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俞大猷,字志辅,举嘉靖十四年武会试。朱纨巡视福建,荐为备倭都指挥。安南都统使莫福海卒,子宏翼幼。范子仪谋立其党莫正中,正中败,挈百余人来归。子仪收残卒遁海东。至是妄言宏翼死,迎正中归立。剽掠钦、廉等州,总督欧阳必进檄大猷讨之。 大猷遣数骑谕降,事平,严嵩抑其功不叙,但赉银五十两而已。三十一年,倭贼大扰浙东,转掠至松阳。知县罗拱辰力御贼,而大猷邀诸海,斩获多,竟坐失事停俸。未几,逐贼海中,焚其船五十余,予俸如故。旋代汤克宽为苏松副总兵。时倭屯松江柘林者盈二万,总督张经趣之战,大猷固不可。及永顺、保靖兵稍至,乃从经大破贼于王江泾,功为赵文华、胡宗宪所攘,不叙。巡抚曹邦辅劾大猷纵贼,帝怒,夺其世荫。贼徐海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大猷击败之,贼走陶山,诏还世荫。其年冬,以与平徐海功,加都督佥事。海既平,浙西倭悉靖。明年胡宗宪方图汪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大猷力争不可及直诱入下狱其党毛海峰等遂据舟山阻岑港自守。大猷环攻之,时小胜。然苦仰攻,将士先登多死,新倭又大至。朝廷趣宗宪甚急,宗宪谩为大言以对。廷臣竞诋宗宪,并劾大猷。乃夺大猷及参将戚继光职,期一月内平贼。大猷等惧,攻益力,贼益死守。三十七年七月乃自岑港移柯梅,造舟成,泛海去。官军围贼已一年,宗宪亦利其去,阴纵之,不督诸将邀击。 比为御史李瑚所劾,则委罪大猷纵贼以自解。帝怒,逮系诏狱,再夺世荫。四十二年十月徙镇南赣。明年改广东。潮州倭二万与大盗吴平相掎角,大猷围倭邹塘,一日夜克三巢,倭悉奔崎沙、甲子诸澳,夺渔舟入海。遂使招降吴平,居之梅岭。平未几复叛,福建总兵官戚继光袭平,大猷部将汤克宽、李超等蹑贼后,连战不利,平遂掠民舟出海。闽广巡按御史交章论之,大猷坐夺职。平卒为克宽所追击,远遁以免,不敢入犯矣。进世荫为指挥佥事。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起南京右府佥书。未任,以都督佥事为福建总兵官。万历元年卒,赠左都督,谥武襄。
(节选自《明史•俞大猷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明年/胡宗宪方图/汪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大猷/力争不可及/直诱入下狱/其党毛海峰等遂据舟山阻/岑港自守
B.明年/胡宗宪方图汪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大猷力争不可/及直诱入下狱/其党毛海峰等遂据舟山/阻岑港自守
C.明年/胡宗宪方图汪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大猷/力争不可及/直诱入下狱/其党毛海峰等遂据舟山/阻岑港自守
D.明年/胡宗宪方图/汪直用卢镗言将与通市/大猷力争不可/及直诱入下狱/其党毛海峰等遂据舟山阻/岑港自守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会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B.世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官爵而得官,有时也可因此而免罪。世荫与世袭制度虽并不完全一致,但都世代承袭不变。
C.御史,在秦以后是监察性质的官职,主要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等。另有派遣监察御史巡察地方者。
D.武襄,为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诸侯、大臣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具有褒贬色彩或同情性的称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安南都统使莫福海去世,安南发生内乱,钦州、廉州受到侵略,总督欧阳必进传檄文,让俞大猷进行征讨,战乱得以平定。
B.倭寇大举侵扰浙东,松阳知县奋力抵抗,有较大的战果,但竟被朝廷以处事失误为由停了俸禄,后又撤销了处分。
C.总督张经督促俞大猷攻击屯集在松江柘林的倭寇,俞大猷坚持不可轻举妄动,后来跟随张经大败倭寇。
D.大盗吴平投降后又反叛,福建总兵官戚继光攻击了吴平,吴平最终被汤克宽追击远逃,再不敢登陆劫掠了。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猷遣数骑谕降,事平,严嵩抑其功不叙,但赉银五十两而已。
②比为御史李瑚所劾,则委罪大猷纵贼以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