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期末 复习指导 文化常识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易

    1 . (1)人们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曾国藩为“曾文正”,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_____、______、______来称呼他们。
    (2) “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辞有令父、______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辞有家母、______等。
    (3)我国古代典籍里的引文前边,常常冠以“子曰” “诗云”,“子曰”就是______说,“诗云”就是《______》上说。
    (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是一副写给______岁老人的寿联。
    (5)古代兄弟之间用______、表示排行。______表示最大,______表示最小。
    (6)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称______,十五称______,月末最后一天称______
    (7)古代“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______时到______时。
    (8) 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按传统说法是属鼠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21年是农历______年,是属______人的本命年。
    (9)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分为______更。其中“三更”大致相当于地支纪时法的______时,也就是现在的______时到______时。
    (10)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物质。
    (11)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写出“五岳”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济阳位于古济水之______,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______,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______,陕西省的华阴位于______之北。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阳嘉元年”中“阳嘉”是汉顺帝的溢号。 B. 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行冠礼,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C. “四书”指的是《诗经》《尚书》《春秋》《周易》。 D. 月望总在农历每月初十前后,因此,常称农历初十为“望”日。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河、江,古时专指黄河和长江。河北、河南,古时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B. 正史是指明高宗诏定的从《史记》至《明史》共24部纪传体史书,即二十四史。中等职业 C. 在古代宴席的四个座位中,以东向为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D.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编列,故称“四库”。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在下列几种语境中,敬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麻烦别人 ②请别人修改文章 ③求人原 ④称对方赠予  (      )
    A. 谢谢  赐教  打扰  惠赠     B. 打扰  斧正  指教  惠存 C. 包涵  劳驾  谢谢  惠存     D. 劳驾  斧正  包涵  惠赠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 B. “赤子”原意是初生的婴儿,后多用来比喻怀有一颗纯洁的爱国心的人。 C. 我国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指《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西游记》。 D. “韩柳”是唐代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的并称,二人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礼》已经失传,其他五部经书称为“五经”。 B.  “衡下车,治威严”中的“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C.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 D. 六书是专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楷书又称“正书” “真书”,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因其形体方正,可做楷模而得名。 B. “布衣之交”指平民之间的友谊,“刎颈之交”指志向相投的友谊, “忘年之交”指不论辈分、年龄差异而结成的友谊。 C. 诸子百家是指先秦至汉各个学派的总称,包括儒、墨、道、法、杂、名、农、阴阳、纵横、小说、兵家。 D.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笔画凹下的叫“阴文”。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史记》中的本纪、列传、世家都属于人物传记。 B. 明清时代进士进入翰林院供职者统称“翰林”。 C. 古今词义比较, “江”的今义扩大了,“肉”的今义缩小了,而“牺牲”的今义转移了。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共305篇。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宸,北宸,即北极星。皇帝坐北朝南,所以以北宸代指皇帝。 B. 古时计日常用干支表示,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 C. 我国传统节日中,“元夜”是指农历正月初一的夜晚,有观赏灯火的习俗;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习俗。 D.  “升堂入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0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
    A.  “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是指太行山以东。 B. “上至轩辕,下至于兹”中的“轩辕”是指传说中我国远古的君王炎帝。 C. “三五月明之夜”中的“三五”是指农历八月十五日。 D. 古代平民百姓多穿戴麻布服饰,所以,“布衣”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时拜官授职称为“拜”或“除”,如“公车特征拜郎中”“予除左丞相”;“迁”和“徙”指升职,如“再迁为太史令”“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左迁”是贬官,降职,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B. 古时“长跪”指直身而跪,表示庄重。“顿首”指头叩地而拜,后常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作为写信的礼貌语。“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的时间较长。 C. 古时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成六十组,叫作“六十花甲子”,常用来表示年、月、日的顺序。 D. 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为“加冠”,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女子十五岁,梳发成髻,表示成年,称为“及笄”,“笄”就是簪子的意思。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代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其中院试又叫“童试”,乡试又叫“春闹”,会试又叫“秋闹”。院试录取者称之为“秀才”,乡试录取者称之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之为“贡士”,殿试录取者称之为“进士”。 B. “谥号”指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由朝廷赐予。如“曾文正公”的“文正”是曾国藩的“谥号”。皇帝没有“谥号”。 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与“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都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D. 古时称呼已故长辈为“先”,如:“先考”指已去世的父亲,“先她”指已去世的母亲,“先大母”指已去世的祖母。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3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韩愈被称为“韩昌黎”,这是在姓氏后加上官爵名表示尊敬。 B. “仞”是古代计算质量的单位, “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C. 古时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常在称号前加“令”,称别人亲属时加“家”或“舍”。 D. “五谷”通常是指稻、黍、稷、麦、菽,“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4 . 《资治通鉴》是一部  (      )
    A. 国别体史书     B. 纪传体史书 C. 编年体史书     D. 语录体史书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