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新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昌言,字仲谟,汾州孝义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文思甚敏,有声于场屋,为贡部首荐。廷试日,太宗见其辞气俊辩,擢置甲科。昌言知天雄军,大河贯府境,豪民峙刍茭图利,诱奸人潜穴堤防,岁仍决溢。昌言知之。一日,堤吏告急,命径取豪家廥积以给用,自是无敢为奸利者。属澶州河决,流入御河,涨溢浸府城,昌言籍府兵负土增堤,数不及千,乃索禁卒佐役,皆偃蹇不进。昌言怒曰:“府城将垫,人民且溺,汝辈食厚禄,欲坐观耶?敢不从命者斩。”众股慄赴役,不浃旬城完。太宗手诏褒谕之,召拜给事中、参知政事,俾乘疾.置.以入,即赴中书。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未几,王小波、李顺构乱于蜀,议遣大臣抚慰。昌言独请发兵,无使滋蔓,廷论未决。会嘉、眉连陷,始命王继恩等分路进讨。昌言摄祭太.庙.,宿斋中,因召对滋福殿,复赞兵计,遂遣使督继恩战。真宗即位,迁兵部侍郎、知陕州。咸平三年,以本官兼御史中丞、知审官院。有言门资官不宜任亲民,昌言手疏,以才不才在人,岂以寒隽世家为限,遂罢其议。先时,多遣台吏巡察群臣逾越法式者,昌言建议请准故事,令左右巡使分领之。会知审刑院赵安仁、判大理寺。韩国华断狱失中解职,昌言因上言:“详断官宜加慎择,自今有议刑不当,严示惩罚,授以远官,若有罪被问不即引伏者,许令追摄。又天下大辟断讫,皆录款闻奏,付刑部详覆,用刑乖理者皆行按劾。”从之。会孟州民常德方讼临津尉任懿以贿登第,事下御史,乃知举王钦若受之,昌言以闻。钦若自诉,诏刑昺覆按,坐昌言故入,夺官。
(节选自《宋史·赵昌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
B.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
C.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
D.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疾置是古代为供紧急传递公文者中途换马或停宿的驿站,亦指驿站所备的车马。
B.太庙是帝王祭祖的宗庙。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前,后三昭,再后三穆。
C.大理寺掌管刑狱案件审理。宋朝的大理寺分左右寺,右寺审理京师百官的刑狱。
D.故入,指官吏故意将无罪断为有罪、或将轻罪断为重罪,是古代的一种罪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昌言文思敏捷,科场颇有声誉。他考取进士时,获得主持贡举部门的首荐;太宗也因为他的文章言辞雄辩,提拔他录在甲科。
B.赵昌言临事果断,喜用严刑峻法。面对豪民毁堤自利,他命令取走豪民家贮藏的干草以供使用;面对佐役禁卒不肯听命担土固堤,他以斩首威逼,驱使他们服役。
C.赵昌言主张平乱,坚决而有远见。王小波、李顺在蜀地叛乱,他反对派大臣安抚,主张发兵控制;他认为不发兵平乱,叛乱将蔓延,事情果如其料,嘉州、眉州接连失陷。
D.赵昌言重视真才,要求详断官权责相连。针对门资官不宜担任地方官的说法,他上奏提出是否有才取决于人;向真宗提出详断官议刑不当要严示惩罚,授任远地做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时,多遣台吏巡察群臣逾越法式者,昌言建议请准故事。
(2)皆录款闻奏,付刑部详覆,用刑乖理者皆行按劾。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新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代裴舍人作)
白居易
公讳某,字士宽。父讳升,为京兆府咸阳令、河南府伊阙令,有文行学术,应制举对沈谋秘略策登科,诗入《正声集》。
公即伊阙第三子,好学善属文。天宝中应明经举及第,选授婺州义乌县尉,以清干称。刺史韦之晋知之,署本州防御判官。无何,租庸转运使元载又知之,假本州司仓,专掌运务。岁终课绩居多,遂奏闻真授。永泰中,敕迁越府户曹,属邑有不理者,公假领之,所至必理。大历中,本道观察使薛兼训以公清白尤异,表奏之,有诏权知馀姚县令。时海寇初殄,邑焚田荒,公乃营邑室,创器用,复流庸①,辟菑畲② ,凡江南列邑之政,公冠其首。其制邑、辟田、增户之绩,则会稽之牒、地官之籍载焉。建中初选授扬州仓曹参军。至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疾殁于江都县之私第,春秋六十二。
