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传统戏曲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戏曲借助不同媒介的传播史。当戏曲传播媒介一旦发生改变,戏曲艺术的表演、剧场和观众等都会发生相应变化。人类社会从口语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发展到互联网信息时代,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智能新媒体软件应用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戏曲与日益涌现的各种媒体形式的邂逅,给自身带来了新的生机。
自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戏曲的传播与接受,既有承继关系,又存在时代差异,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得中国戏曲艺术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格局。20世纪初戏曲唱片兴起,百代公司便为谭鑫培、汪笑依等录制唱片。戏曲影片《定军山》拍摄,标志着电影与戏曲的联姻。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电视机在我国的普及,具有代表性的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秦之声》走进了千家万户。可以说,利用多媒体平台,传统戏曲实现了剧场演出,网络传播并存的演出格局。观众可以在新媒体平台欣赏梅兰芳的《生死恨》;聆听王端卿的唱腔,也可收看央视《空中剧院》戏曲展播。
剧场是戏曲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中国传统戏曲从宋元的勾栏瓦舍发展到明清的茶园戏楼,见证了戏曲艺术传播载体的发展演进。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的传播模式又被打破了。当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为表征的新媒体与中国戏曲邂逅,我们看到了戏曲载体的极大丰富性。新媒体融合了戏曲唱片、戏曲电影电视戏曲等海量的信息资源,戏曲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拓展了传统戏曲的传播空间,观众可随时利用互联网资源跨时空欣赏经典剧作,构成了对戏曲剧场演出美学效果的有益补充。尤其对于青年戏过而言,分享新媒体提供的海量高清戏曲视频资源,可以有效弥补因工作、学业、票价,精力等不能前往剧场观赏的缺憾。
多媒体业态下,烧曲艺术观念和生产主体的创断也在发生。许多戏曲名家也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效应,有时直播平台可以吸引数以方计的观众在线观看,受众人数远远超过实体剧场观众。戏曲名角合纷扮在拌音、快手、陌陌等社交软件直播平台上开通网上直播。有的戏曲名角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粉丝”看线,摇身一变成了“网红”。由于新媒体“粉丝"不受地理空间限制。往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国际友人。可以说,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在场性和交互性极强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戏曲演员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与观众的在线互动。在直播过程中,观众随时可以给喜爱的演员发“弹幕”交流。
新媒体作为数字资源的“共享地”,广大戏曲速可以在新媒体网络终端下载自己喜爱的戏曲视频,也上传数字戏曲资源与广大网民分享,不同地域名的观众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实现跨越时空在线交流。新媒体打破了传播界限,全面拓展了传统戏曲的受众范围,从而构建了“在场”与“不在场”并存的戏曲演出生态,重构了观众的戏曲审美视野,
新媒体戏曲数字资源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助推了优秀戏曲文化资源网络共享。大数据信息容量巨大且存储便利,有效保护与抢救了戏曲遗产,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利用高清摄像数字化技术,我国已经存档记录了多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戏曲剧种传承人影像资料。我国部分省市政府文化等部门牵头,也对地方戏曲剧种的戏曲文献资料、实物史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建设了特色数据库。未来,还可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推进传统戏曲剧种分类保护活动,挖掘复排传统戏曲剧目,建立档案数据库和口述史,保存濒危剧种的数字档案。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传统戏曲在做好数字化工程的同时,也必须注重时刻观察新媒体带给戏曲艺术本身的变化,这是我们做好传承的武器。
(摘编自李有军《当戏曲邂逅新媒体》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戏曲的发展史就是戏曲借助不同媒介的传播史。传统戏曲与日益涌现的各种媒体形式的邂逅,给自身带来了新的生机。
B.剧场是戏曲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所以对于青年戏迷而言,因工作、学业、票价、精力等原因不能前往剧场观赏是一种巨大的缺憾。
C.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在场性和交互性极强的特点,戏曲演员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与观众的在线互动。
D.传承传统戏曲,我们不仅要让传统戏曲做好数字化工程,也必须注重时刻观察新媒体带给戏曲艺术本身的变化。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时代,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播方式也不尽相同。由唱片、电影、电视戏曲栏目发展到现在的抖音、快手等智能新媒体传播,说明戏曲越来越受大众欢迎。
B.戏曲演员在直播平台开通网上直播,吸引广大国内外“粉丝”在线,与观众在线互动,这些戏曲演员成为网红后追名逐利,并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C.新媒体打破了传播界限,全面拓展了传统戏曲的受众范围,从而构建了“在场”与“不在场”并存的戏曲演出生态,意味着戏曲不再需要在舞台上演出。
D.建设特色数据库,推进传统戏曲剧种分类保护活动,挖掘复排传统戏曲剧目,建立档案数据库和口述史,保存濒危剧种的数字档案,都是传承戏曲的有效措施。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能反映戏曲艺术多元形态并存格局一项是( )
A.“蒲景苑”百姓剧场通过现场播放和网络直播方式插出蒲剧电影《窦娥冤》。
B.上海越剧院经典剧目《红楼梦》在全国巡演,所到之处票房爆满,掌声不断。
C.大型豫剧经典戏曲《花木兰)在CCTV-11戏曲频道《戏曲影视剧场》播出。
D.大连京剧院演员任思媛抖音直播《甘露寺》,网友打赏鼓励:“国粹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