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二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 厌(zèng)    着书( chuāi)    彬有礼(bīn) B. 荒芜(wǔ)    刽子手(guì)    晨曦初(lù) C. (lǒng)    贾平(wā)    废忘食(qǐn) D. 拾(zhí)    不是(lào)    捉襟见(zhǒu)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吸吮    按装    泽被后世    藕断丝连 B. 凫水    暮蔼    胜卷在握    扣人心弦 C. 蹿蹦    赡养    闻过饰非    漠不关心 D. 晌午    妨碍    阴谋诡计    再接再厉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过年了,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到亲戚家里去________,真是快乐得很。
    (2)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不能________词语,一定要精心地推敲、琢磨,筛选出最恰当的。
    (3)古人唱歌时,________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________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
    A. 做客  乱用  不但  而且 B. 做客  乱用  因为  所以 C. 作客  滥用  因为  所以 D. 作客  滥用  不但  而且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 徐志摩死亡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B.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 C. 用丁香结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D. “柳”是我国古代文学离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因为“柳”与“留”谐音,含有深深挽留、和依依惜别之意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的毛病。 B. 我们要在危难时刻敢于,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C. 这些人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表演简直到了的程度! D.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绿,热闹非凡。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今年,冰箱厂产品的质量、数量都有所增加。 B. 秋天的济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 列宁有非常渊博的知识和经验。 D. 许多同学昨天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谈。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着全器重量
    ②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A. ⑤②③①④ 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③①②④ D. ④⑤①②③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毕淑敏,当代著名作家,处女作是《昆仑殇》,代表作还有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B. 《十八岁和其他》是著名作家杨选堂表达对儿子的疼爱、理解和期望之情的散文。 C. 新月派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文艺流派,代表人物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 D.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和《草叶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 B. 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 C. 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 D. 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杜甫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太剧干。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惟君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注】①本诗作于杜甫晚年,诗人辗转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孤苦。路十九,是杜甫的朋友,常邀诗人饮酒赋诗。曹长,唐人好以他名标榜官称,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
    A. 诗题中“遣闷”点名诗人写诗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戏呈”则表明二人志趣相投、友谊深厚。 B. 首句中“喧”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雷声隆隆、阴雨催寒的景象,洋溢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C. 颔联两句对比鲜明,黄鹂因雨后太湿发愁,而白鹭则为之欢心群飞,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化。 D. 颈联上句表现诗人的自信,下句情感转折,穷困潦倒,诗作也难有知音,蕴含着心酸与自嘲。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易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从地球上出现海洋,深海便处于黑暗、低温和高压之中,亘古不变。
    与被阳光照耀到的海面完全不同,大海深处没有日夜和四季之分,有的只是永远的冰冷和漆黑。究其原因,是因为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很快被上层海水所吸收。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90-770纳米之间。其中波长为622-770纳米的红光在海面下不足百米处就被完全吸收。然后是597—622纳米的橙色光、577-597纳米的黄色光和492-577纳米的绿色光陆续消失。到了水深300米处,只剩下455-492纳米的蓝靛色光和390-455纳米的紫色光还依稀存在。继续向下,即使海水非常清澈,在水深不足600米处,紫色光也彻底消失。再往下就只有永远的黑暗了。
    没有了光照,深海也就失去了太阳的热量供给。与此同时,北冰洋和南极周围冷冰冰的海水却源源不断地沉入深海。虽然墨西哥湾暖流流过深海,许多海底火山口和热泉也会带来不少温暖,但对于约占地球表面一半的深海而言,这些热量实在是杯水车薪。因此,全球的深海大都冰冷刺骨,水温只有0-1℃。
    至于海底的压力,水深毎増加10米,就増加0.96个大气压。马里亚纳海沟深1.1万米,该处的压力接近1100个大气压,也就是说那里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超过1吨。即使在水深3000米处,压力也已经达到288千克/平方厘米。换句话说,所有存在于深海中的物体或生物,都必须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
    不过能揽瓷器活的,必有金刚钻。深海生物之所以能够悠然自得来去自由,一是因为其表皮或体膜渗透性良好,体内组织充满了水分,使体内外的压力平衡;二是因为其肌肉和纤维组织柔韧而富有弹性,抵消了强大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可以把刚性的金属破坏,却不能把橡胶板压碎,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依靠鱼鳔在水中浮沉的鱼类如果急速上升,会导致组织膨胀破裂乃至死亡。潜水员在水中如果上升过快则会得潜水病甚至氮中毒,所以他们必须进高压舱缓慢减压。然而同是温血哺乳动物的鲸却为何可以急速升潜自如?至今无人能对此给出合理解释。
    I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是
    A.其中波长为622-770纳米的红光在海面下不足百米处就被吸收。
    B.继续向下,即使海水非常清澈,在水深不足600米处,紫色光也消失。
    C.因此,全球的深海冰冷刺骨,水温只有0-1℃。
    D.没有了光照,深海就失去了太阳的热量供给。
    (2)下列对第二段中关于海水吸收可见光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可见光的波长越长,照射进海里的距离越长。
    B.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可见光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C.深海海底,没有可见光。
    D.在可见光中,红色光最先被海水完全吸收,紫色光最后消失。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墨西哥湾暖流、海底火山口和热泉对深海水温的变化有显著影响。
    B.所有存在于深海之中的物体或生物,都必须承受288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
    C.深海生物能来去自由,是因其身体特质既能使体内外的压力平衡,又能抵消强大压力
    D.由于深海压力巨大,人们至今没有弄清鲸为何可以急速升潜自如。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神奇的基因疗法:人类健康长寿的希望
