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4年语文第二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二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扎 B. 又欲其西封 肆:肆意 C. 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D. 敢以执事 烦:麻烦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之往来,共其乏闲 B. 若舍郑以为 C. 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D. 之力不及此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秦伯说 C. 失其所与,不知 D. 若不阙秦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与郑人
    A. 缒而出,见秦伯 B.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 郑而有益于君 D. 函陵,秦军氾南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君知其难也 B. 共其乏困 C. 失其所与,不知 D. 吾其还也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A. 是寡人之过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中档

    7 . 执事:指            ,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 题型:填空题 难易度:中档

    8 . 盟:两国或两人以上相互约定协同办事称“盟”。会盟时一般要杀牲、      (古代举行盟会时饮牲畜的血),并宣读盟书,对天发誓。国家遇急难时,诸侯间临时约定会见,举行盟礼,类同约定,互相援助,称“会盟”。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使烛之武秦君,师必退 见:拜见
    B.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
    C.且(1)君为晋君赐矣 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君图之 唯:只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焉用亡郑陪邻/其无礼于晋
    B.君知难也/吾还也
    C.舍郑以为东道主/使烛之武见秦君器
    D.子亦有不利/用亡郑以陪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的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翻译下列句子翻译句子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秦,将焉取之?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以此之 遗:给予
    B.而震志愈 笃:坚定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之 辟:征召
    D.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故;所以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A.缒而出
    B.晋函陵,秦军汜南
    C.烛之武退秦师
    D.既封郑
    (3)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A.是寡人之过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以其无礼于晋
    D.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震早年博览群书,做学问一丝不苟,因而被当时的人誉为“关西孔子”。他数十年不出仕,年纪大了仍然志向坚定。
    B.大将军邓鹭听说杨震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就举荐他做官,杨震屡次获得升迁,担任过荆州刺史和东莱太守等官职。
    C.杨震赴郡途中路过昌邑,举荐故人荆州秀才王密出任昌邑县的县令,王密在夜里送金感谢,但却被杨震严词拒绝。
    D.杨震一生做官清廉正直,没有给家人提供富足的生活条件,只将清白的名声留给子孙作为丰厚的遗产。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