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做客

    以后紧接着的几天,气候突然转暖了。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地抽出了绿丝;桃树、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

    少平的日子过得和往常差不多,但校园里已经桃红柳绿,他的心情开朗了许多。除了肚子照样填不饱外,其他方面应该说相当令人满意了。

    这天下午劳动,润生突然来到他跟前,说:“少平,我姐说让你下午别在学校灶上吃,到我二爸家去吃饭。”

    孙少平一下子被这意外的邀请弄得不知所措。

    润生的姐姐叫他有什么事呢?

    这使他感到惶恐不安一润生他二爸是县革委会的副主任,在县上可是一个大人物。有时他二爸路过回村子,坐的都是吉普车呢。不过,他对润生的姐姐润叶倒怀有一种亲切的感情。

    尽管润叶她爸是村支部书记,她二爸又是县上的领导,但润叶姐不管对村里的什么人都特别好。

    润叶姐在县上的城关小学教了书,成了公家人,每次回村来,还总要到他们家来串门,和哥哥拉家常话。她每次来他们家都不空手,总要给他祖母带一些城里买的吃食。最叫全村人惊讶的是,她每次回村来,还提着点心去看望她户族里一个傻瓜叔叔田二。田二自己傻不说,还有个傻儿子,父子俩经常在窑里拉尿,臭气熏天,村里人一般谁也不去他家踏个脚踪;而润叶姐却常提着点心去看他们。

    按说,润叶姐要求他的事,他都应该按她说的做。但现在叫他到她二爸家吃饭,他倒的确有点惶恐和为难了。他想到他穿这么一身破烂衣服,要跑到尊贵的县领导家里做客,由不得一阵阵心跳耳热。

    一直到收工,学校马上要开饭的时候,孙少平还是拿不定主意。

    孙少平反复想着,走到了宿舍的门口。

    他在门口一下子愣住了:他看见润叶姐正坐在他宿舍的炕边沿上,望着他发笑,显然在等他回来。

    少平一下子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倒是润叶姐走上前来,拉着他的袖口拉他说:“走,跟我吃饭去!”现在没办法拒绝了,少平只好跟着润叶姐起身了。

    他一路跟着润叶姐进了县革委会的大门。进了大门后,他两只眼睛紧张地扫视着这个神圣的地方。县革委会一层层窑洞沿着一个小陡坡一行行排上去,最上面蹲着一座大礼堂,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在晚上,要是所有的窑洞都亮起灯火,简直就像一座宏伟的大厦。

    少平一边跟润叶进了她二爸家的院子,一边瞥了一眼这家著名人物的院子:一共有四孔窑洞,一个不大的独院;墙那边看来还住着另外几家领导,格局和这院子一模一样。

    他心慌意乱地跟润叶进了边上的一孔窑洞。润叶让他坐在一个方桌前,接着就出去为他张罗饭去了。

    现在他一个人坐在这陌生的地方,心还在咚咚地跳着。两只手似乎没个搁处,只好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腿膝盖上。

    不一会儿,润叶便端着一个大红油漆盘子进来了。

    他赶忙站起来。润叶把一大碗猪肉烩粉条放在他面前,接着又把一盘雪白的馒头也放在了桌子上。她亲切地用手碰了碰他的胳膊,说:“快坐下吃!我们已经吃过了,你吃你的,我出去刷一下碗筷……”她拿着木盘出去了。

    孙少平的喉眼骨剧烈地耸动起来。肉菜和白摸的香味使他有些眩晕。

    他坐下来,拿起筷子,先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什么也不想了,闷着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他把一大碗猪肉粉条刨了个精光,而且还吞咽了五个馒头。他本来还可以吃两个馒头,但克制住了,这已经吃得不像话了!

    这时,润叶姐进来了,润叶收拾他的碗筷,他立在地上,仍然紧张得火烧火燎。等润叶把他的碗筷送到厨房重新返回来的时候,他赶快对她说:“姐,没什么事我就走了……”

    润叶大概也看出了他的窘迫,马上说:“那好,我去送送你。”

    少平在衣服襟子上把右手冒出的汗水楷了楷,就跟润叶来到通往中学的石坡路上。

    天开始模模糊糊地黑起来了,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夜!

