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潍坊市工业学校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 (fú) 那(chà) 为虎作(chāng) B. 杂(chān) 台词(qián) 提纲领(qiè) C. 蔑(wǔ) 日子(ái) 模两可(lèng) D. (kē) 书机(dìng) 百折不(náo)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缉拿 度假村 见风使舵 B. 蛰伏 明信片 罄竹难书 C. 坐落 金刚钻 安然无恙 D. 松弛 水笼头 出类拔萃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这位发言人_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全面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 庄重 演练 引导 B. 郑重 演示 引导 C. 庄重 演示 导致 D. 郑重 演练 导致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我不知道是谁的挂号信退回来了?”张师傅说。 B.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C. 版画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如木板、石板、钢板等)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 D. 中国的年俗:如剪窗花呀、贴春联呀、放鞭炮呀……每一项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庚子年夏至,一场“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奇特景象 ,吸引观者无数。 B. 测量珠峰的所有装备无需脱手套即可一健操作,科技底气让“攀登者”更加 C. 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沿海沿边特色浓郁,游客,在此寻幽探秘。 D. 顺境和逆境都是人生常态,不因成功而,也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此之谓智。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目前,5G 基站太少,5G 服务常出现网络信号不稳定、覆盖范围小,网络接入困难、信号质量差。 B.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C. 为了有效防止流感病毒的泛滥和滋生,我们应做到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D. 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对实施到 2020 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轻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 ④① B. ②③ C. ②① D. ④③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诗句中,没有提及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加点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这是您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老人家就行了。 B. 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您。 C. 我们家家教很严,常常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都要清清白白做人。 D. 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A. 诗题中的“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抒发内心的郁愤之情。 B. “中原北望气如山”意谓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C. “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许”意即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物。 D. “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指可以相比。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让职业教育铸造更多的大国工匠
    近日,一组数据让职业教育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教育部长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报告,我国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从就业率来看,职校生已经成为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加抢手的热门人才。
    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社会也逐渐扭转了读职校“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这既为广大“蓝领”赢得更多尊严,同时也验证了职业教育的一般发展规律,那就是:职业教育要推动劳动者自身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断产生,也将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座。
    也要看到,职业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领域的软肋。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还普遍存在。寒假期间,浙江海盐某中学向学生群发短信,提醒“不要和职高生混”。这虽然是个案,但也反映出社会观念的滞后和少数教育者的偏见。职业教育要想找到自己的蓝海,需要通过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在黑板上耕田”“在课本上开机器”,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就不会有春天;只有站在田埂上、守在机床旁、蹲在车间里,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精准对接社会发展用工需求,才能为职业教育赢得应有尊重。
    在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的今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更加精准。春节过后,广州某制衣厂日工资400元招工遭受冷遇;福建泉州某工艺品公司月薪4000元并包住宿,也鲜有人问津;与此同时,四川成都不少“火锅厨师”却过剩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折射出我国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也在拷问职业教育的精准性。尤其在今年去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不能缺位。通过创新农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式,促进下岗工人走进职业教育课堂等方式,有助于培厚人力资本的土壤,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实践的精准结合。
    打造“职教升级版”,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也是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这同样是其他国家正在采取的做法。比如,去年,日本文部省决定关停一些院校文科专业,侧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2014年,我国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正是为了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人才和技术竞争优势。为了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适应“机器换人”催生的人才需求,各地已开始迅速部署。如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校推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沈阳中德新松职业教育集团并购了有百年历史的德国陶特洛夫职业培训学院等等。顶层设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当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环环相扣,高质量技术人才输送的途径就会更加畅通。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相信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一定会开遍原野,让更多的“大国工匠”,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筑基。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报告,我国中职和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上升,职校生已经成为比高校毕业生更加抢手的热门人才。
    B.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上,职业教育也将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人才基座。
    C.我国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滞后,职业教育的精准性也不足,这直接造成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
    D.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我国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浙江海盐某中学“不要和职高生混”的群发短信反映出社会观念的滞后和教育者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普遍存在。
    B.职业教育只有“在黑板上耕田”“在课本上开机器”,精准对接社会发展用工需求,才能赢得应有尊重。
    C.春节过后,广州某制衣厂日工资400元招工受冷遇,而四川成都不少“火锅厨师”却过剩的现象,折射出我国职业教育精准性的不足。
    D.只有让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花”开遍原野,有更多的“大国工匠”产生,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才能深入推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面不属于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问题的一项是(  )
    A.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职业教育理念,通过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
    B.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广大“蓝领”赢得了更多尊严。
    C.通过改革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精准性,才能为之赢得应有尊重。