夫人清河崔氏,凤阁舍人融之侄孙,郑州司户法昂之女,妇顺母训,中外师之。贞元二十年十一月十三日,疾终于三原县之官舍,享年六十二。有子曰播、曰炎、曰起,咸以进士举及第。播应制举对直言极谏策,授集贤殿校书郎,累迁监察、殿中侍御史、三原令;炎既第未仕;起应博学宏词科,选授集贤殿校书郎。昆弟三人,不十年而五登甲第,时论者荣之。
鸣呼!夫懋言行,蓄事业,俾道积于躬者,在人也;践大官,赞元化,俾功加于民者,由命也。有其人,无其命,虽圣与贤,无可奈何。维公在家以孝友闻,行己以清廉闻,在事以干蛊闻,如金玉在危,动而有声。又常以致君济人为已任,有识者深知之,宜乎作王者心膂耳目之官,以经纬其邦家。而才为时生,道为命屈,名虽闻于天子,位不过于陪臣,郁郁然殁而不展其用者,命矣夫!古人云:“有明德大智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余庆。”今其将在后嗣乎?不然,何乃德行、政事、文学之具美,聚乎公之三子乎?天其或者殆将肥王氏之家,大王氏之门,以甚明报施之道者也。某不佞,与炎同升诸科焉,祗命于宪府也,与播联执其简焉,及为考文之官也,又起在选中焉,辱与公之三子游,而聆公之遗风甚熟,故作斯文,无隐情,无愧辞焉。
(适自《全唐文》第七部卷六百七十九,有删改)
[注释]①流庸:亦作“流佣”。流亡在外受人雇佣的人。②葡畲:耕耘。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邑有不理者,公假领之 理:条理
B.时海寇初殄 殄:消灭,灭绝
C.夫懋言行,蓄事业 懋:勉励
D.某不佞,与炎同升诸科焉 佞:才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旧时直呼尊长的名字为大不敬,但某些情况下又不能不说,就用讳某某,表示避讳之意。
B.及第:是考中进士的意思。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一甲前三名,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
C.王府君的三个儿子在德行、政事、文学上造诣颇高,只有王炎没有做官。作者与王府君的三个儿子先后都有过交集。
D.作者认为有个人努力,却没有好的命数,即使是圣贤之人,也无可奈何。作者为王府君抱屈,认为他命数不好从而使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乃营邑室,创器用,复流庸,辟蕾畲,凡江南列邑之政,公冠其首。
(2)有明德大智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馀庆。
【4】虽然篇名是《王府君墓志铭),本文写王府君的篇幅却不足一半,请说说这样谋篇布局的理由。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新年份:2020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作赋之法,已尽长卿数语。大抵须包蓄千古之材,牢笼宇宙之态。其变幻之极如沧溟开晦绚烂之至如霞锦照灼然后徐而约之使指有所在。若汗没纵横,无首无尾,了不知结来之妙;又或瑰伟宏富,而神气不流动,如大海乍涸,万宝杂则,皆是瑕璧,有损连城。然此易耳。惟寒俭率易,十室之邑,借理自文,乃为害也。赋家不患无意,患在无蓄;不患无蓄,患在无以运之。
(选自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有删改)
【1】用“/”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其变幻之极如沧溟开晦绚烂之至如霞锦照灼然后徐而约之使指有所在
【2】王世贞,明代著名的评论家,位列__________(文学流派)之首,该流派在文学理论上主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文中提出的作赋之法包含哪些内容。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新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忠,字思贤,本字千年。弱冠拜侍御中散。文明太后临朝,刑政颇峻,侍臣左右,多以微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太和中,授武骑侍郎,因赐名登。世宗即位,寻除左右侍郎。元禧之谋乱也,车驾在外,变起仓卒,未知所之也。忠进曰:“臣世蒙殊宠,乃心王室。臣父领军,付留守之重计,防遏有在,必无所虑。”(1)世宗即遣忠驰骑观之,而烈分兵严备,果如所量。世宗还宫,抚背曰:“卿差强人意。”赐帛五百匹。又曰:“先帝赐卿名登,诚为美称,朕嘉卿忠款,今改卿名忠。”