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期末 复习指导 古诗文阅读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 . “点,尔何如?
    鼓瑟,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点也!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
    (1)解释加点的词语。
    希______;何伤______;莫______风______;与______
    (2) “异乎三子者之撰”的句式是______
    (3)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
    (4)曾哲描绘了一个“天下太平、百姓自由安乐”的礼治图景,体现了他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2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丽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丽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事不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泊绝壁之下
    C.微风浪,水石相搏    D.余自齐安行适临汝
    (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渔工水师虽知不能言    B.丽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言之不详
    C.此独以钟名,何哉    D.空中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此世不传也  所以:…的原因
    B.自以为得  其实:它得名的实际情况
    C.而陋者乃以斧斤击而求之  考:敲
    D.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  言:说
    (4)下列对文段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本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一句中,“陋者”指的是哪道元,他的错误是主观臆断,自以为是。
    C. “盖叹丽元之简”一句中,作者肯定丽道元的观点,而叹息其太简略。
    D.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丽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错误说法。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3 .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菌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壁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護。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廉颇菌相如列传》)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臣请汤護  就:动词,接近,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B.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诚:确实,果真
    C.未尝有坚明者也  约束:限制
    D.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赵使者菌相如     左右或欲相如去
    B.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C.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         且秦强赵弱
    D.廉颇者,赵良将也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
    (3)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乃设九宾礼于廷
    D.而君幸于赵王
    (4)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的“间”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令人持壁归,至赵矣  (      )
    A.城不入,臣请壁归赵    B.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乃使其从者褐    D.卒见相如
    (5)这段文字表现了葡相如______的性格特点,用一个成语概括这段文字:______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4 .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货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倮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字与例句中的“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魏之私人  (      )
    A.吾社之行士先者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鱼肉
    C.谁哀者    D.以旌其所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吾社之行为士者(2)提骑按剑而
    (3)扶而之(4)是时以大中丞吴者为魏之私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社之士先者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
    C.吴之民方焉    D.敛以送其行
    (4)下列各句中与“谁为哀者”一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
    A.沛公安在    B.不吾知也
    C.余是以记之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5 .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
    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
    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
    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
    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唯個傥之人称焉  非常:卓越,非同一般
    B.大底圣贤之所为作也  发愤:决心努力
    C.仲尼而作《春秋》  厄:不得志
    D.思空文以自见  垂:使……流传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A.古者富贵名摩灭  吾尝终日思矣
    B.退而论书策舒其愤  思垂空文自见
    C.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也  难俗人言也
    D.至激义理者则不然  近自托无能之词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C.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D.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4)下列关于本段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段列举古代圣贤身处逆境而发愤著书的事例,进一步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效仿古人著书。
    B.作者通过列举古代圣贤发愤著书的事例,直抒胸臆,表现了内心的悲切郁闷之情。
    C.作者认为,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作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
    D.作者在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
    (5)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6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鹭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张衡传》)
    (1)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B.永元中,孝廉不行  举:推举
    C.公车拜郎中  特征:人或事物的特点
    D.自史职,五载复还  去:离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和例句中的“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大将军邓鹭其才
    A.安能豪杰之流    B.乃使从者
    C.去今之而葬焉.    D.而学于师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而:连词,却
    B.因讽谏  以:连词,来
    C.大将军邓鹭奇才  其:代词,他的
    D.精思傅会,十年成  乃:副词,才
    (4)下列各句中,与“因以讽谏”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B.大将军邓鹭奇其才,累召不应
    C.青,取之于蓝    D.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5)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7 .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壁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斩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丽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梧构,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鸿门宴》)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指责)     B.沛公已去,至军中(从小路)
    C.奉大将军足下(第二次拜)    D.大王来何(拿,携带)
    (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
    A. ①相四十里 ②沛公已
    B. ①沛公不梧杓 ②不枚举
    C. ①沛公在 ②国则无忧民
    D.①与樊哙、夏侯婴、斩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 ②弃甲曳兵而
    (3)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选文叙述了刘邦、项羽为争夺霸主地位而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B.“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一句说明项羽已经察觉到刘邦要逃跑。
    C.刘邦“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是因为当时情势危急;张良等大部分随从留下不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麻痹项羽。
    D.刘邦之所以最终诛杀了曹无伤,是因为他在鸿门宴上得知曹无伤是内奸,把他“欲王关中”的政治野心向项羽告了密。
    (4)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8 . 赵人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孟去?”其父曰:“是非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
    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
    (《郁离子·捕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患:______ 予:______诸:______若:______
    (2)解释句中加点的虚词。
    (1)乞猫中山______(2)鼠尽其鸡亦尽______
    (3)夫有鼠,窃吾食______(4)弗食鸡则已______
    (3)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中山之人予之猫, ( )善捕鼠及鸡。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去诸?
    __________________
    (2)是非若所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
    (3)不病于无鸡乎?
    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9 .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颈为益州长史,
    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河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②!”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鸷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李白传》)
    【注】①任侠:以“侠义”自任。②谪仙: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③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1)下列各句子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以之    命:命令
    B.见白之  异:以……为异
    C.帝爱其才,宴见   数:多次
    D.帝欲白,妃辄沮止   官:授予官职
    (2)下列各句子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先隋末罪徙西域   以:介词,因为
    B.知章见文   其:代词,那些
    C.帝赐食,亲调羹   为:介词,给,替
    D.白犹与饮徒醉市   于:介词,在
    (3)对下列句子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省略句
    B.子,谪仙人也     判断句
    C.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倒装句(宾语前置)
    D.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被动句
    (4)下面材料能说明李白性情狂放不羁的一项是(
    ①神龙初遁还,客巴西②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③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④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⑤擿其诗以激杨贵妃⑥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      )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个儿子是天才,聪明过人,小的时候多好好教育他,长大比得上司马相如了。
    B.这个青年天生英才,聪慧出众,少年时应该多加学习,将来便可以赶得上葡相如了。
    C.你这个孩子,天生英俊潇洒,如果再稍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赶得上司马相如。
    D.这个青年天生英才,聪慧出众,只要用学问进一步加以雕琢,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0 .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
    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战国策·魏书》)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者来     臣:我
    B.方而持其驾     北面: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楚    之:往,去
    D.吾多    用:用处
    (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管仲、照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
    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黑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黑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
    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韩非子·说林》)
    【注】①管仲、隔(xí)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③不难:不惜,不耻。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与“乃掘之”中的“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良入,具告沛公
    C.至激于义理者不然,有所不得已也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
    (2)下列各句中,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老马之智可用也
    可以利用老马的智慧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蚁壤厚达一寸,下面一切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黑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凭管仲的圣明和隔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不耻于向老马、老蚁学习
    (3)文段中可以提炼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
    (4)文段给你的启示是:______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