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青州三中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 濡养(rú) 蓊郁(wēng) 袅绕(niǎo) 气氛(fēn) B. 端睨(nì) 抚恤(xù) 敕造(chì) 摭拾(zhí) C. 包扎(zā) 天堑(qiàn) 葳蕤(ruí) 喟然(wèi) D. 胚胎(pēi) 怪癖(pì) 亵渎(xiè) 戕残(qiāng)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 蹙眉 馥郁 独出新裁 鬼斧神工 B. 葱茏 潋滟 相濡以沫 纷至踏来 C. 须臾 蛇蟮 心无旁骛 怨天尤人 D. 浮躁 鄙陋 自惭形秽 断章取义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是灯,___ 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 ___ 灯光如豆,___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 ___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
    A. 因为 虽然 但是 而且 B. 不但 即使 但是 但 C. 不仅 不仅 而且 而 D. 或许 即使 若 而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 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 “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D. 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艺术所需要的感情,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从艺术家心底里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B.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相声、小品,成了广大观众脍炙人口的艺术形式。 C. 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来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必然目无全牛。 D. 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已多年不能拿笔写字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 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
    A. ④②③①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描写了黛玉初进大观园,与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等人见面的情景。
    B、荀子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C、《史记》体例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其中“世家”用来记叙帝王将相的事迹,如《陈涉世家》。
    D、《报任安书》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9 . 下列有关“介绍”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介绍是指对人、事、或物作口头的描述、说明和评价。 B. 作介绍时可以夸大事实,主观杜撰。 C. 实事求是是作介绍的最基本要求。 D.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是作介绍时常采用的三种顺序。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列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 首句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 “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 C. “春尚好”“泛轻舟”用词清丽,节奏明快,恰当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 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又自然妥帖。
  • 题型: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整体主义
    王诺
    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
    生态整体观古已有之,古希腊的“万物是一”“存在的东西整个连续不断”等可谓生态整体主义的最早发端。作为一种系统理论,生态整体主义形成于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利奥波德提出了“和谐、稳定和美丽”三原则,罗尔斯顿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系统论证,并补充了“完整”和“动态平衡”两个原则,深层生态学代表人物奈斯又补充了“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国内外有一些学者把生态整体主义称为“生态中心主义”。这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误解生态整体观。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前提就是非中心化,它的核心特征是对整体及其整体内部联系的强调,绝不把整体内部的某一部分看作整体的中心。中心都没有,又何来中心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
    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整体观的角度来看,人类几千年来所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没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与人类的长久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这个错误导致了无数可怕的、难以挽救的灾难。今后,如果人类还要继续以自己的意愿为唯一判断标准,则必将犯更多、更可怕的错误,直至自己走向灭亡。生态整体主义倡导人类跳出数千年来的旧思路,努力去认识生态系统,进而将认识到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一切观念、行为、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基本标准,为防止人类重蹈覆辙、为人类缓解乃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根源。
    (1)下列对“生态整体主义”这一概念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整体主义是指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和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的生态观。
    B.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其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
    C.生态整体主义把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
    D.生态整体主义不再考虑人类的利益。
    (2)根据原文,生态整体主义区别于其他生态观的最根本特征是(  )
    A.利奥波德提出的“和谐、稳定、美丽”三原则。
    B.“完整”和“动态平衡”两个原则以及“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
    C.完全以生态系统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类为中心。
    D.强调生态整体及其整体内部联系,绝不把整体的某一部分看作中心。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整体主义为人类缓解乃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B.生态整体主义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犯过很多错误,走过许多弯路,其中以自己为中心,导致生态危机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D.如果人类还要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唯一判断事物的标准,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
  • 题型: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宗白华
    诗哲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神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
    先谈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知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民生。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论语》上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活泼的庄子也说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
    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下之器启示着形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
    再谈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制作了玉质的日用器皿,后来把它们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在青铜器时代我们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饪的鼎、饮酒的角等等,制精制美,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具,而且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
    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秘密。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发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控制世界的权力——路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
    我们发明火药,却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新年里享受平民式的欢乐。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却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中华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却轻视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使我们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欺侮,我们的灵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正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1)关于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被泰戈尔认为是中国人的一种极其伟大的天赋。
    B.中国古代哲人找到的“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C.中国古代哲人把找到的宇宙旋律的秘密渗透进现实生活,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D.中国古代哲人仰观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像西方哲人那样想获得“科学权力的秘密”。
    (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的一项是(  )
    A.新石器时代制作了玉质器皿,后来我们把它们作为政治、社会和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
    B.我们将崇高意义与优美形式赋予现实的器具,使它们已不再仅仅是被役使的工具。
    C.我们没有用火药和指南针来获取霸权,而用来享受新年的平民式的欢乐和选择适宜的自然环境。
    D.四时运行和万物生育,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这种秘密。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西方哲人探求宇宙万物的目的是了解与控制,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探求过程中的真谛与乐趣。
    B.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C.庄子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而荀子歌颂天地的节奏,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
    D.在重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否则,我们便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去,往
    B.徐而察之
    徐:慢慢地
    C.或曰此鹳鹤也
    或:或者
    D.如乐作焉
    作:演奏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
    ②徐而察之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相同的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不吾知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表现探访的艰难。
    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和听到的景象令人可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文中加点的两个“笑”,前一个表示“嘲笑,不以为然”,后一个表示“微笑,高兴地笑”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3分)
    ①神女应无恙,                 
    ②携来百侣曾游,                    
    ③《诗》三百篇,                  
    ④对于我们的父母,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3分)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                                                             
    爱心是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张收条。
    2019年3月6日居委会主任王昌东送给五保户张奶奶600元养老金,需要写收条,请你帮张奶奶写张收条。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很重要(节选)
    毕淑敏
    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
    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们不重要。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轮美奂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平日里,我们尚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出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北京猿人窄小的额和前凸的吻时,我为人类原始时期的粗糙而黯然。他们精心打制出的石器,用今天的目光看来不过是极简单的玩具。如今很幼小的孩童,就能熟练地操纵语言,我们才意识到已经在进化之路上前进了多远。我们的头颅就是一部历史,无数祖先进步的痕迹储存于脑海深处。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精致的一环,我们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种神圣的承诺。
        回溯我们诞生的过程,两组生命基因的嵌合,更是充满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
       常常遥想,如果是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就绝不会有今天的我……
        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如果换了一个时辰相爱,也不会有此刻的我……
       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在这一个时辰,由于一片小小落叶或是清脆鸟啼的打搅,依然可能不会有如此的我……
       一种令人怅然以至走入恐惧的想象,像雾霭一般不可避免地缓缓升起,模糊了我们的来路和去处,令人不得不断然打住思绪。
       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
    (1)作者为什么说“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主旨是我很重要,开篇却一口气说了五个“我不重要”,在结构上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作用怎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划横线的问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指什么? 作者阐述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又说我们“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段文字分别从人体的物质构成和人在历史进程中作用两方面得出了我很重要的结论,请具体说说我在这两方面重要的原因。(3分)
    答:从人体的物质构成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从人在历史进程中作用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一段燃情的岁月,梦想是年轻人的专利。有人说,梦想是航船的风帆,承载着我们远行;有人说梦想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重要宝物之一,等待我们的珍视和实践。席勒也说过,要忠于少年时的梦想。我们用梦想预约未来,我们因梦想激情飞扬,我们为梦想而拼搏奋斗。
    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