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潍坊商校 高三一轮模拟 语文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是(  )
    A. 罚(chéng) 合 (fǔ) 正防卫 (dāng) B. 势(chéng) 给(gòng) 屡见不(xiān) C. 型(mó) 车(yùn) 一丘之(hè) D. 断(jiàn) 妆(jìng) 道(hàng)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辐射 匮乏 哀声叹气 原形毕露 B. 耗废 坐落 除旧布新 独当一面 C. 宣泄 疏浚 甘拜下风 察言观色 D. 肖象 扫描 雄才大略 神采奕奕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误会是一种心灵的________,它与默契分道扬镳。
    ②他再次________了自己的立场。
    ③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在民间________。
    A. 隔膜 申明 流传 B. 隔膜 声明 留传 C. 隔阂 申明 流传 D. 隔阂 声明 留传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 “你到底怎么啦?小红!”老师一进门就问,“不是已经上课了吗?” B. 小明,你是去打羽毛球呢?还是去散步呢? C. 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炀帝杨广的诗句“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 D. 写什么内容?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是我们阅读分析文章时应注意的问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惯了,可别怪没人信你。 B. 当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C. 窗外的风景 D. 秋天时节,万物凋零,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此刊物要求发表的文章字数必须在2000字以内,因此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对文章略加删改一些。 B. 不但我们要让他知道原因,还要让他明白怎么做。 C. 该学校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活动。 D.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人生是有限的。 有多少事情人来不及做完就死去了。                       
    ①因此一个好朋友实际上使你获得了又一次生命。
    ②人的自尊心又使人在许多情况下无法低首下心去恳求别人。
    ③比如人为了避免自夸之嫌,因此很难由自己讲述自己的功绩。
    ④但一位知心的挚友,却能承担你所未做完的事。
    ⑤人生中又有多少事,是一个人由自己出面所不便去办的。
    A. ④①⑤③② B. ①③⑤④② C. ④②③①⑤ D. ①③④②⑤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
    A. 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都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其中欧亨利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B. 小说三要素为:语言、环境、故事情节。 C.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其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他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我国最早的现代白话文小说。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乐》。 B. 乡试又称秋闱,三年一次,第一名称解元。 C. 古代兄弟排行为伯、叔、仲、季。 D. 巾帼指男子,须眉指女子。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是(  )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暗: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A. 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 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 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 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
      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同时,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教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菜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文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使很多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B.不只是传统戏剧,其他领域门类的传统文化也面临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严重威胁。
    C.信息化、数字化对传统文化来说是双刃剑,对其生存发展既带来威胁,也提供机会。
    D.文末用“木乃伊”比喻通过数字化获得永存,却脱离大众而失去生命力的流行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由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所遇到的问题,引出“活化传统文化”这一核心问题。
    B.文章主要论述传统文化资源所面临的双重悖论,作者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分析有辩证性。
    C.文章以3D全景声京剧电影在好莱坞热映为例,论证了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一定会复兴。
    D.文章提出问题后,着重从全球化与科技手段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B.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意义重大,而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转为活的文化并非当务之急。
    C.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和交通愈发便捷的全球化时代,必将遭遇淘汰。
    D.如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呈现传统文化,并借助技术的力量,就能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各题。
      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有不尽如入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轨道运行的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4000-5000个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以重复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300千米高空飞行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据估计,其费用可能降到目前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现在,美、英、德、法、日等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空天飞机。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包括风洞试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按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6万米高空时,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
    (1)下列对航天飞机“不尽如人意”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需要大型的设施和大量的工作人员为其发射服务。
    B.抛掉部分的费用占去了整个发射费用的42%,增加了发射成本。
    C.进入轨道前抛掉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
    D.发射的费用高,准备时间长。
    (2)下列对空天飞机特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空天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消耗氧化剂,所以可以轻装上阵。
    B.空天飞机可以在普通机场上起降,这就降低了其发射成本。
    C.飞机上升到2.6万米高空时还要借助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才将空天飞机送进地球轨道。
    D.空天飞机可以整体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了费用。
    (3)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空天飞机也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B.制造一架空天飞机的费用只有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C.要进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空天飞机就不能像航天飞机那样靠火箭发动机的帮助。
