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总题量:2363选择本页全部试题
  • 题型:填空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2

    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即将离校的2024届高三学生发布的一则倡议书。请在横线上补出空缺部分。要求:内容合理,语言准确连贯,有感染力,不超过80字。
                                                                                                     文明离校倡议书
    亲爱的高三同学们:
                                                                                                               
    为此,学校学生会向全体毕业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安心复习,为高考做好最后的准备;
    二、遵守校规校纪,爱护教学设备、公共设施和学校的一草一木;
    三、积极配合学校相关工作安排,如期办理好各项离校手续。
    衷心祝愿全体高三学生决胜高考,鹏程万里,前程似锦!
                                                                                                                                                                  学生会
                                                                                                                                                    2024年5月15日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2

    下列各句表达准确,没有语病的是( )
    A.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结果揭晓,550件网络精品脱颖而出。 B.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坚韧与向善,触摸到鲜活热烈、昂扬向上的生命力。 C.截至2022年末,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2万亿元左右,占ɡDP比重41.5%。 D.在浩瀚宇宙中,我们的地球家园以她独有的生命魅力,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吸引着每一位探索者的目光。
  • 题型:填空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2

    (2023·山东)围绕诗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发挥想象,写一段描绘初春景象的文字。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运用拟人、排比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含标点)。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而且到现在,自然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做了不少工作。以石头而论,譬如化学家以同位素的方法,使石头说出自己的年龄;地球物理学家以地震波的方法,使岩石能表白自己离开地球表面的深度;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以地层学的方法,初步摸清了地球表面,即地壳里三四十亿年以来的石头历史。何况花卉是有生命的东西,它的语言更生动,更活泼。像上面所讲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我们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我国唐宋的若干大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一方面又热爱自然,善能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这种民歌、竹枝词,编成诗句。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至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置。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1)文章开头所引两句诗的目的在于什么?
    (2)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人类研究大自然语言的目的?
    (3)唐宋大诗人为什么能对物候的歌咏有杰出的成就?
    (4)作者引用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 题型:填空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2

    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茶”里的文化自信
    ①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②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一茶多品,一茶多技,一茶多用。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计2 000多种茶品,以不同色香味形满足多种需求。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因地制宜,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酙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
    ③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喝茶不再像过去那么讲究,但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国潮在年轻人中的复兴,喝茶的场景也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在社交以及婚庆、拜师、祭祀等重要场所,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传承至今,影响持久而深远。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和睦中见证幸福。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茶的推杯换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释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以此为载体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外国友人在品尝中国茶醇厚甜美的同时,也为这种谦和礼敬的茶文化而折服。向世界传递谦和礼敬的价值观,这正是“中国茶”的文化力量。
    ④交融互鉴的文明共享,是“中国茶”的价值追求。早在唐宋时期,源自中国的茶以及茶文化就通过茶马古道等,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传遍全球,为世界所共享,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现在,中国茶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据统计,全球至少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多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球喜欢饮茶的人数超过50多亿。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的未来。
    ⑤茶与国人相伴几千年,行走全世界数万里。《神农本草经》《茶经》中的确切记载,让我们找到了“中国茶”的文化源头;苏轼等文人墨客为其留下的名篇佳作,让我们铭记“中国茶”的流光溢彩:新时代以茶赋能发展,让我们感知致富茶、幸福茶的生生不息。一杯“中国茶”,和而不同、谦和礼敬、交流互鉴,氤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必将为世界更多人民认可,为共创多彩文明带来更多启发和可能性。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2月12日,有改动)
    (1)结合全文,下面内容不能说明“中国茶文化”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的是( )
    A.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
    B.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
    C.交融互鉴的文明共享,是“中国茶”的价值追求。
    D.中国茶文化必将为世界所有人认可,为共创多彩文明带来启发和可能。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茶是独一无二的产品,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
    B.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茶是独一无二的产品,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
    C.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以茶为媒,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互鉴、文明共享。
    D.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以茶为媒,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互鉴、文明共享。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文要介绍的是“中国茶”里的文化自信,属于事理说明文,运用了时间顺序进行说明。
    B.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因地制宜,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C.中国茶蕴含的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茶的推杯换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释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同时也以茶为载体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D.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 题型:填空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2

