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7

    (2017•山东)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 不恰当的是
                                                            即事二首 ( 其一 )
                                                                        汪藻
                                                燕子将雏语夏深, 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 展尽芭蕉数尺心.
    A. 前两句以燕语写声, 以槐阴写色, 有声有色, 画面感强. B. 后两句写一场雨过, 窗外芭蕉叶尽情伸展, 显示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C. 燕语、槐阴、雨声都是以动写静, 衬托出夏日庭院的幽静. D. 诗人善于捕捉典型的事物形象, 略加点染, 全诗便意趣盎然.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7

    (2017•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春节, 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说法开始于民国, 民国之前, 人们称之为 " 过年 ".
        在现代人的心目中, 过年代表着喜庆、热闹、团聚、温暖……分量虽然很重, 含义却越来越单薄. 在古代, 过年不仅是一种民俗, 更是一种政治行为, 是一年中最神圣、最庄严的日子, 当然也是民众最欢乐的日子.
        天人合一, 是中国人传统的最高理想追求, 也是春节的灵魂所在, 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 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在春节的习俗、行为中.
        中国人自古相信, 只有在自然神的引领和关照下, 人类才能获得有保障、有秩序的生活. 农耕传统决定了人们对天、地、雨水非常重视, 对时序十分仰仗. 春节是一年之始, 在这样的时候祭祀天地诸神, 表达对天地的敬畏, 便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 《礼记》记载, 立春前三天,天子便开始斋戒. 立春之日, 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和大夫, 到东郊举行迎春典礼, 礼毕回朝, 再对各级官员进行赏赐. 正月第一个辛日, 天子要代表国家举行祭天之礼, 以祈祷天下谷物丰收. 亥日, 天子要带领官员, 一起耕种祭祀天帝用的衣田, 表达敬意, 显示诚心. 民众的生活资源均来自山林河湖, 所以在正月, 各地政府还要祭祀山林河湖.
        在民间, 人们很多做法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如河南等地就把正月初十当做石头的生日, 这一天不能用磨、碳等任何石制工具, 人们向石头焚香致敬, 设供祭祀. 这种做法,可能是石器时代的礼仪留存. 总之, 无论国家还是民间, 敬奉天地诸神和祖先的礼仪都是春节的重要内容. 春节时对天地和先祖表达遵从与敬畏之意, 也让人体会到一种神圣感、庄严感.
        古人在正月还有很多禁忌, 比如禁止砍伐树木, 不可捕杀幼兽、掏取鸟蛋等. 因为我们的先祖明白, 保护自然界, 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这体现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遗憾的是, 诸如此类的一些禁忌, 很多已被我们遗忘.
        综合上述内容, 春节灵魂的内涵, 在除旧布新、团贺喜庆之外, 还包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以及对先祖的追忆和缅怀. 我们也借此明白, 只有在与天地和谐共处的氛围中, 才能真切享受到世间的欢乐. 在全球关注生态文明的今天, 温习古人关于春节的礼仪, 更能让我们深刻感知到中国传统生活的优雅.
    (1) 下列对 " 春节的灵魂 " 的理解, 不准确的是
    A. 除旧布新, 团贺喜庆. B. 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C. 对先祖的追忆和缅怀. D. 体现中国传统生活的优雅.
    (2) 下列说法, 符合文意的是
    A. 从古至今, 春节不仅是一种民俗, 更是一种政治行为.
    B. 斋戒、迎春典礼、祭祀山林、向石头焚香等都是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
    C. 春节时天子及民间的许多做法,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
    D. 正月禁止砍伐树木, 不可捕杀幼兽、掏取鸟蛋等禁忌, 全被现代人遗忘了.
    (3) 下列对文段写作方法的分析, 不正确的是
    A. 由古今对比转入对春节灵魂内涵的介绍, 行文自然.
    B. 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组织材料, 层次清晰条理.
    C. 议论、说明和记叙相结合, 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D. 事例丰富, 引经据典, 使得主题鲜明.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7

