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三册 第七单元测试卷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 桑(cāng)    祷(qǐ)    包(zhā)  然(zhòu) B. ( shà)    拾(zhé)    异(chà)  萧(sè) C. 漫(mí)    大(ruò)    道(yǒng)  缩(zhòu) D. 郁(fù)    误(dān)    丧(jǔ)  妒( jì)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你这么只凭义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B.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距。 C. 你这种混账东西。 D. 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①我国在________ 冾炼优质合金钢的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了很大的进展
    ②春天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灵巧地________ 着轻盈的翅膀。
    ③________ 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________ 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 探索  煽动  即使  也 B. 摸索  扇动  即使  也 C. 探索  扇动  尽管  但 D. 摸索  煽动  尽管  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不重要? B. 以我来说,从连环图画《西游记》到《红楼梦》;从郁达夫到屠格涅夫;从徐志摩到吉辛;从新月派的诗到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 C. 你读过“金缕曲”吧,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 D.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说不是一条真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往往过分吸收外来词,这些充满洋气和怪味的名称,只能让人笑大方。 B. 诸葛亮在某些方面却不能审时度势,用人往往 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 D. 暴雨如注,满路稀泥,汽车无法行走,他们就,跋涉了一个小时赶到水库。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英雄们可歌可泣的壮举,猛烈地拨动着观众们的心弦,在感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 在男子58公斤级比赛中,济南选手击败对手获得冠军并取得金牌。 C. 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 D. 空中飘来一丝优雅的琴音,那跳动的音符在我的耳畔浮现回荡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下列对文中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A. 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比喻) B. 他大声说:“我真盼望这是一场梦,但愿我根本没有把它钓上来。”(比喻) C.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比拟) D. 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夸张)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 B.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C.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喜剧 D. 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 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 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病后登快哉亭
    贺  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黄华:菊花。
    A. 首联“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 B. 颔联言近意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 C. 颈联虚写,说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草儿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自然。 D. 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民间文化中的生态观
    王文超
    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青山绿水,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失去了青山绿水,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就失去了依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如在先秦古籍《山海经》(包含神话、地理、物产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所震惊。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
    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不仅在《博物志》《述异记》等历代文献中得以记载,而且在世代民众生活中实践传承。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敬畏在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
    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美学。风水便是一例,它既能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又对民众寻求生存空间、布置生活格局产生实际作用。姑且不谈风水的科学性,就其知识受众而言,风水通常被动地与个人运势、家庭盛衰和宗族繁衍相关联,在古代社会,甚至被认为会影响帝国兴亡,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风水的选定、维系与改变。这种宇宙观念及现实需求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营造风水环境,试图通过栽树遮蔽、引水通渠等具体操作办法,去争取风水宝地,有些村落及宗族之间甚至因为“争风水、护风水”产生了激烈的社会冲突。无疑,人们对风水的迷信,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当然,风水实践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清代湖南宁远,境内有舜帝陵,正是由于当地民众囿于风水观念,当地丰富的钢矿资源才没有遭到过度开采和破坏;东北长白山,因“龙兴圣地”被列入皇家禁地,从而保护了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风水实践,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民众主动争取和自然世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的外在表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客观上形塑了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营造了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在民众的乡愁记忆和口头叙事中,我们还能发现生态环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人离开故土,走进城市,住进楼房,但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最割舍不下的经常是乡间的那棵古树、村头的那口老井,抑或是环抱村庄的那条小河
    (选自王文超《民间文化中的生态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人们对善灵瑞兽的想象所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给予人类走向自然的合法性;人们对怪力乱神的想象则产生了负面影响
    B.日本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相互独立又互为依存且代表人类生活空间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C.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宇宙观念的风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望,其科学方面的贡献值得肯定。
    D.人类敬畏自然,对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对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海经》内容广博,描写了辽阔的神州大地,丰饶的物产,以及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反映了先民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
    B.作为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交汇点,乡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在生活中的实践传承。
    C.如果没有风水实践,清代湖南宁远的铜矿和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恐怕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D.古树、老井、小河等标志性的乡土环境成为离开故土的民众精神世界的核心,这说明乡村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以守住青山绿水为立论前提,运用举例等论证方法,逐层分析。
    B.文章提及因风水而产生的社会冲突,是为了论证迷信风水产生的消极作用。
    C.文章第四、五段论述民众对生活空间的叙述、表达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D.文章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将生态问题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视角独特。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数据时代的健康革命,在技术形态上,取决于数字化人体基础上的精准医学模式的建立。无线传感器、大数据与基因组学的结合是其先锋。这种医学道德形态的重构凸显了三大伦理道德难题。
    第一,个人隐私及安全问题。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医疗行业面临保护信息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双重困扰。安全隐患和隐私风险之一,是员工使用自带移动设备连接医疗系统的IT基础设施所带来的风险,这是恶意软件侵入的最薄弱环节,被称为医疗领域的“自带设备”难题。此外,还面临医疗大数据或精准医学模式自身带来的问题,比如医疗设备或监控器的数据失窃问题等。与此同时,医院利用数据平台收集和分析某患者的敏感信息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政府机构和企业对个人健康信息进行收集、监控和分析处理是否符合隐私规则?
