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一册 单元同步训练3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 . 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      )
    那种安①(nì)的气②(fēn)、空旷的空间,以及几粒橘黄色的灯光童话般地闪烁,没有喧③(xiāo),没有纷扰……只有门外蓝得像水洗了一般的高远浩渺的天空,还有那流动着的湿④(yùn)、带有树木的清香,⑤(mí)漫在身旁。
    A. ②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难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 毅然  舶来品  喧嚣     B. 阔别  捅娄子  涌道 C. 缀满  做文章  馥郁     D. 雕像  矮半节  洋溢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      )
    ①“文化大革命”________了,让我和它阔别了12年。
    ②重现的旧景旧情,往往能使人产生幻想,以为自己和校园依然像以往一样________。
    ③________父母并没有明确说对我们的期望值,________我们也要努力,不能辜负他们。
    A. 爆发    年轻    虽然    但     B. 爆发    年青    尽管    却 C. 暴发    年青    虽然    但     D. 暴发    年轻    尽管    却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 学长们的画让我,今年的考生又那么多,想想都觉得身心疲惫。 B. 在校园中能体会到一种的氛围。 C. 工程已接近尾声,指挥部要求大家牢记“”的古训,再接再厉,为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D. 她清楚地知道“穿”的道理,离开了养尊处优的家庭,凭着一股韧劲在上海这个竞争激烈的洋场打拼,终于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
    A.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B. 银监会将出台房地产调控信贷。 C. 近6000余名杭州志愿者将服务2019年春运。 D. “公费研究生”消失是时代的进步。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假如你在下列场合说话,最得体的是    (      )
    A. 同学请你帮忙出黑板报,你说:“马上学业考试了,没空!” B. 你在教室拖地,碰到同学的鞋子,你说:“对不起,没有弄脏吧?” C. 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 D. 校团委书记请你主持元旦文艺晚会,你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下列有关《永远的校园》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永远的校园》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 B. 肖复兴创作丰富,主要作品有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等。 C. 课文以作者的切身感受,用生动的笔触,介绍了作者人生中经历的几所校园,表达对校园生活的珍惜、留恋和热爱。 D. 本文多处使用白描手法,语言优美富有内涵,并包含人生的哲理。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去年,我的儿子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学校要家长直接递送保送的表格,我第一次走进这个校园。未名湖、三角地、五四运动场、新建的图书馆……我都是第一次见到,却让我感到是那样的熟悉,仿佛以前在哪里见过。我知道是校园才会让我涌出这种感觉和感情。绿树红楼、蓝天白云、微风荡漾的湖水、曲径通幽的甬道……还有那些虽不如街头纷至沓来的年轻人衣着时髦的学生,但一一让我感到是那样的亲切。我几次问路,学生们都是那样彬彬有礼,而且用他们青春的手臂指向前方的路。然后,他们消失在柳荫摇曳的前方,于是,便一下子绿意葱茏而飘荡起动人的绿雾。这种感觉只有在校园里才会拥有的,虽然我知道只要走出校园,这种感觉便会像是惊飞的鸟一样荡然无存,但我仍然为这种瞬间的感觉而感动。想想儿子就要在这样美好的校园里读书,心里漾起祝福,也隐隐有些嫉妒。同时也在想,他能够和我一样,在经过了沧桑之后对校园充满着珍惜之情吗?
