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
事隔一年以后,1965年春天,兰考县几十个贫农代表和干部,专程来到焦裕禄的坟前。贫农们一看到焦裕禄的坟墓,就仿佛看见了他们的县委书记,看见了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那个人。
人们一个个含着泪站在他的坟前,一位老贫农泣不成声地说出了36万兰考人的心声:“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把你给累死的呀。困难的时候你为俺贫农操心,跟着俺们受罪,现在,俺们好过了,全兰考翻身了,你却一个人在这里……”这是兰考人民对自己的亲人、阶级战友的痛悼,也是兰考人民对一个为他们的利益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的最高嘉奖。
焦裕禄去世后的这一年,兰考县的全体党员,全体人民,用眼泪和汗水灌溉了兰考大地。三年前焦裕禄倡导制订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经过三年艰苦努力,已经变成了现实。兰考,这个豫东历史上缺粮的县份,1965年粮食已经初步自给了。全县2574个生产队,除300来个队是棉花、油料产区外,其余的都陆续自给,许多队还有了自己的储备粮。
1965年,兰考县连续旱了68天,从1964年冬天到1965年春天,刮了72次大风,却没有发生风沙打死庄稼的灾害,19万亩沙区的千百条林带开始把风沙锁住了。这一年秋天,连续下了384毫米暴雨,全县也没有一个大队受灾。
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正由36万兰考人民在兰考大地上集体完成。在这篇文章里,兰考人民 , , , 。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奋勇前进。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不愧为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好党员,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你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英雄形象的代表。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焦裕禄同志去世不久,兰考县几十个贫农代表和干部,专程来到焦裕禄的坟前,很多老贫农都泣不成声地表达了痛悼之情。
B.焦裕禄同志去世后,兰考县继续遭受旱灾和水灾的侵袭,但是全县也没有一个大队受灾,这和焦裕禄同志生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C.焦裕禄同志的高贵品德,已经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兰考人民自力更生,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兰考的大道上。
D.焦裕禄同志尽管已经去世了,但是他没有辜负党的希望,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他将会被人们记在心里。
(2)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焦裕禄去世后的这一年”开头的一段中出现了大量日期和数字,既写出了兰考人民作出的成就,也使事实显得确凿可信,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B.以“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开头的一段中运用了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几个“笑”字写出了兰考人民战胜灾害后的喜悦和自豪。
C.“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指的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篇文章,也指的是焦裕禄生前倡导制订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
D.选文最后一段,转换成第二人称“你”,更好地表达出对焦裕禄精神的热切赞美和颂扬,增强了感染力。
(3)文中横线处的四个排比句,排序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①笑那起伏的沙丘“贴了膏药,扎了针”②笑那人老几辈连茅草都不长的老碱窝开始出现了碧绿的庄稼③笑那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压在人们头上的大自然的暴君,在伟大的时代,不能再任意摆布人们的命运了④笑那滔滔洪水乖乖地归了河道
A.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②④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