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潍坊弘景中医药学校 高三一轮模拟 语文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 坊(zuō) 方(chǔ) 心广体(pán) 呼天地(qiāng) B. 忽(shū) 马(yìn) 外高兴(fēn) 自惭形 (huì) C. (hé) 蓝(diàn) 殒身不( xù) 不应求(gòng) D. (tiè) 吐(fān) 惴不安(zhuì) 济一堂(jǐ)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讴歌 等不及 金榜提名 B. 宫阙 绊脚石 擢发难数 C. 算账 首映式 震聋发聩 D. 脉搏 水龙头 融汇贯通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相比之下,我们这些身体上没有残疾的人很容易_________在外在的繁忙活动中,不去倾听内在生命的要求,这是比身体残疾更加可悲的心灵瘫痪。
    ②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由于技术瓶颈的__________,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所占份额仅为3%~5%。
    ③“9·ll”事件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加强________ ,并采取扩张性的措施来刺激经济,以防止经济衰退的进一步深化。
    A. 沉湎 制约 协调 B. 沉浸 制约 协作 C. 沉湎 限制 协作 D. 沉浸 限制 协调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拼爹游戏”肆意上演,教育公平被踩在脚下,大学精神被无情玷污,这怎能不让人 B. 经过一场大病,你依然,身体真好。 C. 大学生跳河救人的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就被传得 D. 的笑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面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说:“行成于思,毁于随。” B. 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产生的光污染(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 C.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 D. “真了不起,这些见义勇为的英雄!”看了电视报道后,小刚赞叹道。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国产大片的稳定发展,不仅吸引了境外资金和国内其他行业资金投向国产电影,而且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情。 B. 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C. 背井离乡多年,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乡。 D.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林黛玉进贾府》描写了黛玉初进大观园,与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相见的情景。 B. 《明湖居听书》刻画了王小玉的艺术形象,细腻传神地描摹了说唱艺术之美。 C. 再拜:第二次行礼,是古代一种隆重礼节。再迁:两次升迁。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民间歌谣,雅是指 朝廷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将①至④句填在横线上,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①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
    ②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
    ③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
    ④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A. ③④①②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③①②④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是
    A.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B.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C.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面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是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诗对“离愁”做了真切、深刻的描写,如“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比喻,如“别是一番滋味”等,情感深切自然,语言朴实。
    B.“无言独上西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斯人独憔悴”孑然一身的孤影。表现诗人处境孤寂,心境萧条。
    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点明季节是秋天,“寂寞”者是“梧桐深院”,被“锁”者是“清秋”,使人愁而更愁词。
    D.“剪不断、理还乱”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处理解决。“别有滋味”等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指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各题。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如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玩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游戏,到底是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如果一款游戏埋藏了“魔鬼的种子”,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己。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正如一知名企业所坚持的,“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即便几年前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监管的滞后性仍旧明显。是否强化游戏审核?如何建立游戏监管规范?可否实行手机游戏分级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并落实。“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方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沉迷手机的样子。”当一位老师“怒怼”游戏时,言语中透着无奈与悲愤,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手机和游戏没有生命力,责任意识更应战胜商业利益。须知道,游戏需要设计,孩子的未来也需要“设计”,而这才是妙手文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处自大变局之中,世界各国都拥有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希望,也都需要应对全球性挑战。
    B.以希腊的雕塑、罗马的万神庙等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同中华文明一样丰富多彩而伟大。
    C.中法两国在科教文艺等人文域的交流带动了双边政府交流、民间交往和经贸往来。
    D.美国文明,正因为其源于欧洲文明,才得以发展成为一种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当令世界希望与挑战并存为立论前提,为大国间的文明对话指明了方向,并由此指向了中美关系问题。
    B.文章采用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今国际形势下推动大国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C.文章列举了中法、中德、中俄之间文明对话的成功案例,旨在说明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大国间文明对话的典范。
    D.文章以美国文明蕴含多元文化价值为依据,坚决反对“文明冲突论”,提倡摒弃冷战思维、谋求合作共赢。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中美交往40年来的教训与启示,如果美国坚持“文明冲突论”,必然会两败俱伤。
    B.如果没有对其他文明包容欣赏的心态,一个文明可以充满自信但无法充满生命力。
    C.美国的“文明冲突论”对其本国而言虽然有利,但无法顺应21世纪的时代潮流。
    D.只要坚持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在合作中求共赢,世界各国的文明就能够生存和进步。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选自《赤壁赋》)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B. 而卒莫也 消长 :消失和增长
    C. 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侣
    D.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享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
    B.郁苍苍 客亦知夫水与月
    C.侣鱼虾友麋鹿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不知东方既白 师道不复可知矣
    (3)下列句子中,与“凌万顷之茫然”一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渺渺兮于怀 B.得双石于谭上
    C.而今安在哉 D.玉斗一双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客人的回答抒发了对曹操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老当益壮的决心和意志。
    B.苏子借水与月阐发万物和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表明他能辩证地看问题。
    C.苏子对清风、明月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他旷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D.文段多处运用对偶和比喻,句子长短错落,韵脚灵活多变。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3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2)舞幽壑之潜蛟,           
    (3)        ,玉人何处教吹箫? (4)        ,但愿长醉不复醒。
    (5)        ,景行行止。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请在《红楼梦》《水浒传》两部古典文学名著中任选一部,对出下联。(4分)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下联: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请根据下面材料,写一封证明信。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3分)
      凌小芳,女,2017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就读于潍坊职业中专护理专业。现在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工作。因毕业证丢失,凌小芳于2021年10月10日回学校补办毕业证。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①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②“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③“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④“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⑤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⑨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⑩“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⑪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⑫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⑬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⑭“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⑮“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⑯“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⑰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⑱“娘”我哭着说,“我……”
    ⑲“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⑳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文轩荐自《莫言散文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
    (1) 文章中“我”为白菜“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回答。  (3分)
    (2)文章第⑥段划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3)文章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塑造母亲形象的?说说母亲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4)联系全文,说说“坚强的母亲”为什么会“流泪”?“至今想起”“我”为什么“心中依然沉痛”?(3分)
    (5)文章多次写到那颗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大自然中树木的荣辱,让我们懂得更迭的规律;成长旅程中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懂得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种种细节,让我们懂得爱心、成熟、责任等;与人相处中,我们懂得理解、宽容、理智、信任……
      请以“懂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理解到位。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7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的人名、校名。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