    ②记得去年一个星期天,儿子在学校复习功课,我去找他,特意带了相机。这所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学,也曾是我的母校。儿子就要离开它了,便和中学时代告别。我希望给他留下几张照片作为纪念,也想和他一起同母校留影,留下校园的回忆。校园异常安静,百年历史的老钟还在,教学楼巍峨的身影依然,儿子像小鹿一样蹦蹦跳跳地跑下楼来,青春的气息和满园馥郁的月季芬芳一起在校园里洋溢。32年前,我和他一样大小,一样高中毕业,一样青春洋溢而所想空阔,一样想从这个中学的校园蹦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校园……但梦就是在这样的年龄时破灭了。
    ③我和儿子站在了教学楼前的校牌旁。32年了,校牌依旧,我和儿子一人站在它的一边,两代人的梦都在它的身旁实现。照片会留下岁月和历史,留下深情和记忆。即使我们都不在了,照片还在,校园还在,永远的校园会为我们作证。
    (1)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对校园的回忆的?展开回忆的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校园是“永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对下面句子中“漾起”和“嫉妒”两词的理解。
    想想儿子就要在这样美好的校园里读书,心里祝福,也隐隐有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校园怀有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永远的校园(节选)
    谢  冕
    ①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草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这也许竟是夙缘。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车在黑幽幽的校园林丛中旋转终于停住的时候,我认定那是我一生中最神圣的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
    ②燕园其实并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步余;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其实北大人说到校园,潜意识中并不单指眼下的西郊燕园,他们大都无意间扩展了北大特有的校园观念:从未名湖到红楼,从蔡元培先生的铜像到民主广场。或者在北大人心目中,校园既具体又抽象,他们似乎更乐于承认象征性的校园的灵魂。
    ③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我的校园回忆包蕴了一段不平常的记忆。时代曾给予我们那一代青年以特殊的机遇,如今思来,可说是痛苦多于欢愉。我们曾有个充满期待也充满困惑的春天。一个预示着解放的早春降临了,万物因严冬的解冻而萌动。北大校园内传染着悄悄的激动,年轻的心预感于富有历史性转折时期的可能到来而不安和兴奋。白天连着夜晚,关于中国前途和命运、关于人民的民主和自由的辩论,在课堂、在宿舍、在湖滨,也在大、小膳食厅、广场上激烈地进行。这校园与我们青春的希望与失望相连,他永远不灭。
    ④这真是一块圣土。数十年来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这更是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两者作为刚柔结合的象征,构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把这座校园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现象加以考察,便可发现科学与民主作为北大精神支柱无所不在的影响。正是它,生发了北大恒久长存的对于人类自由境界和社会民主的渴望与追求。
    ⑤这里是我的永远的校园,从未名湖曲折向西,有荷塘垂柳、江南烟景,从镜春园进入郎润园。从成府小街东迤,入燕东园林荫曲径,以燕园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扩张,那里有诸多这样的道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那里行进着一些衣饰朴素的人。从青年到老年,他们步履稳健、仪态从容,一切都如这座北方古城那样质朴平常。但此刻与你默默交臂而过的,很可能就是科学和学术上的巨人。当然,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是更多的学生,作为自由思想的继承者,学生们默默地接受并奔涌着前辈学者身上的血液——作为精神品质不可见却实际拥有的伟力。
    ⑥这圣地绵延着不会熄灭的火种。它不同于父母的繁衍后代,但却较那种繁衍更为神妙,且不朽。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生活在燕园里的人都会把握这种恒远同时又是无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种北大特有的精神现象。这种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
    ⑦这是一片自由乡土。从上个世纪末到如今.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积聚和呈现。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长夜,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近百年来这种奋斗无一例外地受到阻遏。这里生生不息地爆发抗争。北大人的呐喊举世闻名。这呐喊代表了民众的心声。阻遏使北大人遗传了沉重的忧患。于是,你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沉思的面孔,总有一种悲壮和忧愤。北大魂——中国魂在这里生长,这校园是永远的。
    ⑧怀着神圣的皈依感,一颗偶然吹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它期待着一种奉献,以补偿青春的遗憾,并至诚期望冥冥之中不朽的中国永远绵延。
    (1)文章第②段写校园“小”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北大是“永远的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怀着神圣的皈依感,一颗偶然吹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它期待着一种奉献,以补偿青春的遗憾,并至诚期望冥冥之中不朽的中国永远绵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在北大人心目中,校园既具体又抽象”中“具体”“抽象”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内容中从不同的侧面涉及北大的精神,请概括北大精神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