    现在,润叶姐把他送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她站定,说:“你快回去……”说完这话后,便从自己的衣袋里摸出个什么东西,一把塞进他的衣袋,旋即就转过身走了。走了几步她才又回过头说:“那点粮票你去换点细粮吧……”

    少平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润叶姐就已经消失在坡下的拐弯处了。他呆呆地立在黑暗中,把手伸进自己的衣袋,紧紧地捏住了那个小纸包。他鼻子一酸,眼睛顿时被泪水模糊了……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三章,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的景物描写细致真切,不仅交代了时令的变化,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环境,而且渲染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氛。

    B.选文中对革委会大院的壮观景象进行了描写,这样的环境给孙少平一种压迫感,更增加了去做客的孙少平的紧张感。

    C.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细节描写,“紧紧地捏住”“鼻子一酸”等细节充分表现孙少平此时激动的心情和对润叶姐的感激。

    D.选文以孙少平做客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表现孙少平做客前的矛盾心理、做客中的扭捏不安。

    【2】请简要分析文中孙少平去润叶姐二爸家做客的心理变化过程。

    【3】简要分析文中润叶有哪些形象特点?作者又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特点的?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赓芸,字郑斋,江苏嘉定人。少受学于同县钱大昕,通六书,苍、雅,三礼,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浙江孝丰知县,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元奏:“赓芸守洁才优,为浙中第一良吏。”引见,以同知升用,寻报嘉兴知府,正己率属,无敢以苞苴进者。十年,水灾,减果有实惠,赈民以粥,全活者众。以继母去官。

    服阕,补福建汀州,调漳州,俗悍,多械斗,号难治。赓芸召乡约、里正问之曰:“何不告官而私斗为?”皆曰:“告官,或一二年狱不竟,竟亦是非不可知,先为身累。”赓芸曰:“今吾在,狱至立剖。有不当,更言之,无所徇护,为我告乡民,后更有斗者,必擒其渠,焚其居,毋恃贿脱。”众皆唯唯退。已而有斗者,赓芸立调兵捕治,悉如所言,民大惧。赓芸日坐堂皇重门洞开诉者直入命役与俱召所当治者限时日不至则杖役至则立平之释去即案前书狱词无一钱费民皆欢呼曰:“李公活我!”漳属九龙岭多盗,下所属严捕,擒其魁十数,商旅坦行。故事,获盗当甄叙,悉以归属吏。寻擢汀漳龙道,二十年,擢福建按察使,布政使,逾年实授。

    赓芸守漳州时,龙溪县有械斗,令懦不治。署和平令朱履中内狡而外朴,赓芸误信之,请以移龙溪。久之,事不办,始稔其诈赓芸之去漳,监造战船工未竣,留仆督率之,仆假履中洋银三百圆,诡以垫用告,赓芸如数给之,仆匿不以偿。福州知府涂以辀鞠之,阿总督意,增其数为一千六百,逼令自承,辞色俱厉,赓芸终不肯诬服。虑为狱吏所辱,遂自经。

    赓芸家不名一钱,殁无以殓,盐法道孙尔准与之善,为经纪其丧,方治狱使者至闽,士民上书为赓芸讼冤,感泣祭奠,踵接于门,为建遗爱祠。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赓芸日坐/堂皇重门洞开/诉者直入命/役与俱/召所当治者/限时日/不至则杖役/至则立平之释去/即案前书/狱词无一钱费/

    B.赓芸日坐/堂皇重门洞开/诉者直入/命役与俱/召所当治者/限时日不至/则杖役/至则立平之释去/即案前书狱词/无一钱费/

    C.赓芸日坐堂皇/重门洞开/诉者直入/命役与俱/召所当治者/限时日/不至则杖役/至则立平之释去/即案前书狱词/无一钱费/

    D.赓芸日坐堂皇/重门洞开/诉者直入命/役与俱/召所当治者/限时日不至/则杖役/至则立平之释去/即案前书狱词无一钱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书,首见于《周礼》,指象形、会意、形声等六种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B.忧,指父母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乡约,与“里正”同为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多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