父忧去职。未几,起复本官。迁司空长史。于时太傅、录尚书、北海王详亲尊权重,将作大匠王遇多随详所欲而给之。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寻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每以鲠气正辞,为北海王详所忿,面责忠曰:“我忧在前见尔死,不忧尔见我死时也。”忠曰:“人生于世,自有定分,若应死于王手,避亦不免;若其不尔,王不能杀。”详因忠表让之际,密劝世宗以忠为列卿,令解左右,听其让爵。于是诏停其封,优进太府卿。高肇忌其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以忠其器能宜居其位 于是出授安北将军、定州刺史。世宗既而悔之,复授卫尉卿,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密遣中使诏曰:“自比股肱褫落,心膂无寄。方任虽重,比此为轻。故辍兹外任,委以内务。当勤夙无怠,称朕所寄也。”(2)神龟元年,忠薨,年五十七,谥武敬公。
(节选自《魏书·于忠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肇忌其/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以忠器/能宜居其位。
B.高肇忌其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以忠器能/宜居其位。
C.高肇忌其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以忠器能/宜居其位。
D.高肇忌其/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以忠器/能宜居其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指男子二十岁。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不强壮,故称“弱冠”。
B.车驾,一是指马驾的车,二是指天子所乘坐的车,也用作天子的代称。文中“车驾”指的是世宗。
C.迁在古代指晋升或调动官职。文中指升迁,还有“拔”、“擢”、“陟”、“拜”都表示升迁之意。
D.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忠思虑周全,料事如神。元禧谋反之际,于忠料到父亲留守京城,定会有所防备,劝皇帝不必担心,最终果然如于忠所料,他也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B.于忠正直敢言,一心向公。他劝说北海王元详不要趋炎附势,损公肥私。这让元详非常惭愧。
C.于忠正义凛然,胸怀坦荡。面对北海王元详的责备,他有理有据地回应道:人生自有定数,非人力可改。
D.于忠忠心耿耿,深受器重。世宗曾因听信高肇的话,将于忠调出京城,不久就后悔了,又将他召回京城,委以重任,还将他比作自己的股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明太后临朝,刑政颇峻,侍臣左右,多以微谴得罪。
【5】分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新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巢刺王①者不自安,往往思乱。徵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徵与其副谋曰:“属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即贷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后帝尝于酒中曰:“魏徵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战?”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②所以事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媢③之,毁短百为。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俭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④昏,而仆所为碑,其家衰矣。
辽东之役,高丽、韩鞨犯阵,李等力战破之。军还,帝怅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基,复立碑,恩礼加焉。
