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谊,字宜君,河南洛阳人也。父显,周凤州刺史。谊少慷慨,有大志,便弓马,博览群言。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士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帝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帝侧微为不恭谊勃然而进将击之其人惶惧请罪,乃止。自是朝士无敢不肃。岁余,迁御正大夫。丁父艰,毁瘁过礼,庐于侧,负士成。岁余,起拜雍州别驾,固让,不许。武帝,授仪同,累迁内史大夫,封杨国公。从帝伐齐,至并州,帝既入城,反为齐人所败,左右多死。谊率麾下骁雄赴之,帝赖以全济。时帝以六军挫衄,将班师。谊固谏,帝从之。及齐平,授相州刺史。未几,复征为大内史。汾州稽胡为乱,谊率兵击之。帝弟越王盛、谯王俭虽为总管,并受谊节度。其见重如此。及平贼而还,赐物五千段,封一子开国公。帝临崩,谓皇太子曰:“王谊社稷臣,宜处以机密,不须远任也。”
    皇太子即位,是为宣帝。惮谊刚正,出为襄州总管。及高祖为丞相,转为郑州总管。司马消难举兵反,高祖以谊为行军元帅,率四总管讨之。军次近郊,消难惧而奔陈。于时北至商洛,南拒江淮,东西二千余里,巴蛮多叛,共推渠帅兰雒州为主。雒州自号河南王,以附消难,北连尉迥。谊率行军总管李威、冯晖、李远等分讨之,旬月皆平。高祖以谊前代旧臣,甚加礼敬,遣使劳问,不绝。以第五女妻其子奉孝,寻拜大司徒。谊自以与高祖有旧,亦归心焉。 及上受禅,顾遇弥厚,上亲幸其第,与之极欢。太常卿苏威立议,以为户口滋多,民田不赡,欲减功臣之地以给民。谊奏曰:“百官者,历世勋贤,方蒙爵土,一旦削之,未见其可。如臣所虑,正恐朝臣功德不建,何患人田有不足?”上然之,竟寝威议。开皇初,上将幸岐州。 谊谏曰:“陛下初临万国,人情未洽,何用此行?”上戏之曰:“吾昔与公位望齐等,一朝屈节为臣,或当耻愧。是行也,震扬威武,欲以服公心耳。”谊笑而退。寻奉使,上嘉其称旨,进封郢国公。(选自《隋书•王谊传》)


    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士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帝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帝侧微为不恭/谊勃然而进/将击之/
    B.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土/时大家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帝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帝侧/微为不恭/谊勃然而进/将击之/
    C.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士时大家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帝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帝侧/微为不恭/谊勃然而进/将击之/
    D.周闵帝时/为左中待上士/时大家宰字文护执政/势倾王室/布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帝侧微为不恭/谊勃然而进/将击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坟墓:坟,本指高出地面的土堆。古时为亡者筑土为坟,穴地为高,后通称“坟墓”。
    B.即位:开始做帝王或诸侯,与此相同的词还有“登基”“即祚”“践祚”等。
    C.冠盖:原指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在本文中代指前往王谊家登门拜访的达官显贵。
    D.突厥: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后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谊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在权臣当道的朝堂上敢于挺身而出维护王室尊严。父母去世后,能够背土成坟,建屋守孝。
    B.王谊为人刚正,功高震主。武帝时,他建立了不世之功,致使宣帝即位后对他颇为忌惮,将他调离京城外放为官。
    C.王谊带兵有方,指挥若定。他带领行军总管李威等人分路讨伐叛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平定了大规模的叛乱。
    D.王谊见识高明,深受赏识。在苏威建议减功臣之地给百姓一事上,他从稳定朝政的角度远谋深虑,皇上对他独到的见解也深以为然。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题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上受禅,顾遇弥厚,上亲幸其第,与之极欢。
    ②谊谏曰:“陆下初临万国,人情未治,何用此行?”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性倜傥,轻财尚气。少时遇相者谓曰:“卿容貌甚善,须小亏,则当富贵。”梁大同中,昭达为直后,因醉堕马,鬓角小伤,昭达喜之,相者曰:“未也。”。