    D.署,指暂任、代理官职,古代与之含义相近的词还有“守”“假”“判”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赓芸德才兼备,颇受赏识。早年有朝中官员向嘉庆皇帝举荐他,皇帝下诏询问他的情况,当地巡抚上奏说他是浙中最优秀的地方官。

    B.李赓芸体恤民情,为政有方。发生水灾,他降价卖出官仓库的粮食,施粥赈济灾民;调任民风剽悍的漳州,他严惩械斗者使商旅出行畅通。

    C.李赓芸误信下属,含冤自尽。在做漳州知府时,李赓芸错误地相信下属,后来被审讯官员诬陷,最终他不愿服罪受辱,上吊自杀。

    D.李赓芸为官清廉,百姓拥戴。李赓芸死后家里无钱安葬,后来朝廷使者到福建审理案件,百姓上书为他伸冤,还为他建了一座祠堂。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我告乡民,后更有斗者,必擒其渠,焚其居,毋恃贿脱。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既至杭,大早,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差役:即差役法,当役人按户轮流充当州县的差役。免役:即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当役人按户出钱,由州县官府雇人应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普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一般是在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所取,在意义上可以与其名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管理全国学务、科考、接待外宾等事务,长官为礼部尚书。

    C.《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诗》、《书、《礼》、《乐》合称为“五经”。

    D.举子,俗称“举人”,唐宋时称被地方推举而赴京都应科考者,明清时称通过乡试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关心民病。徐州城被水围困,他劝禁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解除了水患杭州遭遇饥疫,他多措并举,救活了很多人。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法免役法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就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与其直言相对。

    D.苏轼忠贞遭嫉。苏轼自为举子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超群臣,但却被小人嫉妒排挤,不能在朝中安然任职。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 题型:作文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报道,在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里,堵车大戏在高速公路上演,一些司机随意变道加塞、占用应急车道……10月4日,坐在副驾驶的强女士在2个小时内拍下约270辆车的违章照片,随后她向交警部门进行了举报。该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大众对强女士的举报行为褒贬不一,褒扬她义举的有之,说她越俎代庖的有之,说她是“告密者”“打小报告”有之……随后,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中向观众发问“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公安部官方微博“@中国警方在线”也发起了相关投票。
    针对“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的问题,我市交管部门准备组织一次座谈会,广泛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你作为一位应邀出席的代表,请写一篇发言稿,阐明自己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根 叶 谣

    符浩勇

    二喜8岁时就跟娘去逃荒。路过黄家村时,娘病倒了,被一户人家接济。娘对她说,这方水土虽贫瘠些,但扎下根苗也会长出枝叶,留下当童养媳吧,或许能捡条活命。黄家老两口老来得子,取名祥生,刚满两岁,图日后有个照应,就答应了娘。娘在黄家躺了半个月,病未见好就撒手走了。

    黄家老两口把二喜当亲生闺女待,饿寒不着她柔弱的身子。二喜也勤快,把两岁的男人当弟弟,抱在怀里,驮在背上,携在手里,贴在心上。祥生长到10岁,也懂得怜惜她。一回,娘让他去打火油,他偷偷给她买了一只蜻蜓发夹,回来说钱丢了,遭了爹一阵臭骂……二喜不敢戴那只蜻蜓发夹,她在溪边对着倒影梳妆时,祥生就掐边上的野花往她发髻上插……

    山里的水土养人,果然像娘说过的那样,根苗扎在贫瘠的地里,居然抽出了枝叶,人吃树叶也长肉,喝凉水也带劲。二喜长到20岁,身上的短蓝布褂遮不住青春气息,祥生这才不再跟她挤一个被窝睡了。那时,有支穷人的部队在邻村扎营下来,祥生去报名,竟然被收编了。黄家老两口这才想起办了婚嫁的事。

    离别前夜,二喜捧着祥生的脸,说:“离开姐了,你出门在外可怎么过啊?”祥生忽然哭了:“姐,这辈子我不知道怎样报答你,我走后,你要孝敬爹娘,你要等我回来!”二喜说:“你说什么话啊,把心放肚子里,谁跟谁哩,你走了,姐的心也像蜻蜓一样跟着你走。”二喜说话的时候摸出了那只蜻蜓发夹。

