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总题量:1862选择本页全部试题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却“ ______ ”,踮起脚极目远眺,却“ ______ ”。

    屈原在《离骚》中开创“香草美人”比兴手法常为后世文人追随认同。苏轼《赤璧赋》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也运用了类似写法。

    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 ______ , ______ ”。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_____ , _____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东时的军容之盛。

    《三峡》一文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 ______ ”。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屈原列传》中“ ______ ”和“ ______ ”两句都直接表明了屈原写作《离骚》的原由。

    《归去来兮辞》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室外环境的描写,借典故暗示了作者“隐士”的身份。

    《蜀相》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描写了丞相祠堂中的寂寞春景。

    《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写出了作者面对国家危在旦夕的紧急状态渴望请缨报国的壮志豪情。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______ , ______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杂难以入耳。

    杜牧《阿房宫赋》指出,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 ______ ”,则六国能抵御强秦;“ ______ ”,则秦可江山永固。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屈原的《离骚》集中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对于美好德行的追求,“ ______ ”表达了他的决心;面对世俗小人的丑态,“ ______ ”是他的选择。

    杜牧《阿房宫赋》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揭示了秦国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也不过是六国君主多年从他们的百姓手中搜刮而来的。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______ ”一句写出了南朝宋文帝的惨败,和前面写其父刘裕如虹气势的诗句“ ______ ”形成鲜明对比,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批判。

    白居易《琵琶行》开头“ ______ ”一句,借月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悲凉心情;“ ______ ”一句,则借秋江月景,侧面表现乐曲醉人。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名言是“ ______ , ______ ”。

    《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______ ”;对自身“ ______ ”。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的民俗学研究,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主要呈现出两种研究模式:一种是立足事象本位,着眼于民俗事象的历时性钩沉,如民俗学的单本著作和丛书之名一般是以某种民俗事象为前缀、以“民俗(或风俗、习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式则往往是“上下千百年,纵横千百里”;另一种是立足区域本位,着眼于某一政区范围内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著作之名则一般是以政区单元为前缀、以“民俗(或民俗志、民俗通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式追求面面俱到、不避琐细。细察之,上述成果基本上是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物”的观念而进行的文献研究,对于民俗的描述以粗线条勾勒为主,学术贡献有限,但如果将之置于当时社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来理解,自会发现其价值所在。
    始发于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调查热潮,意味着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来到田野现场,在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观察民众的具体行为与口述表达,由此掀开了注重民众主体之文化活用的新篇章。更可贵的是,伴随着研究方式的转变,在研究目的设定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特别是在刘铁梁大力推动的“走向村落”的研究范式中,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以“显微镜”式的方式观察民众日常生活,就更有利于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心理世界,理解民众的文化创造。
    民俗学既然是一门研究生活文化传承的学问,自然就应该关注民众个体的生活史、生命史以及精神世界,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纵观21世纪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确努力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其中有两个学术方向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对“家乡民俗学”的持续深化。“家乡民俗学”似乎最早是由安德明提出的,并迅速得到了多位民俗学者的呼应。近年来,一部分研究者以自家亲属为田野调查对象,通过与他们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同处一个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感同身受,在细描基础上加以学术分析,兼具人文关怀色彩,引起学界广泛注意,刘铁梁称之为“注重身体感受的民俗学”。
    二是在“礼俗互动”的框架中理解民俗传统,关注在国家进程与地方社会发展中的民众作为。张士闪将“礼俗互动”视为中国社会的一般性质,提倡将国家进入乡村的历史过程、乡村对于国家的想象与运用等,纳入民俗学的研究框架之中,由此开启了许多新的话题,如国家礼仪对于民众心理的潜移默化作用,“礼俗社会”中国家政治与民间自治之间的联合运作机制,礼俗互动逻辑与乡村公共机制的形成,国家政治与民间“微政治”的并置与连接,等等。
    在上述两种研究模式中,无论是在“家乡民俗学”研究中对于民俗主体与研究主体的相互贴近的尝试,还是“礼俗互动”研究对于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的拓展,都暗含着对于“民俗”的更加宽泛的理解,以及对于民俗主体--民众的心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努力贴近。为此,上述两种研究模式都注意将国家历史进程、地方社会发展与民众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纳入研究视野,但其侧重点却有明显不同;“家乡民俗学”追求的是以小见大,礼俗互动研究则试图提纲挈领地关注民众生活整体,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毕竟,应将地方社会中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生活细节,视为更宽泛的社会过程的基本元素,而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也需要在地方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来理解。
    (选编自《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李海云)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立足区域本位的民俗研究专著对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追求面面俱到,所以描述细致。
    B.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的民俗学研究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物”的观念,学术价值有限。
    C.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一种新的民俗研究方式。
    D.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表明民俗研究在研究目的设定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中对20世纪80年代后的民俗学研究状况进行的梳理是研究21世纪以来民俗研究发展的前提。
    B.著作名称一般是对著作内容的高度概括,名称构成有共同特点可以证明研究内容有共同特点。
    C.文中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以点带面,列举了代表性研究者及核心主张。
    D.文中在对“家乡民俗学”研究和“礼俗互动”研究分别介绍后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思路清楚。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分析20世纪80年代民俗学研究成果的价值,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
    B.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这是21世纪以来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C.如果要对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进行拓展,就要将“礼俗互动”视为中国社会的一般性质。
    D.“家乡民俗学”和“礼俗互动”两种研究模式的一个重要差异是研究策略不同,所以两者具有互补性。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的“ ______ ? ______ ”两句也表达了同样的道理。

    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 ______ ”和《琵琶行》中的“ ______ ”。

    杜牧《阿房宫赋》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借助对比突出了梁柱上的钉头之多,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奢靡浪费。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______ , ______ ”两句。

    周敦颐《爱莲说》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从香气、姿态角度进行描写,突出了莲清逸超群的品格。

    《岳阳楼记》中说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20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吾视其辙乱,______,故逐之。(《曹刿论战》)
    ②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李密《陈情表》)
    ③______,______。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杜甫在《登高》中描写秋叶飘落、江水奔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⑤今年9月30日是我国第七个烈士纪念日。在学校国旗下讲话中,我们可以引用屈原《国殇》中“______,______”,缅怀那些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的英雄们,赞颂他们身虽亡而精神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