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二册 单元同步训练1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
    A. 衍(fū)    妥(tiě)    马虎虎(mǎ) B. (shú)    土(cuō)    门户对(dāng) C. (jǐ)    勤(yīn)    有求必(yīng) D. (pǔ)    廿位(èr)    依为命(xiāng)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 巡察屠户  刮痧  浇贯    B. 折扣  绞脸  瞻养  就寝 C. 款待  出阁  委屈  份礼    D. 筹化  赡养  庚子  牢骚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①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合作________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大量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开始盛行起来。
    ②乘客信息安全是交通运营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应随便________乘客个人信息。
    ③________她的妆容精致,________依旧掩藏不住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
    A. 沟通  泄露  虽然  但是    B. 勾通  泄露  不仅  而且 C. 沟通  暴露  虽然  但是    D. 勾通  暴露  不仅  而且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 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B. “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C. 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在调查? D. 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 那时候定婚讲究。    B. 与母亲的是我与三姐。 C. 凡是她能做的,都。    D.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      )
    ①网络的诞生给予公众以空前广阔的话语空间。
    ②任意生造词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稳定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
    ③生造词语的最大源头来自网络语言。
    ④不过,因此也出现了话语权的滥用。
    ⑤授予公众以前所未有的话语主权。
    A. ①③②⑤④    B. ③①⑤④②    C. ①③⑤④②    D. ③①⑤②④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我们称之为除夕。 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 C. 庚子是按皇帝的年号来纪年的。 D. 家谱指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      )
    A. 她是我家中的阎王。 B. 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C. 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 D. 母亲出嫁大概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9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换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阅读选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0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母亲(节选)
    莫  言
    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他所包含的意义。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有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1)文中第一段中的“沉闷而潮湿”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在塑造母亲形象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三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母亲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是    (      )
    A.在作者生活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B.“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她为什么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唱歌,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C.有一次“我”下工回来,不见母亲而哭泣,母亲一开始就很理解“我”。
    D.母亲追问“我”哭泣的原因,并向“我”保证她不会自杀。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    (      )
    A.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B.母亲劳作时,嘴里哼唱着一支小曲,说明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母亲仍然很快乐。
    C.作者回到家中,不见母亲而哭泣,说明作者对母亲的关心,害怕母亲也自杀。
    D.作者在那个年代感觉到了“活下去”的意义。
    (5)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第五段画线部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