(节选自《新唐书·魏徵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巢刺王指李元吉,②稷:舜帝的贤臣。③媢:嫉妒。④叔玉:魏徵之子。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B.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C.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D.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止确一项定
A.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使国力强盛,开创“贞观之治”。
B.昏,同“婚”,指婚姻,古代姻亲关系中,男方父亲称“婚”,女方父亲称“姻”。
C.行在,是“行在所”的省称,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的地方。
D.少牢,古代祭祀用羊、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上低于“太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徵年少不幸但志向高远。他幼年丧父,虽然生活穷困潦倒,但不以经营资产为意,而是胸怀大志,不断学习,通晓诗书术数,后来辅佐太子李建成。
B.魏徵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隐太子李建成的河北旧部人心不稳,魏徵向太宗建议通过显示公心消除祸患,并在前往安抚的途中释放了两名太子旧部而后才上奏。
C.魏徵做事坚持原则。在太宗不听从自己建议的情况下,对皇帝的话总是不马上赞同,对此太宗曾提出疑问,魏徵回答是因为担心自己立即赞同,皇帝会匆忙行事。
D.太宗对魏徵的态度有过改变。魏徵死后,太宗痛怖思念,但嫉妒魏徵者不断诋毁,太宗施加了一系列惩罚,而辽东战役失败后,太宗又想起魏徵,并施加恩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舜也。
(2)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新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 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亦称“除丧”。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期”为一周年,“大功”为九个月,“小功”为五个月。
C.“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D.“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后妃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奖性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知古才能出众。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魏知古耿直敢言。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停止了修建道观。
C.魏知古忠君爱国。他秘密揭发窦怀贞等人的乱国阴谋,窦怀贞被杀,玄宗赐封二百户,五百段物。随后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的节操。
D.魏知古正直仁爱。他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赏赐,恩意优渥。开元三年去世,宋璟赞其为正直仁爱的典范。赠其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②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新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北水田
(明)沈徳符
西北开垦之说,始于元之虞集,畅于本朝邱浚,俱未见之施行。今上乙亥,徐孺东(贞明)新入省垣,首申其.说,盖即所著《潞水客谈绪论》也。疏上,江陵亦以为然,方见施行。而徐以所厚同里御史傅应祯,讥切时事,牵连谪去。