    侯景之乱,昭达率乡人援台,为流矢所中,眇其一目。相者见之,曰:“卿相善矣,不久当富贵。”台城陷,昭达还乡里,与陈文帝游,因结君臣分。侯景平,文帝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文帝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超于侪等。陈武帝谋讨王僧辩,令文帝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画。累功除定州刺史。时留异拥据东阳,武帝患之,乃使昭达为长山令,居其心腹。(天嘉)四年,以功授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初,文帝尝梦昭达升台铉,及旦,以梦告之。至是,侍宴酒酣,顾昭达曰:“卿忆梦不?何以偿梦?” 昭达对曰:“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余无以奉偿。”寻出为都督、江州刺史。废帝即位,改封邵陵郡公。华皎之反,其并假以昭达为辞,又频遣使招之,昭达尽执其使送都。太建二年,征江陵。时梁明帝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昭达分遣偏将钱道戢、程文季乘轻舟焚之。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攻其城,降之。三年,于军中病,赠大将军。 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其所克,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敌弗之废也。四年,文帝庙庭。
    (节选自《南史•章昭达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B.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C.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D.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东宫,古代宫殿名,因在皇宫东面而得名,后也借指居住在此的太子。
    B.移文,官府用于征讨、晓谕或声讨的文书,也称为“移书”或“檄文”。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官员的死亡,也可用于妃嫔、皇子、公主等。
    D.配享,指臣子在帝王宗庙得到附带祭祀,是古代奖励功臣的一种恩典。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昭达追随文帝,颇得信任。文帝任吴兴太守时,昭达主动谒见,结下君臣情分;文帝镇守长城,昭达多次奉命与武帝通消息,后累积功勋为定州刺史。
    B.昭达忠于陈朝,不怀二志。御宴上,面对文帝询问,昭达坦陈尽忠尽节之意;废帝即位后,华皎造反,昭达将华皎派来诱降的人全部押送到京城。
    C.昭达能征善战,颇有智谋。早年昭达即跟随文帝守长城,防杜龛;后又担任长山令,防备留异;征江陵时,面对梁周大军,他巧出奇兵,大获全胜。
    D.昭达尽职尽责,治军有方。他为国赴战,鞠躬尽瘁,最后病死于军中;行军征战恩威并施,能以身作则与士兵共苦,又懂得犒赏将士,因此深受敬戴。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昭达对曰:“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余无以奉偿。”
    ②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其所克,必推功将帅。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伏隆传
    隆宇伯文,少以节操立名,仕郡。建武二年,诣怀宫,光武甚亲接之。
    时,张步兄弟各拥强兵,据有齐地。拜隆为太中大夫,持使青、徐二州,招降郡国。隆移檄告曰:“乃者,猾臣王莽,杀帝盗位。宗室兴兵,除乱诛莽,故群下推立圣公以主宗庙。而任用贼臣,杀戮贤良,三王作乱,盗贼从横,逆天心,卒为赤眉所害。皇天祐汉,圣哲应期,陛下神武奋发,以少制众。故寻、邑以百万之军,溃散于昆阳,王郎以全赵之师,土崩于邯郸,大肜、高胡望旗消,铁胫、五校莫不摧破。梁王刘永,幸以宗室属籍,爵为侯王,不知厌足,自求祸弃,遂封爵,造为诈逆。今虎牙大将军屯营十万,已拔睢阳,刘永奔迸,家已族矣。 此诸君所闻也,不先自图,后悔何及!”青、徐群盗得此惶怖,获索贼右师郎等六校即时皆降。张步遣使随隆,诣阙上书,献鳆鱼。
    其冬,拜隆光禄大夫,复使于步,并与新除青州牧守及都尉俱东,诏隆辄拜令长以下。隆招怀缉,多来降附。帝嘉其功,比之郦生。即拜步为东莱太守,而刘永复遣使立步为齐王。步贪受王爵,犹豫未决。隆晓譬曰“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王,今可得为十耳。”步欲留与共守二州,隆不听,求得反命,步遂执隆而受永封。隆遣间使上书曰:
    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厄,命不顾。又吏人知步反畔,心不附之,愿以时进兵,无以臣隆为念。臣隆得生到阙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若令没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长累陛下。陛下与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 帝得隆奏,召父湛流涕以示之曰:隆可谓有苏武之节。恨不且许而遽求还也。”其后步遂杀之,时人莫不怜哀焉。
