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简答题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使的礼物
    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可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名医生为我做接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还远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堆雪人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那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地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1)请结合文章说说“天使的礼物”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文章第八段画线的句子“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味杂陈?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痴痴”一词的意思?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
    (4)找到了吗”“找到了!”文中多次出现这个回答,分别表现了问答双方怎样的心理?
    (5)一个小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 题型:作文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能不改其乐”,是颜回的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精神;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是赵一曼的精神;
    “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是叶剑英元帅提倡的精神;
    ......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向往,然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人们往往又会犹豫,甚至畏难不前。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7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 题型:简答题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别把我当陌生人
    尉克冰
    ①去年夏天,我去外地开个笔会。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区域的风景,决定去时坐火车。3000多公里的路途,我没有同伴。
    ②出发前,老公反复叮嘱我:“独自出行,注意安全。路上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置,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弄得我还没出门就倍感紧张。
    ③我刚走进火车包厢,一个男人也进来了,身后跟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男人的女儿。过了一会,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过来了,他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心里稍稍平静了些。
    ④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人们都睡熟了。突然,我在似睡非睡中听到窸窸窣窣开锁的响动,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身体还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我猛地打了个激灵,心跳到了嗓子眼儿,身体哆嗦,头皮发麻。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内。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顿时从铺上弹坐起来,大喝一声:“干什么的?”“我,我上车呀。”刚上车的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随后他将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我感觉过了一个世纪。早晨醒来,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
    ⑥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了几次,回来后,我严格按照老公嘱咐的去做,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包厢里,孩子们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当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我没有。
    ⑦“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下铺的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笑着对我说。她把我从铺上唤下来,我就和他们几个大人聊了会儿,孩子们也不闲着,小姑娘唱歌,小男孩儿讲故事,我们的包厢里显得很热闹。
    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接着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赶忙说了声谢谢,接过荔枝,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上车快一天了,我们都是各吃各的东西,谁都没给过孩子吃的。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同时我更害怕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⑨接着小姑娘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没有人拒绝她。看着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甜蜜,她笑得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此刻我拿着荔枝,不敢面对孩子天真无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来,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顾虑。突然间,我觉得非常惭愧。
    ⑩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同荔枝皮,坚硬、粗糙,常有顾虑;孩子的世界如同荔枝瓤,柔软、晶透,充满善意。我们的小包厢渐渐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让她坐在我腿上,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拍了很多照片。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⑪第三天清晨,越过上千里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终于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快看,天山!”人们指着远处峻拔高耸、白雪皑皑的群峰喊着。
    ⑫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出站了,外面人头攒动。要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的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如此地不舍,背过身去……
    ⑬手机响了,收到老公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选自《读者》,有删改)
    (1)阅读选文③~⑫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时间 刚上火车 当天深夜 第二天 第三天
    主要情节 “我”见到了同一包厢的乘客。 B 小姑娘给每个人分荔枝。 D
    “我”的心情 A 害怕 C 不舍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2分)
    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我感觉过了一个世纪。
    (3)选文第⑥段结尾句提到“我”没有拿零食给孩子们吃,请从文中找出原因。(2分)
    (4)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接着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
    (5)结合选文,分析第⑫段画线句子不能删去的原因。(3分)
  • 题型:作文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你的生活中应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物,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给过你很多帮助,总之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求:请以《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 题型:简答题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胡记面馆
    马苏玥
    (1)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来复杂麻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骤,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
    (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8)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9)“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胡记面贵在每根都包含着厨子的心血,是花过心思的,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规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啊!”
    (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气。
    (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
    (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喽。”
    (14)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
    (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
    (20)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21)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不搞噱头。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亮。”胡良泪汪汪地听。
    (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
    (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洒。
    (1)文章围绕“面馆”写了哪些事情?请概括出来。(3分)
    (2)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3分)
    (3)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3分)
    (4)分析下面句子的含意。(3分)
    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
    (5)本篇文章和所学课文《一碗清汤荞麦面》,哪一篇给你的启迪更多,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 题型:作文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难题。
    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请以“《劝学》新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7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 题型:简答题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⑴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⑵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⑶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⑷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⑸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⑹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⑺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⑻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⑼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⑽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忙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⑾长叹一声。吃药吧,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⑿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叠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⒀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⒁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⒂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⒃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⒄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⒅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⒆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⒇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1)请结合文章说说标题“天使的礼物”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2分)
    (2)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味杂陈。(3分)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痴痴”的意思? 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4分)
    (4)文中多处出现的“找到了吗?”“找到了!”这两句话分别表现了问话人和母子怎样的心理?(3分)
    (5)一个小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谈。(3分)
  • 题型:作文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只蜜蜂与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他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子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他可以垫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路。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当别人跟着感觉走,最求所谓的潇洒,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做点事;当别人对整个世界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时,你却能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出一番事业。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7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 题型:简答题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向泥土敬礼
    耿立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艺,泥土有脾气,你不要拗,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离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④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根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父亲停下手,拿眼睛乜斜看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枝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这是在推己及物想像蚯蚓的痛吗?
    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了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别人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 先让他们过去。
    ⑧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1)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4分)
    (2)品味文章第⑥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4分)
    (3)你如何理解第⑦自然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3分)
    (4)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4分)
  • 题型:作文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 ,于是,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7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