    (2017•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 题.
        ①许多研究证明, 运动可以增加大脑中掌管记忆的关键结构——海马的血流量和体积.锻炼者学习和短期记忆的能力明显高于不锻炼者. 2016 年 5 月, 美国科学家在顶级科学期刊《细胞 ·代谢》上撰文指出, 锻炼中分泌的一种蛋白分子可以进入大脑, 使海马更多地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提高记忆能力. 这项研究揭示了运动增强记忆的分子机制.
        ②记忆过程是神经科学的热门研究领域, 目前还有很多基本问题没搞清楚, 很多证据表明, 记忆不是一个静态过程, 不同于在计算机硬盘上存储照片写一次就永久地存下来 ; 人的记忆是随着时间不断地回想, 然后再记入的动态过程, 要利用不断地回忆来巩固远期记忆.
       ③如果我们记忆的获得和巩固是个动态过程, 那么, 不断地回忆、写作和讲述就对维持记忆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随着人们衰老进程的推进, 脑细胞和神经线路持续而缓慢地受到损伤, 记忆逐渐模糊. 不断地回忆可以刷新逐渐淡忘的记忆, 把远期记忆从部分损坏的神经线路中提取出来, 经加工修复后再存进相对完好的新线路中去. 这样就能避免由于神经线路损坏造成某些事件的永久性记忆损失.
        ④目前神经科学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记忆的两步原理. 目前神经科学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记忆的两步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 人脑不断处理信息, 把一部分日常经历的事件随机记下来.白天过后, 脑子就记满了, 这就要进行第二步, 即通过睡眠来处理记忆, 擦除大部分无用的记忆并巩固有用的部分睡眠来处理记忆, 擦除大部分无用的记忆并巩固有用的部分.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一觉醒来, 觉得昨天发生的很多事件被理顺, 并且记得更清楚了. 这就是睡眠对记忆的作用.
        ⑤关于深睡与记忆的关系有个著名实验 : 让一群 20 来岁的哈佛大学的学生在实验室里睡觉, 同时测量他们大脑的电信号 ( 脑电 ). 当脑电信号显示学生进入深睡时, 实验人员就会摇晃床, 把深睡破坏成浅睡. 如此一夜几次摇晃, 虽然睡眠时间没变, 深睡却缺失, 只有浅睡和梦境. 第二天测试, 结果惊人. 年轻聪明的哈佛生竟然变成 " 老人 ", 逻辑能力和短期记忆大大下降. 当然, 这个效果是短时的, 只要第二天补充了睡眠, 聪明哈佛生还是聪明哈佛生.
        ⑥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们的记忆. 睡眠虽不是锻炼, 但是良好睡眠的重要性超过一切脑力锻炼. 大量的研究和事实说明, 进行经常性的体育运动, 拥有高质量的睡眠, 都会让你的记忆力大大提高.
    (1) 下列对记忆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海马以更多地分泌蛋白分子的方式来提高记忆力.
    B. 远期记忆可以通过不断地回忆进行巩固.
    C. 随着衰老进程的推进, 人们的记忆会无法挽回地丧失
    D. 人脑会把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事件随机记忆下来
    (2) 下列关于睡眠对记忆影响的分析, 错误的是
    A. 深睡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记忆. B. 晚上做梦可能会影响到记忆.
    C. 长时间的睡眠有利于记忆.   D. 短期记忆的下降可以通过睡眠修复.
    (3) 下列对各段说明方法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第①段——下定义B. 第②段 —— 打比方
    C. 第④段——分类别D. 第⑤段 —— 举例子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7

    (2017•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各 题.
        秦王斋五日后, 乃设九宾礼于廷, 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 谓秦王日 : "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故令人持壁归, 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赵立奉壁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赵岂敢留壁而得罪于大王乎 ?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臣请就汤镬.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秦王因口 : " 今杀相如, 终不能得壁也, 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 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 卒廷见相如, 毕礼而归之.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错误的是
    A. 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     
    B. 至赵矣                 名词作状语, 从小路
    C. 臣请汤镬       完成     
    D. 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     通 " 熟 ", 仔细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完全相同的是
    A. 乃设九宾礼廷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B. 秦强而赵弱                       若属皆为所虏
    C. 大王遣一介使至赵                 不如因而厚遇
    D. 赵岂敢留壁而得罪于大王           以吾一日长乎
    (3) 下列句子, 与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句式相同的是
    A. 人皆得以隶使之        
    B.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D. 句读之不知
    (4)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A. 蔺相如力陈归璧于赵的理由, 表现出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
    B. 蔺相如在秦廷痛斥秦王的行为, 表现了他对敌斗争的大智大勇.
    C. 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使蔺相如的形象更加生动, 性格更加鲜明.
    D. " 相视而嘻 " 这一细节表明秦国君臣轻视蔺相如, 只顾相互嘻哈玩笑.
  •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7

    (2017•山东)  从下列词语中任选 3 个, 写一段话. 要求语意完整 , 合乎合理, 书写规范, 不超过 50个字(含标点 ) 
    青春    出彩    创新    敬业    成长
  •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7

    (2017•山东)  指出下面这则简报在格式上的 4 处错误 ( 4 分 )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7

    (2017•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 会经历许多刻骨铭心的时刻 : 儿时生病, 你依在母亲的怀里, 感受亲情的温暖 ;遇到挫折, 你得到老师的鼓励, 重扬希望的风帆 ; 女排夺冠, 你发出胜利的呐喊, 激发强国的宏愿……那一刻, 让我们懂得了感恩、向善, 学会了反省、思考, 获得了勇气、力量……那一刻,已成为永恒的生命记忆, 激励我们不断向前.
        请以 " 那一刻, 却永恒 " 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 : ①自选角度 ; 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
               ③不少于 700 字 ; ④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