    五年,张步平,车驾幸北海,诏隆中弟咸收隆丧,赐给棺敛,太中大夫护送丧事,诏告琅邪作家,以子瑗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伏隆传》,有删节)【注】①湛:伏湛,伏隆的父亲。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督邮,汉代设置督察地方驿亭转运文书及物资的官员,如《三国演义》中写到“张飞怒打督邮”。
    B.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作为凭证的符节,如《苏武传》“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C.牧守,州牧和郡太守的合称,州官称牧,郡官称守,如《三国志•文帝纪》“朝士明制度,牧守由政事”。
    D.万户侯,古代食邑万户的高官,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诸君所闻也,不先自图,后悔何及!
    ②帝得隆奏,召父湛流涕以示之曰:“隆可谓有苏武之节。恨不且许而遽求还也。”

    伏隆出使青、徐二州通告各郡的檄文讲了哪两层意思?请简要概括。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铁保,字冶亭,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先世姓觉罗,称为赵宋之裔,后改今氏。父诚泰,泰宁镇总兵,世为将家。铁保折节读书,年二十一,成乾隆三十七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袭恩骑尉世职。 于曹司中介然孤立,意有不可,争辩勿挠。大学士阿桂屡荐之,迁郎中,擢少詹事,因事罢。寻补户部员外郎,调吏部。擢院侍讲学士,仍兼吏部行走,历侍读学士、内阁学士。五十四年,迁礼部侍郎,兼副都统。校射中的,赐。调吏部。
    嘉庆四年,奏劾司员,帝责其过当,左迁内阁学士,转盛京兵部、刑部侍郎,兼奉天府尹。寻复召为吏部侍郎,出为漕运总督。五年,值车驾将幸盛京,疏请御道因旧址,勿辟新道;裁革餽枕送扈从官员土仪;禁从官妄拿车马。上嘉纳之。七年,迁广东巡抚,调山东。河决衡家楼,诏预筹运道。九年三月,迅速,加太子少保。寻以水浅船迟,革职留任。十年,推两江总督,命覆鞫安徽寿州武举张大有妒奸毒毙族侄狱,苏州知府周锷受贿轻纵,及初彭龄为安徽巡抚,勘实置法。铁保坐失察,褫宫衔,降二品顶戴,寻复之。
    十二年,疏请八旗兵米酌给二成折色,诏斥妄改旧章,革职留任。先后疏论治河,请改建王营减坝,培筑高堰、山盱堤后土坡及河岸大堤,修复云梯关外海口,遣大臣勘议,并采其说施行。十四年,运河屡坏堤,荷花塘决口合而复溃,镌级留任。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至是事觉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河工日坏吏治日弛酿成重狱褫职遣戍乌鲁木齐。逾年,给三等侍卫,充叶尔羌办事大臣。寻授翰林院侍讲学士,调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授浙江巡抚,未之任,改吏部侍郎。擢礼部尚书,调吏部。 请芟吏、兵两部苛例,条陈时政,多见施行。林清之变,召对,极言内监通贼有据,因穷治逆党,内监多衔恨,遍腾谤言。会伊犁将军松筠劾铁保前在喀什噶尔治叛裔玉素普之狱,误听人言,枉杀回民毛拉素皮等四人,上怒,追念江南李毓昌之狱,斥其屡蹈重咎,褫职,发往吉林效力。二十三年,召为司经局洗马。道光初,以疾乞休,赐三品卿衔。四年,卒。
    铁保慷慨论事,高宗谓其有大臣风。及居外任,自欲有所表见,倨傲,意为爱憎,屡以措施失当被黜。然优于文学,词翰并美。两典礼闱及山东、顺天,皆得人。留心文献,为八旗通志总裁。多得开国以来满洲、蒙古、汉军遗集,先成《白山诗介》五十卷,复增辑改编,得一百三十四卷,进御,仁宗制序,赐名熙朝雅颂集。自著曰《怀清斋集》。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四十》)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至是事觉/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河工日坏/吏治日弛/酿成重狱/褫职/遣戍乌鲁木齐
    B.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至是事觉/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河工日坏/吏治日弛/酿成重狱褫职/遣戍乌鲁木齐
    C.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至是事觉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河工日坏吏治日弛/酿成重狱/褫职遣/戍乌鲁木齐
    D.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酖杀委员/李毓昌至是/事觉诏/斥铁保偏听固执/河工日坏/吏治日弛/酿成重狱/褫职遣/戍乌鲁木齐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翰林院,唐朝开始设立,最初是各种艺能人士供职的机构。唐玄宗时,建翰林学士院,专供草拟诏制的人居住。
    B.花翎,是清代官员插在帽上的一种装饰品,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各级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种佩戴。
