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4年第一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的是( )
    A. (jiǎn) 脱(pēi) 怒(háo) 救(jì) B. 议(chànɡ) 取(jí) 抖(zhàn) 勉(qiǎnɡ) C. 车(dēnɡ) 自(jǐ) 淤(sài) 半(shǎnɡ) D. (jiù) 悲(tònɡ) 桐(pāo) 量(diān)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2 .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的是( )
    A. 急躁 斑斓 轻歌慢舞 B. 遨游 感慨 苍海桑田 C. 抉择 摇曳 百舸争流 D. 妥帖 肯噬 鱼翔浅底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的是( )
    ①“2014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上,社会名流、演艺明星、职业赛车手、专业媒体记者,组成了一支车队,         倡导使用环保新能源座驾。
    ②焦裕禄同志总是         ,要求同志们公私分明,他自己连一本公家的稿纸也不肯拿回家给孩子。
    ③在这次抢险救灾中,范维龙         ,带着连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连续从废墟中救出39人。
    A.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B.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C. 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D.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是( )
    A. 穆青的主要作品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等。 B.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C. 他满腔激情地坐到桌前,想动手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D. 《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对琵琶女的演奏进行了描述。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的是( )
    A. 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他人,那种雷锋式的高尚精神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了。 B. 他虽然没读过几年书,却能,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揣摩到他们的心理,这种洞察力令人叹服。 C. 新一届中央领导地强调,官员要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尤其要刹住一些机关年底突击消费的歪风。 D. 不滥施刑罚,不以言获罪,即使一人犯法,也不搞,这才是法制社会应有的基本准则和精神气度。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各句,语病的是( )
    A.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B.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无论物流业景气指数和其他主要分项指数,都保持了回升态势。 C.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在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墓前,寄托哀思。 D. 今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河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的部分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中度危险。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
    事隔一年以后,1965年春天,兰考县几十个贫农代表和干部,专程来到焦裕禄的坟前。贫农们一看到焦裕禄的坟墓,就仿佛看见了他们的县委书记,看见了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那个人。
    人们一个个含着泪站在他的坟前,一位老贫农泣不成声地说出了36万兰考人的心声:“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把你给累死的呀。困难的时候你为俺贫农操心,跟着俺们受罪,现在,俺们好过了,全兰考翻身了,你却一个人在这里……”这是兰考人民对自己的亲人、阶级战友的痛悼,也是兰考人民对一个为他们的利益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的最高嘉奖。
    焦裕禄去世后的这一年,兰考县的全体党员,全体人民,用眼泪和汗水灌溉了兰考大地。三年前焦裕禄倡导制订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经过三年艰苦努力,已经变成了现实。兰考,这个豫东历史上缺粮的县份,1965年粮食已经初步自给了。全县2574个生产队,除300来个队是棉花、油料产区外,其余的都陆续自给,许多队还有了自己的储备粮。
    1965年,兰考县连续旱了68天,从1964年冬天到1965年春天,刮了72次大风,却没有发生风沙打死庄稼的灾害,19万亩沙区的千百条林带开始把风沙锁住了。这一年秋天,连续下了384毫米暴雨,全县也没有一个大队受灾。
    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正由36万兰考人民在兰考大地上集体完成。在这篇文章里,兰考人民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奋勇前进。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不愧为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好党员,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你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英雄形象的代表。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一项是( )
    A.焦裕禄同志去世不久,兰考县几十个贫农代表和干部,专程来到焦裕禄的坟前,很多老贫农都泣不成声地表达了痛悼之情。
    B.焦裕禄同志去世后,兰考县继续遭受旱灾和水灾的侵袭,但是全县也没有一个大队受灾,这和焦裕禄同志生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C.焦裕禄同志的高贵品德,已经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兰考人民自力更生,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兰考的大道上。
    D.焦裕禄同志尽管已经去世了,但是他没有辜负党的希望,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他将会被人们记在心里。
    (2)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一项是( )
    A.以“焦裕禄去世后的这一年”开头的一段中出现了大量日期和数字,既写出了兰考人民作出的成就,也使事实显得确凿可信,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B.以“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开头的一段中运用了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几个“笑”字写出了兰考人民战胜灾害后的喜悦和自豪。
    C.“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指的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篇文章,也指的是焦裕禄生前倡导制订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
    D.选文最后一段,转换成第二人称“你”,更好地表达出对焦裕禄精神的热切赞美和颂扬,增强了感染力。
    (3)文中横线处的四个排比句,排序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①笑那起伏的沙丘“贴了膏药,扎了针”②笑那人老几辈连茅草都不长的老碱窝开始出现了碧绿的庄稼③笑那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压在人们头上的大自然的暴君,在伟大的时代,不能再任意摆布人们的命运了④笑那滔滔洪水乖乖地归了河道
    A.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②④①③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二)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          ,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文章写了父亲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联系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不超过30字。
    (3)赏析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
    (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