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眀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岀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棱棱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凊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岀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1)结合文章内容,指出选文第一段中“那些走远了的人”指代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女人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选文中作者描写水声“哗哗,哗哗,哗哗哗”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周朴园  (在门口)你叫什么?你还不上楼去睡?
    蘩  漪  (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  (见鲁妈、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蘩  漪  (拉四凤向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指着朴园向四凤)叫他爸爸!(指着鲁妈向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  太太!
    蘩  漪  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跟这个妈叩头。
    周  萍  (难堪)爸爸,我,我——
    周朴园  (明白地)怎么——(向鲁妈)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蘩  漪  (惊)什么?
    鲁侍萍  (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  (悔恨地)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  不,不!(低头)啊!天!
    蘩  漪  (惊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  嗯。(厌烦地)蘩漪,你不必再故意地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毎亲,三十年前死了的
    蘩  漪  天哪!
    (半晌。四凤苦闷地叫了一声,看着她的母亲,鲁妈苦痛地低着头。周萍脑筋昏乱,迷惑地望着父亲同鲁妈。这时蘩漪渐渐移到周冲身边,现在她突然发现一个更悲惨的命运,逐渐地使她同情侍萍,她觉出自己方才的疯狂,这使她很快地恢复原来平常母亲的情感。她不自主地望着自己的冲儿。)
    周朴园  (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  萍  (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  (严厉地)混账!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  萍  (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  (尊严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
    四  凤  (向母)哦,妈!(痛苦地)
    周朴园  (沉重地)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找到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向鲁妈叹口气)我老了,刚才我叫你走,我很后悔,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你既然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妤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
    周  萍  (向鲁妈)您——您是我的——
    鲁侍萍  (不自主地)萍——(回头抽咽)
    周朴园  跪下,萍儿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你的生母。
    四  凤  (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鲁待萍  (不语,抽咽)
    (节选自曹禺《雷雨》第四幕)
    (1)节选部分的开始,蘩漪倨傲地向周朴园说“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一语,其意思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蘩漪说“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跟这个妈叩头”时,周萍和周朴园各有怎样的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了两人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感情纠葛一下子都呈现出来之后,周朴园反而平静了不少,你怎样看待周朴园这种“平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雷雨》第四幕的结尾部分,也是全剧的结尾。有人说,这种悲剧性的结尾是蘩漪一手导致的。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苏雪林
    青年是透明的,身与心都是透明的。嫩而薄的皮肤之下,好像可以看出鲜红血液的运行,这就形成他或她容颜之春花的娇,朝霞的艳。所谓“吹弹可破”,的确叫人有这样的担心。忘记哪一位西洋作家有“水晶的笑”的话,一位年轻女郎嫣然微笑时,那一双明亮的双瞳,那两行粲然如玉的牙齿,那唇角边两颗轻圆的笑涡,你能否认这“水晶的笑”四字的意义么?