    C.漕运,古代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运输方式,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D.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铁保将家出身,却能文能武。他出身武将世家,发愤读书,进士及第,仕宦生涯中,大多担任文职,也曾担任武官。
    B.铁保几起几落,仕途不平。他乾隆年入仕,后历嘉庆、道光,既任过京中要职,也任过封疆大吏,还几次被革职免职。
    C.铁保熟悉漕运,颇有见地。任漕运总督时,他就治理黄河积极上书献策,提出了中肯意见,朝廷全部采纳了他的主张。
    D.铁保论事慷慨,敢于直言。他上书弹劾官员,被皇帝指责;对皇帝极言内监与贼人相通之事,引得内监怀恨,造谣中伤他。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曹司中介然孤立,意有不可,争辩勿挠。
    ②请芟吏、兵两部苛例,条陈时政,多见施行。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弃宗弄赞,吐蕃之赞普也。吐蕃,本汉西羌之地,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吐蕃世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其地气候大寒,不生秔稻,畜多牦牛,又多金银铜锡;其国人或随畜牧而不常厥居,然颇有城郭,号其王为赞普。弄赞弱冠嗣位,性骁武,多英略。其为人慷慨才雄, 常驱野马、牦牛,驰剌之以为乐,西域诸国共臣之。弄赞闻突厥、吐谷浑并得尚公主,乃遣使赍币求昏,太宗不许。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命使者贡金甲,且言迎公主,谓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乃诏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率步骑五万进讨。君集遣其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斩千余级。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昏,太宗许之。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江夏郡王道宗主昏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昏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字以居处焉。 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氈裘,袭纨琦,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高宗嗣位,授弄赞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弄赞因致书于司徒长孙无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并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座之前。高宗嘉之,进封为宾王。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阙之下。永徽元年,弄赞卒。高宗为之举哀,遣右武侯将军鲜于臣济持节赍玺书吊祭。
    (节选《旧唐书•叶蕃传》,有删改)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江夏郡王道宗主昏/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B.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江夏郡王道宗主昏/持节送公土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C.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江夏郡王道宗主昏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D.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江夏郡王道宗主昏/持节送公主于叶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吐蕃是唐宋元明之间的汉文史籍对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的习惯泛称,有人认为“吐番”是“秃发”的发音讹变。
    B.尚公主即与公主结婚,公主不能说“娶”而说“尚”,这是在中国古代贵族等级观念下以公主为尊的特殊说法。
    C.同学本指供王室贵族子弟学习的国家级学府,后也指以先秦经典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体系,文中指后者。
    D.玺书本指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为免破损,书于竹简木牍,缚绳加泥封固,钤以玺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弃宗弄赞骁勇尚武。他二十岁继位,成为吐蕃的赞普:他求婚不成,就遏制二十万敌军进犯松州,让使者进贡黄金铠甲威胁大唐,声称必娶得公主。
    B.弃宗弄赞很有谋略。他为了娶到大唐公主,不落于突厥、吐谷浑之后,不惜以武力手段施加压力,失利后审时度势,低伏谢罪,终使大唐与之和亲。
