚,并合成这种基因,把这种基因插入细菌体内的生命“天书”中,就能让细菌大量生产价廉质高无副作用的疫苗。
    我国科学家在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乙型肝炎疫苗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将合成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插入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生命“天书”中,用这两种人菌杂种生产出乙肝疫苗,并迅速投入工业化生产。如今,曾威胁过我国1亿人生命的乙肝,由于我国青少年广泛使用乙肝疫苗,已被征服,不再可能施虐人类了。乙肝疫苗基因工程技术的成功表明,不仅现在的所有疫苗都可以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而且,现行各种疫苗制造方法无法制造的病毒疫苗,其制造也不再成为难题。更为重要的是,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疫苗非常安全,不会给人类带来危险。
    (1)第一段中加点的“之”是指
    A.致病的生物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
    C.减毒后的致病生物
    D.病毒表面抗原基因
    (2)下列对疫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疫苗就是淋巴素和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可以消灭侵入机体的病菌和病毒。
    B.儿童注射麻疹减毒疫苗后,可获得对麻疹的自动性免疫。
    C.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制造乙肝疫苗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的疫苗,不会给人类带来危险。
    (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正确的是
    A.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B.按照时间顺序对疫苗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
    C.在内容上侧重于介绍疫苗对疾病预防的作用。
    D.基因工程技术不是研制疫苗的唯一方法。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易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选自《报任安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不韦蜀,世传《吕览》   迁徙
    B.不可记                 尽
    C.其成败兴坏之纪         稽查
    D.则仆偿前辱之           职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古富贵而名摩灭          吾妻之美我,私我也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    子之独笑,何?
    C.近自托无能之辞          青,取之于蓝,而青
    D.退而论书策,舒其愤      作《师说》贻之
    (3)下列句子中,与“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句式相同的是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不吾知也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列举了文王、仲尼、屈原等人的事迹,意在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
    B.介绍《史记》的写作宗旨,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C.即使受到残酷的刑罚,作者也毫无愠色,继续奋笔疾书,这种在逆境中忍辱图强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D.作者对余生的看法是无脸见人,痛苦至极,因此想隐退山林,顺从世俗而行事。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________________。
    (2)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
    (4)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5)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难

    15 . 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文体的不得体之处并修改。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6 .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三个语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岀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概述本文记叙的中心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泪”在文中出现了多次,说说妈妈流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画线句中母亲为什么会有一种“喜悦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处,母亲为何悲喜交加?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请发挥想象把孩子未说完的话续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作文 难易度:易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经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
    请以“从此,我不再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角度;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700字;⑤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