又十年,孺东从田间起,始奉上命,以尚宝少卿兼河南道御史,奉敕专理水利,事体甚重。未匝岁,竟无绩可叙,徐亦自请归,寻卒于家。然谈者至今叹功之.终于可成,惜徐未尽其用。余观徐疏,或给牛于贫民,或责成于富室,俱窒碍未妥,惟选健卒分屯,及招南人占籍二说可用,但又欲为补军丁之费,转解京师,说又支矣。予以为不当官开,但当私开,又不当竟自私开;当设便利之术,不勒其必开,但诱之争先愿开。京师蛙蟹鳗虾螺蚌之属,余幼目未经见,今腥风满市廛矣。皆浙东人牟利,堰.荒积不毛之地,潴水生育,以至蕃盛耳。水族尚尔,独不可垦辟种蒔,如江南圩田之法乎?下令江浙之人,能开田若干,即畀以勇爵,多者递与加级,得世有其田,不愿者俟其功大著,子孙得读书,附入庠序。定额每邑若干人以待试,不得滥收。则浙东之胥吏有力者,悉先相倡, 自部署其曹.偶.以往矣。久之,土著惰民,见硗确化为良田,亦见猎而喜,不待劝诱,争占为己业矣。至于起科岁月之稍缓,履亩勾较之略宽,是在当事者,临事时变通之矣。
今上庚子,保定抚臣王应蛟,曾以海滨屯田奏效,上疏云:“天津一路,从来斥卤,无人耕垦。臣以江浙地治之法行之,耕得五千余亩。非独天津饷足,而司农亦不匮矣。”味.此疏,则北方水利, 明白著效如此。推之畿辅南北,再推之大河南北,其风土可施耕耨皆然矣。
徐孺东之开水利,已渐有绪。徐遽疏言:“此役必.成,可省江南漕运之半。”此语闻,而畿辅士绅大怖:“是且.加赋吾乡!”遂入王御史弹章,而水田之役遂辍。王为直隶宁晋人,以故有桑梓巨害之疏。是后中原士夫深为子孙忧恨入心髓牢不可破至是汪澄源复兴此议其不掇奇祸幸矣敢望施行哉!孺东夸词,真足为大言败事之戒。
(选自《万历野获编》卷十二,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堰荒积不毛之地 堰 :堤坝
B.自部署其曹偶以往矣 曹偶:同类
C.味此疏,则北方水利,明白著效如此 味:辨析
D.此役必成,可省江南漕运之半 必:如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首申其说 失其所与
B.而徐以所厚同里御史傅应祯 以资政殿学士行
C.然谈者至今叹功之终于可成 极视听之娱
D.是且加赋吾乡 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北开垦之说,始于元朝,盛于明朝,后来徐孺东去管理水利,未取得成功。
B.作者认为徐孺东奏疏中的“选健卒分屯”“招南人占籍”两项措施还是可行的。
C.王应蛟以徐孺东的江浙之法开垦了天津海滨大量田地,作者认为这可以为北方水利提供借鉴。
D.徐孺东开发水利,本可节省江南漕运一半的费用,最终却因为遭到北方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是后中原士夫深为子孙忧恨入心髓牢不可破至是汪澄源复兴此议其不掇奇祸幸矣敢望施行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未匝岁,竟无绩可叙,徐亦自请归,寻卒于家。
(2)至于起科岁月之稍缓,履亩勾较之略宽,是在当事者,临事时变通之矣。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新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阆州张侯庙记
[北宋]曾巩
事常蔽于其智之不周,而辨常过于所惑。智足以周于事,而辨至于不惑,则理之微妙皆足以尽之。今夫推策①灼龟②,审于梦寐,其为事至浅,世常尊而用之,未之有改也;坊墉道路、马蚕猫虎之灵,其为类至细,世常严而事之,未之有废也;水旱之灾,日月之变,与夫兵师疾疠、昆虫鼠豕之害,凡一慝之作,世常有祈有报,未之有止也。《金縢》之书,《云汉》之诗,其意可谓至,而其辞可谓尽矣。夫精神之极,其叩之无端,其测之甚难,而尊而信之,如此其备者,皆圣人之法。何也?彼有接于物者,存乎自然,世既不得而无,则圣人固不得而废之,亦理之自然也。圣人者,岂用其聪明哉?善因于理之自然而已。其智足以周于事,而其辨足以不惑,则理之微妙皆足以尽之也。故古之有为于天下者,尽己之智而听于人,尽人之智而听于神,未有能废其一也。《书》曰:“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所谓尽己之智而听于人,尽人之智而听于神也。由是观之,则荀卿之言以谓雩筮救日小人以为神者以疾夫世之不尽在乎己者而听于人不尽在乎人者而听于神其可也谓神之为理者信然则过矣,蔽生于其智之不周,而过生于其所惑也。
阆州于蜀为巴西郡,蜀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张侯,名飞,字益德,尝守是州。州之东有张侯之冢,至今千有余年,而庙祀不废。每岁大旱,祷雨辄应。嘉祐中,比数岁连熟,阆人以谓张侯之赐也,乃相与率钱治其庙舍,大而新之。侯以智勇为将,号“万人敌”。当蜀之初,与魏将张郃相距于此,能破郃军以安此土,可谓功施于人矣。其殁也,又能泽而赐之,则其食于阆人不得而废也,岂非宜哉?
