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二)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①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连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梁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②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窝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巴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账!”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有删改)
    【注】①本文选自鲁迅的《野草》。②头钱:旧社会里提供赌博场所的人向参与赌博者抽取一定数额的钱,叫做头钱,也称“抽头”。侍候赌博的人,有时也可从中分得若干。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奴才主要从哪三个方面诉说了自己悲惨的生活处境。
    (2)面对“奴才”诉苦,“聪明人”和“傻子”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方式,请简要概括。
    (3)文章的结尾似乎解决了奴才的问题,奴才最后也高兴起来。这是一个圆满的的结局吗?为什么?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逛
                                                                                                 和军校
    泔河村的敦厚妈一辈子逛过的最大地方是观音镇。观音镇是真的好,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虽然这些吃喝她都没享受过,可逛一逛也够敦厚妈幸福几天呢。自从摔跛了腿,敦厚妈再也没有逛过。
    敦厚妈守寡早,就敦厚这么一个儿子,当敦厚想当兵的时候,敦厚妈死活不依。可敦厚一试,真就“试”上了,崭新的军装穿上身,就要走了,敦厚妈把前襟哭湿一大片,最后敦厚还是和同村孙四海、孙长明一起去当兵了。
    第三年敦厚回来了,和小秋结了婚。小秋人俊,少话,识理,三天两头来帮敦厚妈做家务,妈长妈短地叫。后来,敦厚入党,转成志愿兵,要去一个油田当石油工人。
    敦厚很孝顺,每次回来,都给妈买好多好多好吃好穿的,帮妈干农活,用自行车驮着妈到观音镇逛两回集。敦厚的话变得多了,当着全村人,讲他的油田有多大,有多好,讲得一村人都勤勤地朝敦厚妈递艳羡的目光,敦厚又要走了,给妈留下了好多的钱,走时带着小秋。
    偌大的一个屋子,空荡荡的只剩下敦厚妈一个人了。孙四海他妈说:“你敦厚咋不带你进他的油田上去逛一逛啊?”因为孙四海刚带他妈逛了咸阳。敦厚妈就替儿子说话:“敦厚叫我去的,我想咱一个农村妇女,腿又不好,话也不会说,走不到人面前去;再说了,敦厚又要忙,咱去了给娃惹麻烦。”可是泔河村人的话变得难听了:“真看不出敦厚是个没良心的。”敦厚妈说:“是我不去,油田没啥好逛的。”孙四海他妈说:“没啥好逛的?没啥好逛的他为啥把他媳妇叫去逛呢?”…村里人都这么说,敦厚妈就觉得脸上不光彩,人多的场合去得也少了。
    敦厚妈年底就突然不行了。敦厚回来夜夜陪着,端吃喂喝,无微不至。小秋更是殷勤,尽着孝道,敦厚带妈去县医院查病,医生叹气说:“准备后事去。”敦厚把妈驮回村里,急着要去油田。支书张大昌拦住了敦厚说:“敦厚,你妈是有今没明的人了,赶紧接你妈去油田逛一逛。”
    敦厚说:"叔,我知道,但是天南海北,我也要给我妈把病看好。"头一低,泪就“叭叭叭”砸下来。”叔,我有难处。"敦厚咬咬牙,走了。泔河村的骂声也就起来了.
    教厚走后第十九天,小秋正在给妈熬药,张大昌带了几个人,接小秋和敦厚妈,一见面,小秋就抱住张大昌,哇的一声哭了。
    一行人来到了敦厚所住的单站上。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人,四野茫茫,比他们村还荒凉。小秋的感觉准确,敦厚死了。三个盗油人,开着四轮车,敦厚拦车,他们送钱,敦厚不要,他们吓唬,敦厚不怕。敦厚伸手拦在路中央,说:“想把油拉走,就从我身上碾过去,”装满一车油的四轮从敦厚身上碾了过去……敦厚死前留下话:把我妈和支书接到油田来看看。还说,他攒的钱,全用来给他妈看病……
    采油厂的领导说,这井是全厂最远的一口,没人愿意来。敦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小秋抱着妈哭得死去活来,断断续续地说:“他想条件好些了,分了房子,再把妈接来……"
    最后,张大昌说:“敦厚是个好娃,是我们村的光荣,叶落归根,我们村要给他建个高高大大的墓。”油田上的领导说:“敦厚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我们还要追认他为烈土,号召全厂向他学习,我们想把教厚同志的遗体火化,留在这里.”
    双方各说各理,互不相让。这时,小秋和她的婆婆在山上那个采油小站旁悄悄地为敦厚挖着墓穴。
    妈说:“敦厚,你就住这儿,把井看好……"
    小秋说:“妈要是想你了,我就跟妈来看你……”
    起风了,落雪了,一会儿,天地一色。
    (有删改)
    (1)文章第一段写了敦厚妈逛观音镇,有什么作用?(3分)
    (2)小说在塑造敦厚的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3)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敦厚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4)文中有两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二者有什么关联?(3分)
    (5)敦厚的故事可歌可泣,彰显了人生价值,对此你有何感想?结合文章说-说你的想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