    (2022·山东)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意连贯完整。
    尊重是双向的,文明需要共建。车让人,人让车。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大力倡导车辆礼让行人,①____________。车与人抢道要治,②____________。 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过马路玩弄等行为,不仅干扰交通秩序、影响通行效率,③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几年前的一天,有一所商学院到敦煌考察,请我去参加他们的会议。我一到会场,就看到大屏幕上写了八个字:“简单相信,傻傻坚持。”会议还请我发言,我就说:“那屏幕上的八个字,说的不就是我嘛!”当时大家都笑了。
    父亲走了以后,我们一家骨肉分离,天各一方。当时,我和老彭刚结婚不久,老彭在武汉,我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就回到敦煌。那段时间我比较迷茫和痛苦,感到自己一无所有,离开故乡,举目无亲,就像一个漂泊无依的流浪者,在时代和命运的激流中,从繁华的都市流落到西北的荒漠。每到心情烦闷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向莫高窟九层楼的方向走去。在茫茫的戈壁上,在九层楼窟檐的铃铎声中,远望三危山,天地间好像就我一个人。周围没别人的时候,我可以哭。哭过之后我释怀了,我没有什么可以被夺走了。
    但是,应该如何生活下去呢?如何在这样一个荒漠之地继续走下去?常书鸿先生当年为了敦煌,从巴黎来到大西北,付出了家庭离散的惨痛代价。段文杰先生也有着无法承受的伤痛。如今同样的命运也落在我的身上,这也许就是莫高窟人的宿命。这样伤痛的人生,不只我樊锦诗一人经历过。历史上凡是为一大事而来的人,无一可以幸免。
    ……
    我已经习惯了和敦煌当地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洞窟调查、记录、研究。我习惯了每天进洞窟,习惯了洞窟里的黑暗,并享受每天清晨照入洞窟的第一缕朝阳,然后看见壁画上的菩萨脸色微红,泛出微笑。我习惯了看着洞窟前的白杨树在春天长出第一片叶子,又在秋天一片片凋落。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直到现在,我每年过年都愿意在敦煌,只有在敦煌才有回家的感觉。有时候大年初一为了躲清静,我会搬上一个小马扎,进到洞窟里去,在里面看看壁画,回到宿舍再查查资料,写写文章。只要进到洞窟里,什么烦心事都消失了,我的心就踏实了。
    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而且是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
    (1)文中画线句“就像一个漂泊无依的流浪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2)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作者说“这也许就是莫高窟人的宿命”的理解。
    (3)作者四次用到“习惯了……”,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体会文章结尾句子“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一句的含义。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 题型:填空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2)闻道新年入山里,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何给山峰测高
    于先文
    ①山峰的高度通常指海拔高,是以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到山顶的垂直距离。怎样测量山峰的准确高度呢?主要有三种方法。
    ②目前,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一般来说,是从山脚下一个已知海拔高的点出发,利用水准仪和两把水准尺测量相距不远两点间的高差。水准测量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但水准测量进度慢,例如,200米左右高度的山,沿上山路测量也需要1天;如果碰到草木丛生没有路的山,测量进度就更加缓慢。因此,该方法只适合测量较低的山峰。
    ③相比之下,三角高程测量法要简单快捷得多。我们测量448.9米的南京紫金山主峰,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在山脚下,利用安置在海拔高已知点上的全站仪,瞄准安置在山顶的棱镜,可测得视线的高度角和距离,利用数学方法就能算出一个垂直高差。这个垂直高差加上已知点海拔高和全站仪高,再减去山顶棱镜高,就得到了山的海拔高。这个方法虽然“多快好省”,但仅仅适合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山峰。
    ④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工作更加简便且测量精度高。2020年,我国科学家测量珠穆朗玛峰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但这个方法测得的是大地高,大地高需要减去一个叫作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值,才能得到海拔高。要想得到精确的大地水准面差距,需要有严密的数学模型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等数据,这也是2020年在珠峰测量中开展重力测量的重要原因。目前,北斗卫星测高误差已可控制在5厘米之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达到毫米级精度,进而全面替代水准和三角高程测量法。
    ⑤掌握山峰高度,对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准确的山峰高度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的重要地理数据;另一方面,对于山峰及周边区域的高程监测,也可用于地壳形变、板块运动等演变机理研究,以及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预报。此外,准确了解山峰的高度,还有利于科学家开展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分析沧海桑田的变化趋势,探索人类家园的未知奥秘。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山峰的高度通常指海拔高,是以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到山顶的垂直距离。
    B.水准测量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但只适合测量较高的山峰。
    C.三角高程测量法“多快好省”,测量南京紫金山主峰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D.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工作更加简便且测量精度高。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测量山高时使用水准测量法进度慢。
    B.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测量山高时使用水准测量法进度慢。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
    D.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②③段中加点词“一般来说”“仅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④段中加点的“这种方法”是指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的方法。
    C.第⑤段说明掌握山峰高度对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时间顺序介绍了三种测量山峰准确高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