    祥生刚走一年,就给家里捎信,说部队打了胜仗,还特地对二喜说,他当了连队号手,就像姐小时候带他上山打柴,摘了嫩树叶编成的哨儿,含在嘴里腮帮鼓鼓起地吹……二喜不识字,听念信的说,想着祥生顽皮的身影,眼里盈着泪光,心里却偷偷笑了。

    3年后,部队有人探亲途经黄家村,带话说,祥生当警卫员了,嘱咐爹娘一定要多加保重身体。二喜忙问:“什么是警卫员啊?”回答说:“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二喜听了焦急,千叮咛万嘱咐回家探亲的一定要带话给祥生,就说:“子弹不长眼睛,姐不能抽身去代替你,你,你自己一定要当心,你要死了我也不得活!”

    到了第5年,刚开春,部队就来了人,是个警卫员,却不是祥生。警卫员说:“首长很忙,很快就要转战了,抽不开身回来。”哦,原来是祥生的警卫员。二喜差不多跳起来了,心想弟弟你有出息了,终于有人为你挡子弹了。警卫员带来了黄家村人这辈子也没有见着的钱。二喜就想,只要弟弟把人留着给我就好。老两口已是风烛残年,行动不很灵便,对警卫员说:“这家里多亏了媳妇二喜,像闺女一样孝顺,内外累弯了腰杆。”二喜听着忙把话顶回去:“爹娘,看你们说的,不能让祥生在部队分心啊……”说时,转身去伙房烧火。

    警卫员掏出一封信,欲言又止,嗫嚅了一阵,才说:“其实,这趟来,首长有个交代,他不能再耽搁二喜了,说要让二喜不要等着他,他当个首长不容易……再说,首长与二喜的婚姻也不受法律保护……”

    老两口听着,气不打一处来,忽然大嚷:“天杀呀,良心喂狗了……这让我老黄家怎么对得住人家,没有二喜,我们这把老骨头早弃荒野了……”

    其实,二喜没走远,从伙房转来正听得明白,她蹿出来,盯了警卫员一眼,他低下头去。这才忽地抱着老两口,跪了下去,说:“爹娘,祥生在部队有出息,我们该高兴。他说一定有他的难处,我从小把他拉扯携带长大,知道他心地好,或许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才那样做的,只要他好好活着,他还会回来的,我不还是你们的闺女吗?我这闺女从8岁就是你们拉扯大的呀……”

    警卫员走前,对老两口深深鞠了一躬,说:“你俩老一定要保重身体,让二喜找个好人家……”

    二喜连连摆手,说:“不,我不走,我一走,祥生就会落下骂名,世道人就会咒骂他陈世美,就会遭人戳背丢眼。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离开……我娘说过,地再贫瘠,只要扎下根,就会长枝叶的。”

    警卫员咬着唇,没听完二喜的话,他转身就跑,跑得比山风还快。但山风不知道,他哭了,更不知道祥生再也回不来了。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喜质朴勤劳能干,知恩图报,祥生参军之后,她奉养老人,操持家务,里里外外累弯了腰。

    B.小说以二喜、祥生两人不同的“情感轨迹”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情节,二喜对祥生的误会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C.身为首长的祥生,有其良善的一面:一是派警卫员送来退婚信,自己不敢面对家人;二是怕耽误二喜,事先通知。