    D.打造“职教升级版”,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国际人才竞争、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自身发展的用人需求。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二)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艺术家在曲阜想向路边的老大娘问路,于是先客气地打了个招呼:“大娘,您吃饭了吗?”大娘回答说:“食久矣。”艺术家不禁感慨万分:曲阜真不愧是孔圣人的故乡,连老太太说话都是先秦古汉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方言,则为语言的艺术锦上添花。文康用北京话写的《儿女英雄传》,邹必显用扬州话写的《飞砣子传》,韩子云用苏州话写的《海上花列传》……都是小说作品中的奇葩。而江苏昆曲、苏州评弹、安徽黄梅戏、京韵大鼓、闽南南音、客家山歌、陕北民歌、山东梆子、东北二人转……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以方言来表现的艺术形式。如果没有方言,则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无怪乎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曾言道:“方言式微,文化遗产保护将成空中楼阁。”
    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方言的确日渐式微,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方言资源流失”现象。浙江金华市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6岁到14岁孩子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普通话,但52%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同样,福州的很多中小学生不会说福州方言,甚至同一家庭内的成员之间都互讲普通话,这引起了老一代福州人的忧虑,以至于福州市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实行“双语”制度,争取把福州话列入国家保护工程。上海的沪语专家也对上海方言的现状忧心忡忡:年轻一代对上海话相对疏离,上海话中有特色的、在普通话中没有的70多个单音动词已在如今的年轻人口中绝迹……罗素曾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参差多态的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承载者,方言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缩减。
    事实上,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二者并不矛盾,国家语委的负责人也多次强调:“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只是方言作为弱势语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交通的发展、大规模移民的流动、影音媒体的传播,逐渐向中心城市趋同,向强势文化靠拢,从而语言环境日益缩小。好在从2008年10月起,国家语委展开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计划调查、收集并保存当代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实态、有声语料,录制“原汁原味”的声音,比如苏州方言已于第一批录音存入了国家数据库。当然,方言最根本的归宿,是民间,而不是博物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言式微,使一些以方言为艺术表现形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极大影响。
    B.参差多态的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承载者,方言的消失,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消失。
    C.浙江金华市做过的调查表明,在6岁到14岁孩子中,有52%不会说方言,是方言式微造成的。
    D.罗素的“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说明了罗素对语言多样性的推崇,也说明了方言式微的危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语委的负责人多次强调,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不是要禁止和消灭方言。
    B.“国家语委展开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切实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了“方言式微”的问题。
    C.方言随着城市化的进行,正在逐渐向中心城市趋同,向强势文化靠拢,语言环境日益缩小。
    D.我们挽救方言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多样化,不是仅仅做几盒录音存放起来,而是要保存在民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所讲的故事,说明了曲阜文化氛围浓厚,同时引出下文对方言的论述。
    B.我们不能为了响应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就在同一家庭内的成员间都互讲普通话,那样会造成方言的消逝。
    C.“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方言,则为语言的艺术锦上添花”一句说明了方言在语言大家庭里的重要地位,是不可缺少的。
    D.现代交通的发展、大规模移民的流动等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方言的发展形势越来越严峻。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劝学》)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假舆马者,非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也 水:游水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 一:专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
    B.假舟楫,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輮使之然也
    C.知明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 积水成渊,蛟龙生
    (3)下列句子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一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马之千里者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文段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3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4)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5)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某职业中学电子专业2017级6班王华同学患病住院,但家庭贫困的他需要一笔不菲的治疗费,学校组织全校师生献爱心。2019年4月26日,物流专业2017级8班的全体同学共捐了人民币560元,交给了校团委。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一张收条。(3分)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仿照下面例句的形式写两个句子。(4分)
    例句: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⑴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⑵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⑶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⑷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⑸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⑹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⑺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⑻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⑼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⑽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忙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⑾长叹一声。吃药吧,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⑿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叠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⒀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⒁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⒂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⒃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⒄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⒅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⒆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⒇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1)请结合文章说说标题“天使的礼物”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2分)
    (2)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味杂陈。(3分)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痴痴”的意思? 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4分)
    (4)文中多处出现的“找到了吗?”“找到了!”这两句话分别表现了问话人和母子怎样的心理?(3分)
    (5)一个小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谈。(3分)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只蜜蜂与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他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子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他可以垫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路。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当别人跟着感觉走,最求所谓的潇洒,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做点事;当别人对整个世界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时,你却能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出一番事业。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7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