    D.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发射方式不同,降落方式也不同。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选自《赤壁赋》)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正襟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托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托遗响悲风
    B.今安在哉 侣鱼虾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诗乎 固一世雄也
    D.寄蜉蝣天地 月出东山之上
    (3)下列句子中,与“而今安在哉”一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月处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人的回答抒发了对曹操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老当益壮的决心和意志。
    B.苏子借水与月阐发了万物和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表明他能辩证地看问题。
    C.苏子对清风、明月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他旷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D.文段多处运用对偶和比喻,句子长短错落,韵脚灵活多变。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3分)
    (1)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        ,只是近黄昏。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4分)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12个附件和45个专题研究报告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总体规划报告即将上交国务院。但工程沿线的水污染情况让人关注:在榆水干线规划区,骆马湖以南氨氮超标,以北至东平湖水质多为四类、五类和劣五类;黄河以北全部为劣五类。因此有关专家提出,水污染防治效果将成为决定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下面是一封证明信在内容和格式上存在几处错误,请找出来,至少三处。(3分)
    某某职业院校领导:
      田小川同学确系我校16级护理专业学生,于20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贵校,在校期间该生表现优异,担任学生会干部,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到贵校后,欲有更大发展,在校期间不慎将团关系遗失。
    特此证明
    此致
      敬礼
              山东省某某职业学校(盖章)
                2020年9月12日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红柯
    ①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走?他们都说要住下去。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老头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老头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
    ②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
    ③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1)
    ④麦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颤动。(2)
    ⑤老婆婆的手黄巴巴的,长满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黄的茧,那些茧豆真大呀,又圆又壮实,比麦粒儿大,比麦粒儿好看,就像一颗小太阳。大漠的太阳都这样子,小小一点,原野就像合起来的手掌,太阳在金色的指缝间回落。有时太阳会挂在树梢上,挣扎半天也挣不脱,把树都拉弯了,茂密的树梢牢牢地抱着太阳不肯松手,就像一个粗野的汉子紧紧抱着他心爱的女人。
    ⑥老婆婆的额头闪动着快乐的光芒,发出梦呓般的叫声:“长高了,长胖了。”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老婆婆用手轻轻拍打着:“哭哇哭哇,快哭上一声。”
    ⑦老婆婆曾生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
    ⑧那时,他们年轻力壮,老头自己动手做了几只木碗,换了一口大锅,好像他们要生一大群孩子。她说:“拿什么养活他们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有多少娃娃。”丈夫大手一指,外边是辽阔的原野。
    ⑨旷野无边无际,伸向远方,好多年以后,从大城市来的洋学生把这辽阔的土地叫太平洋。
    ⑩老头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头只知道他要养许多娃娃,老头就从太平洋开始的地方垦荒。老头端着簸箕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金属。老头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随即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
    ⑪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
    ⑫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他已经3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领导想起了他的婚姻问题。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他骑马跑了三天三夜,赶到团部。他喊报告进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不太好看。那女子却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他都看呆了。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政委说:“怪我无能,没把工作做通。”漂亮女子转身走了。他劝政委别生气:“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政委吃惊地看他,他说:“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光漂亮不中用。”政委说:“你要身体棒的,还真有一个,长相差些,心灵绝对美。”
    ⑬他很快就见到那个大块头女人,他们在猪圈见面的,她是炊事班长,兼管猪圈。她接触过好几个男的,都没谈成。她跟猪呆在一起,那些猪个个肥壮无比。大家发出惊叹:谁跟她过日子,谁就能肥壮起来。就是没人动这个念头。他们见面,她就说:“你这么壮,你还来找我。”他说:“谁不想壮。”“你想壮?”“我想壮。”“你找对人啦。”
    ⑭他们就这么说好了,她跟他走。她骑上团部最好的大白马,跟他走了。
    ⑮走进荒漠她就显出优势,她在空旷荒凉的景象中亮丽起来,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让到前边,她圆浑浑的长脖子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晰,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
    ⑯女人和骏马走在太阳的谷地里,女人就像起伏的群山。他没想到他能娶这么大一个媳妇儿,一个顶三个。
    ⑰“你说我一个顶三个。”
    ⑱“三个女人才顶你一个。”
    ⑲“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
    ⑳“我是你男人才这么说你。”
    ㉑“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这么说我,我喜欢你这么说我。”
    ㉒跟那个年代所有的边疆故事一样,他们的洞房在地窝子里。他们说:“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麦子生长的样子就像太阳升起来……
    ㉓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
    ㉔老头端着大簸箕,麦种撒光了,簸箕里还有泥土的光芒。“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来啦。老婆子开门啊。”泥土金闪闪的,老婆婆被吸引住了。
    ㉕“我们是簸箕命。”
    ㉖他们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纹的纹路,没有一只斗,全是簸箕。斗才聚财,簸箕不聚财。老婆婆说:“咱不要财。”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
    (有删改)
    (注)①簸箕:用竹篾或柳条编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
    (1)第②自然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两处画线部分。(4分)
    (1)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2)麦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颤动。
    (3)文章为什么要写两人认识的经过?请结合记叙顺序简要分析。(2分)
    (4)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主人公的形象。(3分)
    (5)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材料一:躺平,网络流行词,其内涵说法多样,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表现,如职场白领逃离大城市,转身回到三四线的家乡,从此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日常工作中,没有什么目标感,每天应付完成基本任务即可;主动降低自己的生活欲望,只维持生存最低标准,其余的日子“躺平”,做自己想做的闲事……当下社会,“躺平”已成为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材料二:《觉醒年代》中辜鸿铭的台词:“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作文,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700字。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