    D.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了一个经历艰辛,孝敬老人,知恩图报,向往爱情,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青年女子形象。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说结尾部分极具特色,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世长,雍州武功人也。周武帝时,世长年十余岁,上书言事。武帝以其年小,召问:“读何书?”对曰:“读《孝经》《论语》。”武帝曰:“《孝经》《论语》何所言?”对曰:“《孝经》云:‘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论语》云:‘为政以德。’”武帝善其对,令于兽门馆读书。隋文帝受禅,世长又屡上便宜,颇有补益,超迁长安令。武德四年洛阳平世长首劝弘烈归降高祖与之有故寻授玉山屯监后于玄武门引见语及平生恩意甚厚。从幸泾阳校猎,大获禽兽于旌门。高祖入御营,顾谓朝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进曰:“陛下游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世长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又尝引之于披香殿,世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所作耶?是何雕丽之若此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真,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设诡疑而言炀帝乎?”对曰:“臣昔在武功,幸常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之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初有天下,而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深然之。后历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酒。秦府初开文学馆,引为学士。与房玄龄等一十八人皆蒙图画,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正色于庭,匪躬之故。”贞观初,聘于突厥,与颉利争礼,不赂遗,朝廷称之。出为巴州刺史,覆舟溺水而卒。世长机辩有学,博涉而简率,嗜酒,无威仪。初在陕州,部内多犯法,世长莫能禁,乃责躬引咎,自挞于都街。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五》,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德四年/洛阳平/世长首劝弘烈/归降高祖/与之有故/寻授玉山屯监/后于玄武门引见/语及平生/恩意甚厚

    B.武德四年洛阳平/世长首劝/弘烈归降/高祖与之有故/寻授玉山屯监/后于玄武门引见/语及平生/恩意甚厚

    C.武德四年/洛阳平/世长首劝弘烈归降/高祖与之有故/寻授玉山屯监/后于玄武门引见/语及平生/恩意甚厚

    D.武德四年/洛阳平/世长首劝弘烈归降/高祖与之有故/寻授玉山屯监/后于玄武门引见/语及平生恩/意甚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亦作“受嬗”“禅让”。原指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校猎,指用木栏遮阻,猎取禽兽。有时称游猎、田猎,泛指打猎。如,杜甫《冬狩行》:“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C.学士,旧时泛指有学问、有文采的人。南北朝以后,以学士为担任文学撰述之官。唐代学士因接近皇帝,地位尊崇,能参与朝政。

    D.突厥,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朝鲜半岛、中亚地区的民族统治集团的统称,与匈奴、鲜卑、柔然一样均为游牧民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世长熟读经书,纵论国事。他十几岁就上书言事,回答周武帝询问切中肯綮,备受周武帝青睐,让他在兽门馆读书。

    B.苏世长敢于直谏,义正辞严。他曾谏言高祖要汲取历史教训,勤于政事,戒奢用俭,反对雕饰宫殿,皇帝对其恨之入骨。

    C.苏世长尽忠忘身,备受器重。他曾被太宗召引为学士,并与房玄龄等十八人蒙受画像的皇恩,还被赋词褒奖。

    D.苏世长机智善辩,学问广博。他性情简慢粗俗无礼,毫无威仪,任职陕州时曾因部下犯法应对无方,就引咎自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好谏似真,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设诡疑而言炀帝乎?

    (2)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

  • 题型:作文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习近平
    ②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而不是“言”。--鲁迅
    ③24岁的四川女孩刘仙是一名餐饮从业者,2月初,她带着厨师和食材,从成都赶到武汉,每天为医院送400~600份盒饭。刚开始没有防护服,她穿着雨衣奔走在各家医院,被医护亲切称为“雨衣妹妹”。近日,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在联合国网站推荐了全球10位年轻人参与抗“疫”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中国“雨衣妹妹”。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用于本校(统称为“嘉州中学”)高三大会的演讲,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题型:作文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项由加拿大德斯塔德公司所做的调查在全球32个国家进行,每个国家的受访人数不少于400人。调查结果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中国,高达84%。
    大材小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一定会有个人定位,文化心理,社会背景等因素。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题型:作文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的确,“我”很渺小,置身芸芸众生之中,沧海一粟,轻如鸿毛;可“我”又很重要,立于茫茫天地之间,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对自我的品读与审视,伴随人生的始终,关乎人生的成败。请以“读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②字数不少于800字;③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和抄袭。
  • 题型:作文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9月8日,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四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最高礼遇。习近平同志为他们一一颁授勋章奖章,在讲话中高度表彰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他们在奋进的征程中建立卓越功勋,在岁月的沉淀中磨砺出高尚品格。
    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一方面要充实自己,坚定信念;另一方面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请结合材料内容,就“如何做好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