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选择知识点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不登记企业购买材料而支付的 (      )
    A.价款 B.运输费 C.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 D.装卸费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在计划成本核算时,“原材料”账户反映的是原材料___的计划成本。 (      )
    A.收入 B.发出 C.结存 D.收入、发出、结存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不登记 (      )
    A.收入材料的节约额 B.收入材料的超支额 C.发出材料应承担的超支额(蓝字 D.发出材料应承担实际成本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时,需设置的账户不包括 (      )
    A.原材料 B.材料成本差异 C.材料采购 D.在途物资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一批材料1000公斤,实际支付价款11000元。支付增值税进项税款1430元,所购材料到达后验收入库。该批材料每公斤计划成本为10元。该批入库材料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      )
    A.1000元 B.1870元 C.-1000元 D.-1870元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某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4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3000元。本月入库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76万元,入库材料为超支差异4.3万元、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万元,则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      )
    A.3万元 B.3.45万元 C.-3万元 D.-3.45万元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某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300千克,计划单位成本50元。材料成本差异超支2000元,本月购进原材料2000千克,单价40元,入库时发现短缺20千克,经查10千克是合理损耗,10千克是销售方少发货造成的。则验收入库时材料成本差异为 (      )
    A.节约差异19400元 B.超支差异19400元 C.节约差异200000元 D.超支差异200000元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某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300千克,计划单位成本50元。材料成本差异超支10000元,本月购进原材料2000千克,单价40元,入库时发现短缺20千克,经查10千克是合理损耗,10千克是销售方少发货造成的。则月末材料成本差异率是 (      )
    A.节约8.2% B.超支8.2% C.节约2.5% D.超支2.5%
  • 题型:业务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明德公司2019年5月发生有关甲材料的情况如下:
    有关账户余额:
    原材料甲材料明细账户期初余额:50公斤,计划单价250元;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余额:借方30元:
    材料采购明细账余额:37600元(腾达公司)。
    本月收发业务如下。
    (1)5日,向天明公司购入甲材料100公斤,买价24000元,运杂费为5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19日,向飞腾公司购入甲材料70公斤,买价16 000元,增值税税额2.080元,开出商业汇票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3)20日,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120公斤。
    (4)25日,上月向飞腾公司购人的甲材料150公斤已到,入库时短缺10公斤,属正常损耗。
    (5)26日,管理部门领用90公斤甲材料。
    要求:
    (1)计算本月份的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3)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 题型:业务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0

    阳光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计划单位成本120元。2019年8月初,A材料计划成本为264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余额9550元,8月20日,购入A材料4000千克,买价为410000元,增值税税额53300元,支付运费1000元,途中保险费800元,款项已付,材料入库,本月生产领用3000千克。(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要求:
    (1)计算购入材料实际成本;
    (2)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3)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4)计算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5)计算月末结存材料成本差异。