    ①随着人类遗传学的发展,研究人员认识到,人类最基本的遗传单位是染色体上的基因,基因是“制造”和“操纵”人类机体的蓝图,它指挥着细胞合成人类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但是,当基因发生变化时,其编码的蛋白质不能履行自己正常的功能,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疾病。近10多年来,作为纠正存在缺陷的基因的一种技术,基因疗法在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中成为研究和试验的热点。
    ②经过多年的研究,硏究人员寻找到了多种纠正缺陷基因的方法,其中最普遍的方法是将正常的基因插入基因组非特定的位置以取代有缺陷(也称为失效或致病)的基因。在这种方法中,研究人员通常会利用被称作传病媒介的载体将正常或治疗基因递送到病人的目标细胞中。目前,最常见的传病媒介是已被人为改变携带了人体正常DNA的病毒。病毒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式将自己的基因递送到人体细胞中,致使人体发病。研究人员试图除去病毒基因组中导致人体患病的基因,并加入治疗基因,然后利用病毒递送基因的特殊能力医治人类疾病。
    ③当病毒性传病媒介在抵达目标细胞(如肝或肺细胞)后,它便将携带的治疗人类基因的遗传物质“卸下”留在目标细胞中。在治疗基因给出的遗传指令下,细胞开始产生具有相应功能的蛋白质,从而恢复目标细胞的正常功能。通常,用于基因疗法传病媒介的病毒类型包括: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AAV)和疱疹单式病毒。不同的病毒在人体中攻击的目标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在作为传病媒介时,携带的治疗基因和目标细胞也不尽相同。
    ④当然,除利用传病媒介递送治疗基因治疗疾病的方法外,还有其他几种非病毒递送基因的方法供研究人员选择。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向目标细胞“注入”治疗性DNA,然而这种方法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原因是它只适用于少数人体组织,却需要大量的DNA。现在,研究人员在实验将一条人造染色体或者称第47条染色体注入目标细胞中,这条人造染色体将与人体细胞中的23对(46条)染色体并存,不影响它们的工作或引起它们发生突变,同时也不会受人体免疫系统攻击。研究人员希望能将人造染色体作为一个大的传病媒介,携带大量的遗传密码。这种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将如此之大的分子递送到目标细胞的核内十分困难。
    ⑤尽管基因疗法从理论上讲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不少的困难。研究人员发现,有不少因素影响了基因疗法治疗遗传疾病的效果,其中包括基因疗法自然生命短、人体免疫系统反应强烈、病毒传病媒介存在的问题和多基因疾病。此外,人们担心传病媒介在进入人体后也许会重新恢复致病的活力;对单基因变异引起的疾病来说,基因疗法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实际上,人体许多疾病是由多基因变异引起的,因此单基因疗法难以奏效。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减)
    (1)以下对“基因”这一概念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基因是人类最基本的遗传单位。
    B.基因是“制造”和“操纵”生物机体的蓝图。
    C.基因指挥着细胞合成人类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D.当基因发生变化且不能履行自己正常的功能时,人类就会出现疾病。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最常见的传病媒介是已被人为改变携带了人体正常DNA的病毒。病毒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式将自己的基因递送到人体细胞中,致使人体发病。
    B.不同的病毒在人体中攻击的目标各不相同,但它们在作为传病媒介时,携带的治疗基因和目标细胞却是相同的。
    C.研究人员希望能将人造染色体作为一个大的传病媒介,使之携带大量的遗传密码,尽管将如此之大的分子递送到目标细胞的核内十分困难。
    D.尽管基因疗法从理论上讲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人类遗传学的发展,研究人员一定会通过艰苦的努力,探求更多更好的纠正缺陷基因的方法。
    B.尽管基因疗法从理论上讲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不少的困难。特别是临床试验的失败,定然会令研究人员放弃这种试验。
    C.因为人体许多疾病是由多基因变异引起的,单基因疗法难以奏效,所以研究人员在以后的研究中会与医学研究人员共同探求这一课题。
    D.因为直接向目标细胞“注入”治疗性DNA的方法应用范围十分有限,所以研究人员会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夭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威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衡少善文         撰写
    B.孝廉不行         被推荐
    C.连公府不就       征召
    D.大将军邓骘其才  奇特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是
    A.常淡静
    B.举孝廉
    C.因以
    D.公车拜郎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是
    例:虽才高
    A.游三辅
    B.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C.时政事渐损,权移
    D.冰、水为之,而寒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段主要介绍了张衡的学业、品格、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B.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C.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理兼通,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的学者形象。
    D.“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表现了张衡创作、研究的执着专一和严谨的作风。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3个小题,共10分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
    (1)知我者,________________;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________________,江州司马青衫湿。
    (3)爱其子,________________。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美人之贻。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把下面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要求:层次清楚,句意明白,不得改变原意。
    ①11月25日,北京“琴棋书画印”国粹艺术展开展
    ②此次艺术展是由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推出的。
    ③展览以“士人雅趣”为主题。
    ④此次展览展示了古琴、棋艺、书法、绘画、篆刻五类传统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李铭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在人才中心看到了实验中学招聘教师的启事后想去应聘。下表是他的一些情况介绍,请据此筛选有效信息,替他补写一份给实验中学校长的求职简信。要求:内容准确,层次清晰,表达得体,不超过120个字(含标点符号)。
    姓名 李铭
    毕业院系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学历 本科
    政治面貌 群众
    健康状况 良好
    身高 1.75cm
    籍贯 山东潍坊
    获奖情况 山东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实习经历 2021年在山师附中实习3个月
    尊敬的校长:
    您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敬礼!
    李铭
    2021年6月20日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毎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夭,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亼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没救了。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送他最后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有删改)
    (1)文章开篇写道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④⑤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第⑦段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
    莎士比亚说:“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没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没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