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4年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四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 (mò) 婀玲(fàn) 蓊郁郁(wēnɡ) B. (zhào) 着步(duó) 首徐回(yì) C. 时(shà) 并莲(tí) 参不齐(cī) D. 记(diàn) 挑子(1ào) 婀多姿(nuó)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居里夫人一生命运跌荡起伏,坎坷不平,但巨大的打击并没有使她倒下。 B. 斑澜多彩的文学作品使我们懂得了人生的真缔。 C. 演员们表演得很精彩,全场暴发出一阵喝彩声。 D.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 听到“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B. 什么是民间历史文献?它一般是指普通民众使用的文字资料,包括族谱、账本、
    日记……等。
    C.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D. 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令不少观众感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从历史课本中“活”了起来。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 B.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国图存、振兴中华而,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C. 在“校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D. 有些同学写的作文,,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不但我们的作品要立足文化传统,而且还要关照文化现实。 B. 新的时代是否具有互联网思维,能够帮助个人实现创造性发展。 C. 经过这次全国大赛的锻炼,使我的技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D. 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北京世园会吸引了八方游客。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花间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
    芳醇。
    D.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7 .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8 . 月光如流水一般,             。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易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下列各项中的“弥”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的“弥”意义相同的是( )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下列对荷叶给人的感受概述正确的是(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3)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列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由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通感。
    (4)这一段文字依次写了荷           、荷        、荷          、荷     。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易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秋 韵
    宗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茶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个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不要延迟欢乐/现在不悟/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1)第①段中,哪两个词语最能突出表现记忆中的香山秋色的特点?
    (2)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⑥段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一种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4)作者说“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作者要寻找的“秋韵”指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通过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情感。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