    C.弃宗弄赞勇于改革。他仰慕大唐文明,移风易俗,派贵族子弟学习《诗》《书》,让中原文士掌管表疏,引进蚕种及造洒、碾、硙、纸、墨的匠人。
    D.弃宗弄赞忠于唐室。他对继位的高宗表示,若有臣子胆敢悖逆,他将带兵讨除;献上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座前,高宗赞赏并进封他为宾王。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常驱野马、牦牛,驰刺之以为乐,西域诸国共臣之。
    ②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昔者楚灵王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期年朝有黎黑之


    下列各项为文本划分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B.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C.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D.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下列文中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好:喜欢
    B.节:节日
    C.比:等到
    D.色:脸色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______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______
    A.曰:学不可以已
    B.假于物也
    C.吾尝而思矣
    D.则智明而行无

    选文最后一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______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C.只有不断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请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自周之衰,以至于今,历岁千数百矣。太平之遗迹,扫荡几尽,学者所见,无复全经,于是时也,乃欲训而发之,臣诚不自撰,然知其难也,以训而发之之为难,则又以知夫立政造事追而复之之为难。然窃观圣上致法就功,取成于心,训迪在位,有冯有翼,亹亹乎乡六服承德之世矣,以所观乎今, 考所学乎古所谓见而知之者臣诚不自揆妄以为庶几焉故遂昧置自竭而忘其材之弗及也。
    (选自王安石《<周礼>义序》,有删节)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考所学乎古所谓见而知之者臣诚不自揆妄以为庶几焉故遂昧冒自竭而忘其材之弗及也。

    儒家经典中“三礼”是《周礼》、《 ______ 》《 ______ 》的统称。

    从材料来看,王安石认为自己训释《周礼》难度很大的原因有哪些?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及长,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召,不拜。太宗初,召谐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帝叹日:“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
    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退:“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署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蚭,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恩导之以蔣石教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照邻曰:“人事奈何?”曰:“心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之谓也。胆为之将,以果决为务,故欲大。《》日:赴赴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谓也。仁者静,地之象,故欲方。《》曰:‘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智者动,天之象,故欲圆。《》曰:‘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之谓也。”
    思邈自云:开皇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 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
    初,魏微等受召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东台侍郎孙处约将其五子--诞、微、俊、佑、佺以谒思邈。思邈曰:“俊当先贵,佑当晚达,佺最名重,祸在执兵。”后皆如其言。太子詹事卢齐卿童幼时,请问人伦之事。思邈曰:“汝后五十年位登方伯,吾孙当为属史,可自保也。”后齐卿为徐州刺史,思邈孙溥果为徐州萧县丞。 思邈初谓齐卿之时,溥犹未生,而预知其事。凡诸异迹,多此类也。