    青年是永远清洁的。为了爱整齐的观念特强.青年对于身体,当然时时拂拭,刻刻注意。然而青年身体里似乎天然有一种排除尘垢的力,正像天鹅羽毛之洁白,并非由于洗濯而来。又似乎古印度人想象中三十二天的天人,自然鲜洁如出水莲花,一尘不染。等到头上华萎,五官垢出,腋下汗流,身上那件光华夺目的宝衣也积了灰尘时,他的寿命就快告终了。
    青年最富有爱美心,衣履的讲究,头发颜脸的涂泽.每天费许多光阴于镜里的徘徊顾影,追逐银幕和时装铺新奇的服装的热心,往往叫我们难以了解,或成了怜悯的讽嘲。无论如何贫寒的家庭,若有一点颜色,定然聚集于女郎身上。这就是碧玉虽出自小家.而仍然不失其为碧玉的秘密。为了美,甚至可以忍受身体上的戕残,如野蛮人的文身穿鼻,过去妇女之缠足束腰。我有个窗友因面麻而请教外科医生,用药烂去一层面皮。三四十年前,青年妇女,往往就牙医无故拔除一牙而镶之以金,说笑时黄光灿露,可以增加不少的妩媚。于今我还听见许多人为了门牙之略欠整齐而拔去另镶的,血淋淋地也不怕痛。假如陆判官的换头术果然灵验.我敢断定必有无数女青年毫不迟疑地袒露其纤纤粉颈,而去欢迎他靴统子里抽出来那柄锯利如霜的小匕首的。
    青年是没有年龄高下之别的,也永远没有丑的,除非是真正的嫫母和戚施。记得我在中学读书时,眼中所见那群同学,不但大有美丑之分,而且竞有老少之别。凡那些皮肤粗黑些的,眉目庸蠢些的,身材高大些的,举止矜庄些的,总觉得她们生得太“出老”一点.猜测她们年龄时,总会将它提高若干岁。至于二十七八或三十一二的人一  当时文风初开的内地学生年龄是有这样的一一在我们这些比较年轻的一群看来.竟是不折不扣的“老太婆”了。这样的“老太婆”还出来念什么书,活现世!轻薄些的同学的口角边往往会漏出了这样嘲笑。现在我看青年的眼光竞和以前大大不同了,媸妍胖瘦,当然还分辨得出,而什么“出老”的感觉,却已消失于乌有之乡,无论他或她容貌如何,既然是青年,就要还他一份美,所谓“青春的美”。挺拔的身躯,轻矫的步履,通红的双颊,闪着青春之焰的眼睛.每个青年都差不多,所以看上去年纪也差不多。从飞机下望大地,山陵原野都一样平铺着,没有多少高下隆洼之别,现在我对于青年也许是坐着飞机而下望的。哈,坐着年龄的飞机!
    但是,青年之最可爱的还是他身体里那股淋漓元气,换言之,就是那股愈汲愈多,愈用愈出的精力。所谓“青年的液汁”,这真是个不舍昼夜滚滚其来的源泉.它流转于你的血脉,充盈于你的四肢,泛滥于你的全身,永远要求向上.永远要求向外发展。它可以使你造成博学,习成绝技,创造惊天动地的事业。青年是世界上的王,它便是青年王国拥有的一切的财富。
    当我带着书踱上讲坛,下望墨压压的一堂青年的时候.我的幻想,往往开出无数芬芳美丽的花:安知他们中间将来没有李白、杜甫、荷马、莎士比亚那样伟大的诗人么?安知他们中间,将来没有马可尼、爱迪生、居里夫人一般的科学家,朱子、王阳明、康德、斯宾塞一般的哲学家么?学经济的也许将来会成为一位银行界的领袖;学政治的也许就仗着他将中国的政治扶上轨道;学化学或机械的也许将来会发明许多东西,促成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也许他们中真有人能创无声飞机,携带什么不孕粉,到扶桑三岛巡礼一回,聊以答谢他们三年来赠送我们的这许多野蛮残酷礼品的厚意。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们中间有人能向世界宣传中国优越的文化,和平的王道,向世界散布天下为公的福音,叫那些以相斫为高的刽子手们,初则眙愕相顾,继则心悦诚服……青年的前途是浩荡无涯的,是不可限量的,但能以致此,还不是靠着他们这“青年的精力”?
    (有删改)
    (1)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青年是没有年龄高下之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出了青年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坐着年龄的飞机”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到诗人、科学家、哲学家等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孩子,我希望我们不致有这么令人不愉快的关系。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你也许听过、读过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一类的故事,譬如反对爱女嫁给穷小子等,无论你如何指责这一类的行为.你依然不能抹杀它根本的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
    在“两代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大家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东东,美国作家劳伦斯著有一本叫作《我的父亲》的书(你可以在我的书架上找到),在他的描写里,他父亲一样犯有许多惹儿女烦厌的“严父”怪癖。但是,就因为他们父子彼此多了点“友情”和理解,两代间的关系充满了和谐的快乐。孩子,我从小丧父,没有享受过父爱,也没有机会服从或反抗父亲。但是,即使对于温柔慈祥的母爱,我也曾犯过盲目反抗的错误。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已是后悔莫及!
    孩子,我可能有许多错误,你也可能有许多错误,可是,希望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而我,当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能够对你们“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属于你的时代。
    孩子,我真希望你们兄妹,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让我们共享你们的喜乐,分担你们的烦恼。
    (1)“父与子”为什么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双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的内容看“两代人的矛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改变“两代人的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两代人的矛盾”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