知州事尚书职方员外郎李君献卿字材叔,以书来曰:“为我书之。”材叔好古君子也,乃为之书,而以予之所闻于古者告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有删改)
(注)①推策:以蓍草或竹筹推算历数。后亦用于占卜吉凶。②灼龟:古代用火烧灸龟甲,视其裂纹以测吉凶。
【1】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辨常过于所惑 错误
B.审于梦寐 推测
C.世常严而事之 尊敬
D.其叩之无端 询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凡一慝之作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故古之有为于天下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C.可谓功施于人矣 圣人不凝滞于物
D.侯以智勇为将 以勇气闻于诸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指出神灵很难被推测感知,但世人依然很信奉,而且祭祀之事详备,治国者也把信奉神灵作为一种统治手段。
B.作者列举《金縢》《云汉》意在说明古人在祈祷、祭祀神灵之事上的重视,引用《尚书》 的话是为了说明应该先尽人事,以占卜、祭祀神灵辅助。
C.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仅是应李材叔的邀请为张侯庙写记,同时也为了把自己听到的有关古代的事情告诉他。
D.文章前半部分主要议论,运用排比、对偶、引用、对比等手法表达对人智与神明之事的看法,旁征博引,内容丰富,有理有据。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则 荀 卿 之 言 以 谓 雩 筮 救 日 小 人 以 为 神 者 以 疾 夫 世 之 不 尽 在 乎 己 者 而 听 于 人 不 尽 在 乎 人 者 而 听 于 神 其 可 也 谓 神 之 为 理 者 信 然 则 过 矣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智足以周于事,而其辨足以不惑,则理之微妙皆足以尽之也。
(2)比数岁连熟,阆人以谓张侯之赐也,乃相与率钱治其庙舍,大而新之。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新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康绚字长明。绚少俶傥有志气。齐文帝为雍州刺史,所辟皆取名家,绚特以才力召为西曹书佐。永明三年,除奉朝请。文帝在东宫,以旧恩引为直后,以母忧去职。服阕,除振威将军、华山太守。推诚抚循,荒余悦服。永元元年,义兵起,绚举郡以应高祖,身率敢勇三千人,私马二百五十匹以从。义师方围张冲于郢城,旷日持久,东昏将吴子阳壁于加湖,军锋甚盛,绚随王茂力攻屠之。自是常领游兵,有急应赴,斩获居多。天监元年,封南安县男,邑三百户。魏围梁州,刺史王珍国使请救,绚以郡兵赴之,魏军退。绚身长八尺,容貌绝伦,虽居显官,犹习武艺。高祖幸德阳殿戏马,令绚马射,抚弦贯的,观者悦之。其日,上使画工图绚形,遣中使持以问绚曰:“卿识此图不?”其见亲如此。时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高祖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视地形,咸谓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高祖弗纳,发徐州、扬州人,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假绚节,都督淮上诸军事,并护堰作,役人及战士,有众二十万。堰起于徐州界,刺史张豹子宣言于境,谓己必尸其事。既而绚以他官来监作,豹子甚惭。俄而敕豹子受绚节度,每事辄先谘焉,由是遂谮绚与魏交通,高祖不纳,犹以事毕征绚。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暅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绚宽和少喜惧,在朝廷,见人如不能言,号为长厚。在省,每寒月见省官褴褛,辄遗以襦衣,其好施如此。普通元年,除卫尉卿,未拜,卒,时年五十七。舆驾即日临哭。赠右卫将军,赙钱十万,布百匹,谥曰壮。
(选自《梁书·康绚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暅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B.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暅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C.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暅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D.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暅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谥号“文帝”指该帝善于治理天下,在领土、外交等方面有所建树。
B.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春季朝见为“朝”,秋季朝见为“请”。
C.敕,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名称之一,多用于任官封爵、告诫臣僚等。
D.赙,指以财物帮助人办理丧事,也可以指送给丧家的布帛、钱财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绚富有才华。康绚少年时就卓尔不群,志向高远;齐文帝任雍州刺史时,康绚凭借自己特别的才华被召为西曹书佐。
B.康绚作战勇敢。康绚跟随王茂歼灭吴子阳;康绚经常带领士兵巡游,哪里有危急就奔赴救援,杀死和俘获了很多敌人。
C.康绚深受亲近。皇帝让画工给康绚画像,派宦官拿着画去问康绚是否认识画上的人,他被亲近的程度到如此地步。
D.康绚乐善好施。康绚在省里时,寒冬腊月,拜见省官,自己衣衫褴褛,却赠送棉衣给穷苦百姓,他就是这样乐善好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幸德阳殿戏马,令绚马射,抚弦贯的,观者悦之。
(2)由是遂谮绚与魏交通,高祖不纳,犹以事毕征绚。
【5】文中对康绚的外在形象有所描绘,试结合文本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