    第二,数据的真实可靠问题。如何防范数据失信或失真是数据共享遭遇的基准层面的伦理挑战。建立在数字化人体基础上的医疗技术实践,其本身就预设了一条不可突破的道德底线由于人体及其健康状态以数字化的形式被记录、存储和传播,因此形成了与实体人相对应的镜像人或数字人。失信或失真的数据,导致被预设为可信的精准医疗变得不可信。如何治理或防范数据失信或失真,是数字化时代数据共享面临的一种伦理挑战,它构成大数据时代生命医学伦理学的重大课题
    第三,数字鸿沟或价值鸿沟带来的挑战。目前,应用和知识方面的鸿沟正在缩小,价值鸿沟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提示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数字化健康革命带来的价值观变革。只有缩小价值鸿沟,使人们认识到,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学基础上的个人健康革命,是一种将个体与总体进行融合的医学变革,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之中。这个医学变革所蕴含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道德形态,展现了数字化时代健康革命的价值核心。
    大数据、基因组学、移动医疗和精准医学的基本原理,是连通最小行动者和最大数据计算之总体,这是现代医疗技术在大数据时代展现的伦理特质。大数据对个人和集体相互关系的重新定位无论对个人还是集体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它提供了在一个日益个体化的现代社会,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的结合方式,迫使个人重新思考集体性或总体性价值的时代意蕴。
    (选自《大数据时代生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方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医疗领域的“自带设备”难题是指医疗设备或监控器的数据失窃问题。
    B.镜像人、数字人的出现,使得数字化时代数据共享直面一种伦理挑战。
    C.数字化时代下健康革命的价值核心,就是让病人真正成为医学的中心。
    D.现代医疗技术的伦理特质,展现在大数据、基因组学、移动医疗等方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数据时代健康革命技术上的首要任务是无线传感器、大数据与基因组学的结合。
    B.应用和知识方面的鸿沟在缩小,而价值鸿沟越来越突出,二者呈反比例关系。
    C.要想让更多人参与到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之中,就一定要缩小价值鸿沟。
    D.个人要重新思考集体性或总体性价值的时代意蕴,是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要求。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医学道德形态建构所凸显的伦理道德难题,引起人们的思考。
    B.文章列举了医疗行业安全隐患和隐私风险等方面的问题,突出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C.文章在论证数据的真实可靠问题时,说理严密,逻辑清晰,有层次,有理论性。
    D.在总结中心之后,文章最后又补充强调了背景,即大数据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难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A)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B)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C)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D)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徼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上与群臣论盗    禁止
    B.朕当奢省费      去除
    C.是数年之后      从
    D.民以奉君        立刻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
    A.民之所以为盗     客之美我
    B.犹割肉充腹       吾一日长乎尔
    C.君富国亡       学不思则罔
    D.夫欲盛费广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是
    A.或者请求太宗使用严刑来禁盗。
    B.百姓去做盗贼的原因,是由于赋税繁重。
    C.因此人君的祸患,不是来自外部,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D.人君的欲望炽盛耗费就大,耗费大赋税就重。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B.自唐太宗谈论防盜问题几年后,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C.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盜。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
    (1)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
    (3)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是夕阳中的新娘。
    (5)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下面是大学毕业生王志的一封自荐书,请指出其格式和内容上的3处错误。
    自荐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真诚地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自荐材料。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铸就了我的自信。大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更加提高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修养!实习后,每一次的实践活动,我都尽最大努力去对待它,它使我具备了吃苦耐劳、坚定自信、乐于助人的精神,也使我具备了协调关系、整合资源的能力。请您给我一个机会,蓄势而后发的我会还您一个惊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致
    敬礼!
    2021年7月1日
    自荐人:王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请根据语境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读一本书,如同结交了一位益友,寻得了一位良师。读《老人与海》,我明白了什么是顽
    强不屈,敢于和命运抗争的铮铮铁骨;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认识自我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晢亼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拋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己,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禿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矢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饕餮般地暴食暴饮的习惯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见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岀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晩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有删改)
    (1)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赛艾姆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
    你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700字;⑤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