    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记无。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节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B.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C.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D.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诗》《传》《易》:文中所述分别是指孔子所著《诗经》、左丘明所著《左转》和周文王姬昌所著的《周易》。
    C.辛西:为干支之一。辛为天干,酉为地支。辛酉的前一位是庚申,后一位是王成。
    D.牲牢:在文中指供祭礼用的牲畜。牛、羊、家三牲全备称之为“太牢”,只有羊和家的祭品称之为“少牢”。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孙思邈少年博学,涉猎广泛。他不仅能日诵千言,而且对诸多学派均有研习。独孤信因其才气太大,但年龄小无法重用而感到遗憾。
    B.孙思邈老医术高超,见解独到。他认为治病要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治病要胆大心细,考虑要周密,行动要坚决。
    C.孙思邈年龄不详,经历传奇。他熟知前朝之事,能预测未来。其乡里有很多近百岁的长寿之人。
    D.孙思邈胸无大志,不喜功名。他这一生都尽最选择避世隐居,拒绝了多位皇帝授予的官职。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
    ②思邈初谓齐卿之时,溥犹未生,而预知其事。凡诸异迹,多此类也。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马绛,大名人。景德元年,诏下贡举。诸举子推绛就试,守令劝驾,遂首荐登甲科。释褐,试秘省校书郎,出知婺州义乌县。至则開县扉,凡辩讼者径造于一庭,为之别白是非,因勉之以义教,民辄听命罢去,无复词牒,案牍大治。后十年,父老犹有称道绛者。再调寿州录事参军。还,赴铨部,御前,选补职事官,除莱州防御判官。时蔡齐在诸生,未知名。绛一见曰:“海滨有此奇士!”忘年定交,日与游甚欢。是秋,主试贡士,首送蔡齐。至,齐冠天下士,绛得知人之名。秩满,改著作佐郎。。既除,迁秘书丞、知梧州。绛性刚直,不屈上官,耻焉苟合,以是滞留常调官不遂。尝曰:“ 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故于鄠、杜终南圭峰之下,就水竹营别墅,为栖逸之地。及自岭外归,称疾罢官,慨然有丘壑志。故枢相王曙在西府,雅知绛。蔡齐亦在内署,数勉绛起还朝,相与称荐,遂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时河阳相王钦若知州事,多回挠,绛持法不阿,河阳不悦。僚佐为绛言,宜姑为和。绛曰:“守正之谓和。朝廷置吏,岂使苟相顺适以为和哉?吾知奉公而已。”内珰乘传奏边事,承河阳指,阴诬中绛,遂徙延州。代还,知坊州,赐五品。蔡齐拜御史中丞,被命举御史,而以绛名上,时王钦若作相,三奏而三却之。齐怀敕至中书曰:“ 被命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执政不得已,除锋殿中侍御史,寻改侍御史。绛素厉风节,及在司察之职,危言无顾惮。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真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绛曰:“良农能稼而不能穑。士固有道,违道干誉,非鄙志者。”其自守如此。庆历八年六月卒,享年七十有五。
    (节选自《张方平集》)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软/
    B.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C.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D.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引对,又称“赐对”指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
    B.春榜,科举考试中,会试一般在春季举行,也称春闱。考中者张榜公布,故名春榜。
    C.丁艰,又称丁忧,指遭遇父母丧,一般情况下,朝廷官员必须回原籍守丧。
    D.服章,“服”指“服饰;“章”指玉带,用来表示官员的品阶身份。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马绛才干卓著,勤政爱民。他担任义乌知县时,专门营造一庭院,替百姓明辨是非,并注重教化,深受百姓的爱戴。
    B.马绛慧眼独具,荐举英才。他发现莱州蔡齐是难得的奇才,不顾其年轻无名,与之订交,并荐举他赴京应试。
    C.马绛性情刚直,守正不阿。他因王钦若做事多苟且顺服、没有原则而拒绝与之同流合污。后来马绛被举荐做御史时,遭王钦若再三阻挠。
    D.马绛淡于名利,重于义节。他在官场虽然屡屡受挫,但志向不改。面对宰相的直言劝告,他却不为所动。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
    ②被命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

    马绛被调往延州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